随着生活水平、环境的变化,心梗、中风等疾病逐渐成为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而这两类疾病的发生,都和血管健康息息相关。
尤其是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受到的压力比较大,更应该注意血管健康。而「血管硬化」情况是判断血管健康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血管和水管一样,会「老化」变硬
我们常把血管比做水管,水管时间长了会结水垢,会老化、变硬变脆。而我们的血管也会「结垢」「老化」,但血管里结的不是水垢,而是「粥样硬化斑块」。
目前研究认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酗酒者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血管硬化」。
当斑块形成后,血管壁会变厚、变硬、变脆,管径会变小,血管的正常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容易破裂,发生出血;同时也容易发生血栓,堵在哪里,哪里的血流就会受到影响,心梗、脑梗、脑出血,就是这么发生的。
怎么发现血管硬化?
经常有朋友会问「我哪哪不舒服,是不是血管硬化了?我这根血管摸着有点硬化,是血管硬化吧,要不是吃点啥?」
普通人是不太可能通过症状、摸血管来发现血管硬化的。医院里,是可以通过一些检查来发现血管硬化的。
不同部位的血管硬化,表现也不一样,我们可能常常在检查报告单上看到下面的话:
胸片:主动脉迂曲、增宽,伴局部钙化;
颈部血管彩超:颈动脉内中膜不规则明显增厚、见强回声斑块、不均质回声;
血管增强CT造影:腹主动脉、髂外动脉、股浅动脉内见造影剂充盈缺损,管腔狭窄。
这些检查报告提到的「内膜增厚、钙化、斑块」也就是常说的「血管硬化」了。
血管有硬化,该这样处理
如果医生通过血管造影、血管彩超、胸片等检查明确了「血管硬化」,应该注意调整饮食,必要时还需要药物、手术处理。
1.调整饮食,适量运动
减少动物性脂肪、饱和脂肪酸植物油的摄入,具体讲就是少吃肥肉、猪油、骨髓、奶油。多吃富含维生素C、高纤维的水果蔬菜。
坚持运动,保证每周运动4~6次,每次30分钟以上。快走、骑车、游泳、俯卧撑、举哑铃都是很好的运动形式。
2.必要的药物、手术
除了调整饮食、注意运动外,部分「血管硬化」还得遵医嘱使用降血脂、预防血栓等药物。通过这些药物能稳定血管上的「粥样硬化斑块」,尽可能避免斑块脱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而对于一些「血管硬化」较严重甚至出现血管堵塞的,可能得通过微创手术,把狭窄的血管撑开,保证血液的流动。
3.听医生的,定期体检
调整饮食、适量运动、药物治疗能稳定斑块,避免斑块脱落、血管被堵死。但是,这些措施并不能真的让血管变软,完全避免血管堵塞。
所以,经医生明确有「血管硬化」的,一定要听医生的、按自己的情况定期体检,及早发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有没有可以「软化血管」的食物?
有的朋友可能听说过一些「软化血管」的食物,比如洋葱、木耳、大蒜等,那它们真能「软化血管」吗?
近年来一些研究确实发现:橄榄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大蒜、洋葱中的大蒜素、硫化物、腺苷等;西红柿中的茄红素等具有一定的抗血栓的作用。
但这并不是说「吃这些食物能软化血管」,也更不能说「吃这些食物能治疗血管硬化」。
对于已经明确了「血管硬化」的朋友,一定要多听取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
不要想着「吃点啥就可以治血管硬化了」,饮食生活调整加上必要的药物,才是治疗「血管硬化」的最好办法。
白癜风的早期症状云南治疗白癜风医院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