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被医疗界业内同行称为:“癌症中的癌症”。因为这种疾病的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重,尤其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发病前72小时每小时死亡率增加1%(即三天内的死亡率在70%左右),一个月的死亡率为90%,原则上都需要急诊手术,而且手术级别都在4级以上(最高手术级别)。2月22—23日是周末,医院成功共成功救治4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这个全民抗战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阶段,我院领命共派出7个小分队共26人积极在抗疫前线奋战。在后方,每天,每个时刻,我们的医生们也在夜以继日、不辞劳苦地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真可谓是后方,也是前线。患者:赵某,男性,46岁。入院时间:2月23日17:00手术时间:当日18:00—24日零时23日14:00,医院求助电话,一位46岁男性患者突发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因当地技术条件所限无法手术。同时,了解到患者及家属无疫区流行病史及无新冠肺炎相关临床症状后,同意转入急诊手术。为节约时间,由当地救护车送诊,患者于17:00入院,经我院预检分诊点排除新冠肺炎后送入医院大血管外科中心、心血管外科八病区,早已待命的医护人员迅速完善术前准备,于18:00(门室时间仅1小时:门诊至手术室时间简称门室时间,是衡量急诊手术术前准备快慢的指标,越快越好)接入手术室。手术由我国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我院副院长王平凡及心血管八病区主任张力主刀,行主动脉窦部成形术+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因患者主动脉根部及胸主动脉病变特殊、复杂,即采用胸主动脉内膜开窗技术预防术后截瘫,并成功完成主动脉窦部成形,为患者保留了主动脉瓣膜。术后3小时患者清醒,没有出现截瘫等并发症,目前患者恢复顺利。患者:黄某,男性,43岁。入院时间:23日13:00手术时间:23日18:50—24日03:40该患者有既往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差,肥胖。因突发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由长葛转至我院。患者夹层从升主动脉至左髂总动脉均受累,范围广,且多个重要分支血管均有受累,破裂风险极高,一旦破裂,危及生命。经我院副院长朱汝军、心血管一病区主任张瑞成急诊行主动脉窦部成形术+升主动脉置换术+主动脉弓置管术+象鼻支架植入术,手术于次日凌晨3:40结束。手术成功,目前患者恢复顺利。患者:蓝某,男性,44岁。入院时间:2月11日手术时间:2月22日早9:日当天,蓝某做饭时突发心前区疼痛,且无法缓解,伴有大汗、乏力等症,医院,行胸部CT疑诊主动脉夹层,给予镇静止痛及降血压治疗后症状减轻,医院治疗,遂急诊来我院治疗。在我院行全程主动脉CTA检查,确诊为升主动脉瘤;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经我院心血管外科委员会讨论会诊后认为其为低破裂风险的主动脉夹层,治疗方案为控制心率血压,根据病情复查床旁彩超、CTA,限期行升主动脉+右半弓置换术。限期手术的优势如下:主动脉夹层发病后前三天体内炎性反应明显,三天后炎性反应会逐渐缓解,如果病情稳定,此后手术病人耐受手术打击的能力恢复,术后康复会更顺利。主动脉夹层是否可以限期手术需要在专家严密观察下进行。病人入院一周后复查全程主动脉CTA显示破口比入院时有所增加,遂于22日由心外科六病区田振宇副主任医师主刀,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拟行“升主动脉+右半弓置换术”,术中探查发现主动脉窦上及窦部有破口约3cm,破口一端接近左冠状动脉开口,另一端已经累及右冠状动脉开口,放弃术前拟行的“升主动脉+右半弓置换术”,改用备用方案Bentall手术。此例病人的主动脉窦直径35mm,标准的Bentall手术不易进行,遂行改良的Bentall手术(左冠状动脉行Cabrol手术)。术后第一天,患者顺利脱离呼吸机。术后第二天,转回普通病房。患者:方某,男性,72岁入院时间:23日凌晨03:00手术时间:当日早上7:00老先生入院后为其急行全程主动脉CTA,检查结果显示为A型主动脉夹层。破口位于升主动脉中部左前方,血肿症状自主动脉根部延续到腹主动脉末端,肾动脉以下腹主动脉显著夹层。CTA检查后随即转入重症监护室,23日凌晨7点,由心外科六病区副主任医师田振宇急诊行主动脉窦部成形术+升主动脉+右半弓置换术。病人术后5小时后清醒,四肢活动正常,目前恢复顺利。在此,我们特地提醒大家:做好防护,少出门,勤洗手,控制血压,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如果出现胸痛等上述类似症状,请及时就诊,我们时刻准备着……
文:张亚飞、田振宇、赵建明
图:宣传科
编辑:李红
校对:张亚飞
审核:王德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