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病太凶险了,妈妈是因此病离开我们的,耽误一分一秒都可能要了我们母女俩的性命!谢谢救我们母女俩的所有医护人员,没有你们的及时救助,没有你们的精湛技术,就不可能有我们母女俩的现在!”昨日,患有极度凶险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张雪(化名)在医院心外科康复出院了,虽然身体还有点虚弱,但她说到自己的病和刚出生的第二个孩子,她喜极而泣。就在24天前,怀孕34周多的她和肚里的孩子历经了一场别人难以想象的生死劫难。
怀孕34周突然胸痛自疑是主医院医治5月26日下午7点多,家住荣昌县,怀孕34周多的张雪在下班回家途中突然觉得右眼看不清事物,在原地休息后,症状没有好转。后在家人的陪同下,医院,检查血压、胎心都显示正常。看到检查结果是正常的,她们放心地回到家,可在晚上12点多的时候,她的胸口出现阵痛。
“胸口怎么会这么痛呢?会不会是主动脉瘤?妈妈以前的症状也是胸痛。”张雪知道妈妈以前得过此病,主要症状就是胸痛,这个病非常地凶险,于是很紧张地对老公说道。但所幸张雪的家人并没有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他们做出了果断而又正确的决定——连夜赶往医院。
绿色通道多科室及时会诊27日凌晨1点半,张雪一家赶到了医院急救部胸痛中心。
“医生,医生,我老婆是个孕妇,她现在感觉不舒服,有胸痛的症状。”张雪老公奔向诊室,着急地向医生介绍病情。
医生立即为张雪测了血压,左侧肢体血压低至六七十,右侧血压监测不出来。在得知张雪母亲有主动脉瘤病史的情况后,急诊医生高度怀疑张雪的病情与动脉瘤有关。“血压低、胸痛,有家族史,立即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请专家会诊。”急救部胸痛中心的医生立即联系相关科室紧急会诊。
虽然是星期天,但得知患者的特殊性,医院急救部专门为胸痛患者设立胸痛中心的绿色就医通道,在该院心外科主任肖颖彬教授、妇产科陈丽萍教授的指挥下,很快心外科、妇产科、麻醉科医生、放射科、超声科等科室的专家赶往急救部,进行了紧急会诊。结合超声、影像CT等检查结果,及病人的血压在降低等综合情况,会诊确诊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妊娠,升主动脉起始部内膜撕裂。
“动脉瘤长度长,从胸部一直到腿部,血管撕裂的直径已达到50公分,并且还在不断的扩大,撕裂的血管随时都可能破裂,一旦破裂,大量血液还将流向胸腔、腹膜后等位置,随时都会要了大人和肚子里孩子的性命。”医院心外科副主任王咏教授表示,必须马上摘除这枚“不定时炸弹”。
经过专家们的讨论,基于张雪处于妊娠晚期,心血管系统处于高负荷状态,因此决定治疗上“分步开展”,先施行剖宫取胎手术,产褥期后尽早完成主动脉夹层瘤手术。可是剖宫取胎手术后,子宫上有创口,做心脏手术时会引起大出血,怎么办?产科专家提出,按照常规的手术方式是,为了防止大出血,在剖腹产后,直接切除子宫,可子宫切除后,对于只有30岁的年轻女性来说,切除子宫对于她的影响较大,整个盆底结构发生改变,而且切除了子宫,手术创面更大,心脏手术使用大量抗凝剂时,创面发生出血的机会更大。对此,妇产科专家提出,在剖宫产后,可以通过在子宫里填塞一个宫腔水囊,紧紧地抵压在创口处,防止出血。如果经过加强子宫收缩、放置宫腔水囊后仍有子宫的出血,再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方法止血,最后不得已再考虑切除子宫。在多科室联合确定手术方案后,决定立即为张雪实施手术。
先剖宫产再“拆弹”妇产科、心外科接力手术11小时母婴获救27日下午2时,张雪被推进了手术时,为了保证母婴安全,首先由产科黄燕医生为患者施行了剖宫产手术,这场手术对于产科医生来说要求很高,一是孕妇是全麻,全麻会对影响胎儿的呼吸、循环,必须快速取出孩子,防止孩子受到影响;二是剖宫产后要进行心脏主动脉血管大手术,要将孕妇剖宫产手术的出血量降至最低。在对张雪实施麻醉后,黄燕医生仅用了两分钟时间就将孩子取出来。“哇,哇……”当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声响彻整个手术室时,大家都高兴地露出了笑容,孩子是一个4斤多的女婴。
虽然孩子平安诞生了,但专家们并没有因此而松懈。他们采用术前精心准备方案,利用水囊的均匀压力压迫子宫静脉窦,以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在反复检查确定子宫各创面无出血后,最后成功对腹部创口进行了缝合,这让在场的人松了一口气,从剖宫产手术到止血用了3小时。在剖宫产手术中,心外科副主任王咏教授及其团队也一直守候在手术旁,因为患者随时都可能大出血,随时都可能上“战场”与死神展开“搏斗”。在产科医生结束“战斗”后,心外科副主任王咏教授率团队对患者施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外科手术治疗,手术需要在全身低温22-25度,下半身停循环,脑部进行局部灌注下用人造血管重建人体的胸主动脉。手术要进行主动脉瓣置换,冠状动脉移植,置换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胸主动脉降部,置换的血管长达40—50公分。”王咏教授说道,由于手范围广创伤大,在心脏手术过程中胎儿要完全停止血供,因此在心血管手术前取出胎儿是最佳的方案。心脏手术历时8个小时10分,手术非常成功。
“这是西南首例成功救治如此危重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孕妇,不仅母女平安,还保住了产妇的子宫,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手术后王咏教授告诉记者。
剖宫产手术和心脏手术经历了长达11小时10分钟的手术后,张雪最终赢得了这场分秒必争的比赛。
母女同患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该病有遗传要警惕王咏教授介绍,张雪和她母亲都患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很明显张雪母亲遗传给她了,这个病也叫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率为1/-。其中,70%的患者有家族史,30%的患者是自发基因突变。约80%的“马凡氏综合征”患者伴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表现为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发育不全,主动脉或腹总主动脉扩张,形成主动脉瘤或腹总主动脉瘤。主动脉扩张到一定程度以后,将造成主动脉大破裂死亡,死亡率高达90%。张雪患的A型主动脉夹层,24小时死亡率达25%,48小时死亡率达50%,三周内死亡率达90%。一旦确诊患者为A型主动脉夹层,将会对其立即进行手术,可谓生死时速的抢救。
据悉,马凡氏综合征病变主要累及骨骼、心脏、肌肉、韧带和结缔组织。骨骼肌肉系统骨骼畸形最常见,手指和脚趾细长呈蜘蛛脚样,双臂平伸指距大于身长,双手下垂过膝,下半身比上半身长。部分患者会有漏斗胸、鸡胸、脊柱后凸、脊柱侧凸、脊椎裂等病症;眼部表现为晶体状脱位或半脱位、高度近视、白内障、视网膜剥离等,病人会出现视物模糊;常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特别是二尖瓣关闭不全或脱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瘤样扩张,病人常有胸闷、胸痛等表现。所以如果患者有上述症状,医院就诊,尽量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胸痛中心”建立15分钟进行胸痛急救据了解,年医院建立了西南地区首个胸痛中心,中心通过多学科合作对胸痛患者进行高效快速筛查、诊治,患者救治时间将前移至第一次医疗救治时,死亡率降低20%。另针对高危患者还可享受缴费与抢救同时进行的特殊待遇。
医院急救部主任周人杰教授介绍,以往致命胸痛患者救治流程不够科学,从患者拨打热线,到院前急救,及来院后挂号、检查、缴费,直到进行手术,其中任一环节如果稍有耽误,都会花去大量时间,耽误病人的救治。为了尽量缩短就诊时间,医院的“胸痛中心”后,接诊的医务人员会立即启动接诊计时表,从院前急救到急诊部、超声、检验、放射科、心内科、心外科等各功能单元的无缝衔接、密切协助下,为抢救致命性胸痛患者赢得宝贵时间。医院及其周边网络覆盖近重庆40个区县地区以及四川、云南、贵州地区的心梗、肺栓塞、气胸、主动脉夹层等胸痛疾病整体救治水平,实现快速诊断、及时治疗、降低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并减少了医疗费用,造福广大百姓,同时中心还肩负对基层医生培训和社区人群教育的职责。
推荐阅读
世界杯来了!白天补好两个觉,晚上一起嗨嗨嗨
医院6月份专家、专病医师出诊安排一览表
医院6月份健康教育园地讲座、义诊安排一览表
本文系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文字:李春梅
排版:实习生武孟
刊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