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上午,医院(医院)心血管外科在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协助下成功实施了我省第一例经心尖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此举标志着国际上治疗心血管疾病领先的TAVR技术在湖南落地生根,为主动脉瓣返流和狭窄等高龄重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患者为76岁女性,主动脉瓣返流(重度),心功能差(EF值38%)。术前,医务部组织心外、心内、影像、麻醉和护理等方面的专家进行了多学科会诊,从诊治措施到手术风险、合并症、解剖结构、手术入路、并发症的预防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知情同意,最终确定选择TAVR为该患者的首选方案。
手术当天,在湘雅名医心血管外科主任周新民、心血管内科主任周胜华等专家指导下,赵元副教授、医院团队联手成功完成了我省首例经心尖TAVR术。手术过程快捷平稳,仅耗时30分钟就顺利完成了DSA下J-Valve瓣膜植入,成功纠正了患者的主动脉瓣返流。患者当天下午即拔除气管插管,次日顺利转回普通病房。术后复查结果满意,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自年法国Cribier医生成功完成全球第一例TAVR术以来,经过10余年的发展,TAVR已获得巨大的成功。TAVR在DSA下通过植入系统的定位装置完成主动脉瓣置换术,大幅度减少病人的手术创伤,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对病人自身条件的要求,扩大适用范围。该技术避免了传统开胸和体外循环,尤其适用于传统外科手术禁忌和高危的主动脉瓣患者。
年开始,医院心内科联合心外科成功实施了10余例经股动脉TAVR术,效果显著。目前大多数的TAVR装置适合于主动脉瓣狭窄合并钙化的患者,指南指出返流(>3+级)或者非钙化瓣膜并不适合使用经典TAVR,这类患者传统手术危险性很大,急需创新的技术和新型的设计。
J-Valve介入瓣膜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TAVR瓣膜系统,已经通过国家CFDA认证,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可以同时应用于主动脉瓣返流和狭窄的介入瓣,尤其适用于主动脉瓣返流。经心尖J-Valve的运用给高危重症主动脉瓣患者提供了先进的微创治疗理念和技术,医院心血管多学科团队经心尖TAVR的成功实施会使越来越多的患者获益。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