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26日,安徽省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医院协会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联盟学术年会,安徽省血透通路维护适宜技术推广学习班暨血管外科基础与进展国家级继教班于安徽合肥隆重召开。本次四会合一的安徽省血管外科盛会邀请到了国内、省内著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交流探讨血管外科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充分展示了血管外科前沿知识、新技术动态、规范化诊疗经验,促进了安徽省血管外科学科的整体发展。
血管资讯特邀蚌医院血管外科余朝文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分析主动脉弓腔内重建、开窗技术在近肾腹主动脉瘤中的应用以及3D打印技术在EVAR中的应用等热点问题并分享临床经验,汇编如下,欢迎阅读!
QA目前关于重建主动脉弓的腔内治疗技术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您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对于累及主动脉弓部病变TEVAR术中分支血管重建的经验吗?
累及主动脉弓部病变是目前TEVAR的一个热点问题,实际上TEVAR手术最核心的问题在于锚定区,良好的锚定区是避免TEVAR手术内漏的关键。因此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锚定区就涉及到弓部分支的重建问题。
弓部分支的重建,目前各个中心的方法不一,主要包括烟囱技术、开窗技术以及杂交技术。烟囱技术早期可作为一个补救性的措施,更多情况下各个中心还是以开窗为主。开窗技术包括原位开窗与预开窗,但开窗技术的操作牵涉到能力问题,很多中心没有通过能力的认证。在我们中心目前做的最多的是颈部杂交技术。我们可以选用颈-锁转流,颈-颈-锁转流或者颈-锁转流+烟囱的技术,来很好的解决累及弓部分支的病变问题。
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近端锚定区,可以有效解决复杂或者累及弓部分支的主动脉病变,达到TEVAR术后令人满意的近期或远期效果。
QA近肾腹主动脉瘤约占所有腹主动脉瘤的15%,一直是传统腔内修复术(EVAR)的难点,您可以分析一下目前开窗技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的现状与疗效吗?
对于近肾腹主动脉瘤,如果近端瘤颈<1.5cm,即可认为是近肾或者复杂瘤颈的腹主动脉瘤。早期治疗时大部分采用Cuff技术,即先行EVAR治疗,然后根据术中情况,再补救性的植入Cuff。
之后在此基础上,各个中心开始进行支架的改装,或开槽,或开窗,开窗往往是进行预开窗,也就是体外开窗技术。当然也可以采用更简单方便的烟囱技术。随着新型支架的不断研发,支架的柔顺性和支架近端定位的准确性得以优化,这类新型支架也有望成为近肾腹主动脉瘤的临床优选。
目前国内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以北京医院的郭伟教授为例,他所研制的G-Branch?支架以及WeFlow-JAAA?支架,相信今后一旦上市,可以完全解决近端短瘤颈甚至胸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问题。
QA近肾腹主动脉瘤由于瘤颈长度过小导致覆膜支架锚定长度不够,而3D打印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预开窗技术的准确性,降低内漏及支架移位的风险,您可以和我们分享3D打印技术在EVAR术中的应用吗?
3D技术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可以用于辅助EVAR治疗。我们目前对于短瘤颈、复杂瘤颈甚至胸腹主动脉瘤,以及累及到胸腹主中短段的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一般都要借助3D打印技术来准确的判定病变段分支血管的解剖学形态,以帮助术者在手术台上进行支架的改装。
如此一来,加上束径技术可以使预先开好的支架“窗口”精准对位于开窗血管,达到良好的分支血管重建,避免发生内脏丢失等严重后果。3D技术可能是一个短期的过渡,相信随着新型支架的出现,将能够很好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专家简介
余朝文教授
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年7月毕业于蚌埠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年7月获安徽医科大学外科学硕士学位。安徽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委员,安徽省微创医学会血管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委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周围血管管理委员会委员。蚌埠医学院学报审稿专家、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编委。
熟悉并掌握血管外科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治,尤其是主动脉疾病的手术和介入治疗及布加综合征的手术和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总治疗例数余例,全国排名第三,主动脉疾病年手术例数余台次,颈动脉疾病年手术例数近50台,均处于省内领先。主持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蚌埠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
相关精彩
推荐
年安徽省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胡何节教授:临床难点——腹主动脉瘤的治疗策略
高涌教授:复杂主动脉病变腔内治疗策略分享
万圣云教授:平型支架技术的应用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
聚焦髂内重建
内外通达,髂到好处:蚌医院高涌教授、余朝文教授团队成功应用G-iliac??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血管资讯学术会议专区
网址:xgzx.talkmed.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