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动脉根部病变治疗专科医院 >> 主动脉根部病变饮食 >> 一例胎儿室间隔缺损的愈合过程及文献复习

一例胎儿室间隔缺损的愈合过程及文献复习

 

盖博士盖百霖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4328637.html

前几天收到曾经的一位孕妈的好消息,她宝贝儿子的室间隔缺损愈合了,这时小宝贝大概有三岁了。收到信息真得非常为他们高兴。

下面就回顾一下该例室间隔缺损的发现到愈合的过程。

孕26周胎儿检查可见,室间隔膜周部缺损宽约0.27cm

产后1.5月检查可见,室间隔膜周部缺损宽约0.45cm,并卵圆孔未闭

5月检查可见,室间隔膜周部缺损宽约0.32cm,卵圆孔闭合

8月检查可见,室间隔膜周部缺损宽约0.30cm

1岁2月检查可见,室间隔膜周部缺损宽约0.25cm

2岁2月检查可见,室间隔膜周部缺损宽约0.2cm,二维超声不是很容易发现缺损,从血流上可见细小血流信号穿隔而过,明显的愈合倾向。

此后至3岁愈合期间均从外院进行,未有图像留下。

单纯室间隔缺损是胎儿心脏检查过程中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工作中经常碰到室间隔缺损自愈的情况,当然也有不能自愈的情况。该例室间隔缺损产后缺损较大,但没有合并其它严重的心脏并发症,随着生长发育逐渐的缩小并愈合。

那么,哪些因素影响单纯室间隔缺损的自愈呢?现将文献资料总结如下:

统计显示单纯室间隔缺损自然闭合率约21%~63%;

胎儿期宫内愈合率约9.4~32%,出生后3个月内自发性闭合率约32%;

自然闭合与缺损部位有关,肌部最易,其次为膜周部,嵴下型及干下型愈合率极低,隔瓣下与嵴内型难以愈合;

自然闭合与缺损大小有关,缺损越小越容易闭合;

自发性闭合与下腔静脉D峰值相关;

董凤群教授依据室间隔缺损最大直径(DVSD)与主动脉根部内径(DAO)比值R(R=DVSD/DAO)将VSD分为大型(R>1/2)、中型(1/3<R≤1/2)、小型(R≤1/3),均于出生后3月时复查:单纯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共85例,出生后愈合10例(占总数的约12%),R1/3者约40%出生后愈合,1/3R1/2者约12%出生后愈合,R1/2者约8.5%出生后愈合;单纯肌部室间隔缺损81例,出生后愈合41例(占总数的51%),R1/3者约67%出生后愈合,1/3R1/2者约54%出生后愈合,R1/2者约29%出生后愈合;单纯干下型室间隔缺损5例,出生后均未愈合;

对单纯性室间隔缺损自然闭合的研究,可为患儿进一步动态观察及进行手术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

参考文献:

室间隔缺损最大直径与主动脉根部内_省略_在胎儿室间隔缺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_王锟

胎儿单纯性室间隔缺损自发闭合的产前超声预测参数和遗传相关性研究_郝秀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mkb.com/wahl/140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