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院!
医院又有新突破!!
DSA开机启用
成功完成多例冠脉造影术
为不断发展医疗技术,提升服务质量,医院巨资引进德国西门子血管造影摄像系统(DSA),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让患者在林州就能享受到市级专家的诊疗服务。近日来,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技术指导下,成功开展了15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填补了该院此项医疗技术空白,开创了该院心脏介入治疗新纪元。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心内科团队
冠脉造影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介入诊疗技术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实现了心血管内科诊疗业务新突破,助推二院心内科快速发展。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还不知道
冠脉造影术(CAG)or冠脉支架植入术(PCI)
到底是神马东西小编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知识延伸
冠脉造影术是用于诊断冠心病,而冠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脉病变的一种微创方法,是通过穿刺体表血管,在数字减影的连续投射下收入心脏导管,通过特定的心脏导管操作技术对心脏病进行确诊和治疗。相较于传统外科手术,冠脉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时间短、康复快、疗效确切等优势。对于急性心梗,急诊PCI可快速开通血管,挽救心肌,尽快恢复患者再灌注。还不够具体那么小编今天就带大家一起到手术现场看一看近距离了解这项技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滑动查看1消毒、局部麻醉冠脉支架植入路径多是选择右手桡动脉,手术前需要对手臂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然后铺巾,保证手术台面处于无菌状态;
注入适量麻醉剂,进行局部麻醉。
2穿刺找准穿刺位置,先用破皮刀开个小口,然后使用穿刺针穿刺;
见回血后,穿刺成功,送入穿刺导丝。
3建立通道拔出穿刺针,沿着穿刺导丝,置入鞘管(包括内鞘与外鞘);之后拔出穿刺导丝及内鞘,留外鞘在血管,为后续导丝及导管的进入建立通道。
4开始造影将造影导丝及造影导管通过外鞘送进血管,这里的导丝不是一般的金属丝,而是可以由医生操作进行灵活弯曲和转向的导丝,穿越复杂的血管路径,从桡动脉逆行到大血管。导管则能顺着导丝的路径在血管中蜿蜒穿梭,直到冠脉口;
造影导管到达冠脉口后,连接造影导管与三联三通,三联三通分别连接压力传感器、肝素盐水(用于抗凝)及造影剂(用于造影);
使用环柄注射器推入造影剂,通过X光透视可在电脑屏幕上显示血管形状;
在一路抵达目的地的过程中,医生需要通过X光透视来掌握情况,通过导管推入造影剂,这种特殊的液体可以在X光下清楚的显示血管粗细及走向,从而找到闭塞病变部位,也就是常说的导致血管堵塞的“罪犯血管”。
5球囊扩张造影完成,确定罪犯血管后,拔出造影导丝及造影导管,送入导引导管及导引导丝。导引导管与造影导管的主要区别是腔大,便于球囊与支架的进入;
上图为刚拆封的球囊尚未张开,中间是空的,需要沿着导引导丝送入病变血管位置;
球囊到达预定位置后,医生使用压力泵为球囊加压;
右图为加压后的球囊,变得充盈。左图为使用后,撤出来的球囊(球囊和导丝都是一次性使用,出于安全考虑,避免交叉感染,不能重复使用);
以上过程,对医生的经验和手法要求非常高,确保球囊撑开得恰到好处。
看完这个过程
是不是对这种手术的认识又深了一层?
那么,小编为了拓宽大家的知识面
什么是冠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脉造影,是使冠状动脉在X线下显影的方法。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肌血液的血管,分为左、右冠状动脉,分别直接开口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右主动脉窦内,由此开始向心脏表面延伸并不断分支进入心脏,由于血液与血液壁是同样不透光的,且与心脏重叠,所以血管腔内发生有粥样斑块或狭窄时,在普通X光下是无法看出的,只有通过血管造影才能发现这些病变。
根据血管受阻的程度不同,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甚至猝死等。冠状动脉造影不仅可以确定冠状动脉是否存在阻塞以及阻塞的严重程度,还可以为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无须开刀,在局部麻醉下仅将特殊的导管经上肢桡动脉穿刺后插至冠状动脉开口,选择性地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记录显影的过程。检查一般只需要15~30分钟,术后病人就可下地活动,不受年龄、性别限制,绝大部分病人都能接受。现已逐渐成为一项较常规的检查手段。
可滑动查看▲。
该项技术的应用
可减少林州地区冠心病患者
外出求医的奔波之苦
不仅能降低看病成本
减轻经济负担
更能得到“精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极大地方便了林州地区群众就医
高振华
医学硕士住院医师
毕业于新乡医学院,曾在新医院(医院)参加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院心血管内科进修。河南省第二届订单定向优秀全科医生。专业擅长: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心力衰竭以及各种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治,主攻方向为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
联系
让我们给医生们点个赞
识别下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