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麻醉科授权转载
1.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管理核心问题
心肌氧供需平衡的核心问题是保证心肌氧供≥心肌氧耗,氧供主要取决于心率(与舒张期时程成反比,心率增快,冠状动脉灌注减低)、心腔压力、冠脉血流量、氧含量(Hb、氧饱和度、溶解氧浓度)及冠脉灌注压(主动脉根部舒张期血压;心室舒张末压力);
氧耗主要取决于心率(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室壁张力、前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肌氧耗,如心肌力量、Ca2+、儿茶酚胺)及基础代谢(应激、体温)。
围术期心梗,是围术期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术前、术中及术后30天发生的心梗。
围术期心梗的临床分型:
Ⅰ,由冠脉斑块破裂、裂隙或夹层引起冠脉内血栓形成,导致自发心梗;
Ⅱ,继发于心肌氧供需失衡导致缺血的心肌梗死;
Ⅲ,疑似心肌缺血的突发心源性死亡;
Ⅳ,与PCI相关的心肌梗死;
Ⅴ,与CABG相关的心肌梗死。手术创伤应激会导致高血压、心动过速、儿茶酚胺水平增高、高凝状态等等。
其发生机制是交感兴奋性增加,氧需增加,血小板聚集,高凝状态,从而导致冠脉缺血,使氧供下降,血供进一步减少。
常规监测有血压、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但这些还不够。我们还可以进行氧动力监测,其主要参数为DO2、VO2、SaO2(ScvO2)、动静脉CO2分压差、Lactin。
我们可以通过容量治疗、呼吸调整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来优化血流动力学(HR、BP、CO、CVP、PAWP、SVV、SVR、Hb),从而改善氧动力参数。
氧输送,指每分钟由左心室向主动脉输出的氧量:
DO2I(ml·min-1·m-2)=CaO2×10×CI,CaO2=1.36×Hb×SaO2。
DO2I正常值为~ml·min-1·m-2,氧输送与CI、Hb、SaO2密切相关。达到理想氧供主要是通过调节容量(前负荷)、后负荷(SVR)、心肌收缩力、心率、血工蛋白浓度、氧饱和度实现。
氧耗量指单位时间组织消耗氧的含量:VO2I(ml·min-1·m-2)=(CaO2-CvO2)×10×CI=1.36×Hb×SvO2。VO2I正常值~ml·min-1·m-2,氧耗与CI、Hb、SvO2密切相关。
混合静脉氧饱和度(SvO2)表示氧供(CO、SaO2、Hb)和氧耗(VO2)的差,正常值60~75%,>65%心肺功能正常,50~60%氧储备有限,35~50%氧储备不足。
氧合不足但SvO2升高是由于动静脉血混合,或血流分布异常,或组织中毒性缺氧。分流减少了运送到组织的氧,氧耗受限,氧饱和度与动脉相似,可见于败血症。组织氧化酶功能不全,氧耗减少,但组织处于“氧饥渴”状态,可见于中毒性缺氧或者硝普钠中毒。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由中心静脉导管测得,反映脑和上半身氧耗,正常值72%。ScvO2受影响较大,不能完全替代SvO2。
2.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管理具体措施
1)增加心肌氧供措施
a、维持冠脉灌注压:主动脉根部舒张期血压(防止体循环低血压)CO/SVR;
b、心室舒张末压力(左右心室):合适的容量(LVEDV、RVEDV);
c、心率:心率增快,冠状动脉灌注减低(防止心率过快);
d、血氧含量:Hb、氧饱和度、溶解氧浓度(防止贫血、酸中毒);
e、降低冠脉张力,避免冠脉痉挛:Poisseuille公式冠脉血流Q=πr4ΔP/8Lη(r半径,ΔP驱动压,L管长,η黏度),冠脉口径的舒缩,以r的4次方幅度影响冠脉血流量。
术中(隐性)低血压的不良影响有:脑卒中,低血压导致低灌注,引起“分水岭脑梗塞”,术中低血压为术后脑卒中的重要诱发因素;心肌梗死、心肌缺血,MAP较基础值下降20mmHg或更多。
术后心梗或心肌缺血发生率增加,MAP<55mmHg时间延长,术后心梗增加;肾损伤,低血压1~5min,风险增加18%,MAP较基础值下降大于20%时,急性肾损伤风险增加51%;
因此,需积极防控围术期低血压。米卫东教授指出,术中(隐性)低血压可影响术后康复,但对低血压阈值的判断标准及其不一致,并且“理论严重脱离实际”,临床处理应更加积极,宁左勿右。
2)降低心肌氧耗措施
a、降低心室壁张力:受心室收缩压及舒张末压的影响,避免高血压及室壁僵硬度,提高心肌顺应性,维持合适的心肌收缩力及容量,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改善心肌舒张功能;
b、避免心率增快:应用β受体阻滞剂;
c、避免心肌收缩力过强:术前心功能好的病人,应适度地抑制心肌的收缩力。尤其对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广泛者,尤其防止浅麻醉;
d、维持正常体温。
心肌缺血重在预防,控制目标为:
a、维持血压于术前平均压的20%以内;
b、平均动脉压>55mmHg;
c、平均动脉压与心率的比值>1;
d、特别要避免心率增快的同时血压下降。
应注意灌流量不等于灌注压,冠状动脉灌注压=动脉舒张压-左室舒张末压。
3.冠心病患者围术期血管活性药应用
多巴胺为强心药而非升压药,冠心病患者不主张积极强心治疗,以免增加氧耗,其并不改善胃黏膜pH值,剂量增加弊大于利(>8μg/kg/min)。
应用正性肌力药的指征为:1)PCWP>16mmHg;2)MAP<70mmHg或收缩压<90mmHg;3)CI<2.2L/min/m2;4)SvO2<65%。
血管收缩药主要有去氧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使用硝酸甘油有效性不确定,其围术期治疗指征为:动脉压超过基础压20%;
PCWP>16mmHg;PCWP波形上A和V波>20mmHg或A、V波高于PCWP平均值5mmHg以上;ST段改变大于1mm;
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急性左或右室功能异常;冠状动脉痉挛。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术后死亡率。
围手术期钙离子拮抗剂在ACC/AHA中没有正式建议,可选择性应用。
尼卡地平和地尔硫卓在围术期最常使用,预防动脉桥痉挛尼卡地平效果最好,其也是术中、术后严重高血压的治疗首选,血压增高的同时伴心率增快可选用地尔硫卓。
相关公开课视频:
(建议在WiFi网络环境下观看!)
第40讲:冠心病人围术期麻醉相关问题与对策
声明
本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