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医院,持续不断探索创新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在心血管急危重症的诊疗及抢救、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及各种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搭桥、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把病患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10月29日,蚌医院心内科团队与中美医疗团队共同合作,再次顺利完成一例挑战性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这也是安徽省首次中美专家合作完成TAVR手术,代表了该团队技术的国际化。
年近八旬老太心衰卧床不起
一次微创手术解决病痛
10月29日上午,在蚌医院心内科病房,高老太太的家人特意从外地回来,围坐在病床边,听老人讲述重症监护室的见闻。“我妈说监护室的医生和护士,照顾患者可细心了,做的非常好。”
今年78岁的高老太太是蚌埠本地人,女婿在上海做医生。之前因为严重的心衰,在家甚至不能下床活动。因为手术难度大等问题,医院,仍未得治。近日,老太太家人带她来到蚌医院,完善检查后,在心血管内科主任组织下,经中美心血管内科专家,本院心血管内外科、麻醉科、CT室、重症监护室、超声科等专家反复讨论,认为老人心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返流,且心功能较差,实施外科手术的风险较高,决定为她实施TAVR手术。
10月29日,是老人接受手术的日子,虽然是微创手术,但手术室外的家人,也一直揪心。而在手术室内,这场极具挑战性的TAVR手术,也让专家们颇费周折。
参与手术的浙江大医院心内科专家刘先宝主任说,老人的手术难度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主动脉瓣瓣环钙化严重,术中球囊以及瓣膜型号的选择尤为重要,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瓣环撕裂或严重反流。而且老人左冠开口较低,术中有瓣膜阻塞冠脉的风险,每一步都必须非常谨慎。
经过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Fairview/HealthEast医疗中心李大元教授、MudassarAhmed,MD,FACC,FSCAI,医院医院心内科专家刘先宝主任以及蚌医院王洪巨院长团队的通力协作,3个小时后,老人的手术顺利完成。
目前,老人已经可以下床活动。经术后检查,高老太太的病情已大有缓解,术后效果非常理想。“病人预后也会很好,”高大胜主任在查房时肯定道。
持续不断引入国际领先技术
让更多高龄瓣膜病患者受益
TAVR手术具有微创、恢复快、痛苦低、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给不适合外科手术的高危重度瓣膜病高龄患者带来了新选择。
至今已完成近十例主动脉瓣介入治疗,蚌医院实施我省首例TAVR手术至今,这种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里程碑式的前沿技术,已让我省多名患者轻松摆脱高危瓣膜病的威胁。
而对更多七八十岁以上、体质较差、心脏功能不好的瓣膜病患者来说,这种微创、不用开刀就换瓣的手术方式,或将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美好。
对于很多人都比较陌生的TAVR手术,张恒主任说,术中通常在大腿根部股动脉穿刺,沿动脉将压缩的人工心脏瓣膜输送到病变的主动脉瓣位置,通过机械挤压将原瓣膜挤向周围,替换病变的主动脉瓣膜。
截至目前,在该院接受TAVR手术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82岁。“TAVR手术已成为更多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希望。”张恒主任说,TAVR手术目前适应征逐渐步向中低危患者,未来瓣中瓣技术、可回收瓣、干瓣的技术进一步发展,能让失去传统外科手术机会或风险极高的更多患者受益。
本文内容为启明医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注明出处。长按识别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