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5个!
这是近日浙江大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数据,相当于平时一周的量。
今年入冬尤其是近期降温以来,主动脉夹层又进入一个高发期。专家提醒,主动脉夹层近几年有年轻化趋势,高血压、肥胖、抽烟等都是高危因素。这类人群冬季要特别警惕,出现剧烈的胸痛、背痛要及时就医。
55岁大姐半夜突发胸痛,命悬一线
衢州55岁的毛大姐就在前不久经历了这样一次“生死劫”。
“她体格很好的,哪里想到会生这么重的毛病。”正在浙大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病房精心照护的老公仍有些惊魂未定。他说,毛大姐在老家务农了一辈子,身强体壮的,1米5的个子,体重有快斤,除了前几年查出高血压在定期吃药外,从未生过大病。
11月27日凌晨,正在熟睡中的毛大姐胸口突然袭来一阵剧烈的疼痛,痛得她差点喘不上气,巨大的动静吵醒了老伴,医院急救中心。根据毛大姐的症状,当地胸痛中心接诊医生判断她可能是急性心梗发作,给予一系列药物治疗后,打算为她进行介入治疗。
没想到之后的过程更加一波三折。等到当天下午,就在接受介入治疗前,毛大姐的心脏超声显示她的主动脉根部像飘着一条飘带,有经验的超声医生都知道这是主动脉夹层的影像表现,这说明她的病因不是急性心梗。
“医生说心脏上的血管撕开了口子,他们那里治不了,让我们赶紧去杭州看。”毛大姐的老公一时慌了神,好好地本来都要准备手术了,怎么又突然治不了了,在他的印象中,治不了就相当于是绝症,只能回家“等死”了。
医生连闯数关,救回一命
紧要关头,还是毛大姐儿子拿了主意,听医生的建议,转院去浙大一院。
救护车一路疾驰,到达浙大一院庆春院区急救中心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心脏大血管外科值班医生邹煜副主任医师参与急会诊。完善了CT和超声等一系列检查后,发现毛大姐主动脉根部的裂口已经撕裂到了冠状动脉开口处,长度约有2厘米,如果再晚一步,裂口继续扩大,毛大姐随时有心脏骤停的风险。
此刻,时间就是生命!完善术前检查后,毛大姐被紧急推进了手术室,但这台手术,着实给医生带来不少困扰。
“因为她在当地用过阿司匹林等治疗心梗的药物,给我们手术止血带来巨大挑战。”邹煜副主任医师介绍,治疗心梗和主动脉夹层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方式,心梗用的阿司匹林属于抗凝药物,而夹层手术要求血流越慢越好。毛大姐转院过来时,体内药物代谢还未完全,所以术中出现了严重的渗血,止血也异常困难。
另一方面,由于毛大姐身形肥胖,体表面积大,所以相对更容易出现脏器供血不足,而且由于身材矮胖,手术暴露差,操作不易。“我们手术开胸后发现她心包里都是积血,主动脉外膜犹如纸一样薄,甚至可以看见下面流动的血液,再晚一点就破裂了。最终在体外循环组、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的配合下,耗时6小时左右顺利完成了手术。”
术后,毛大姐转入重症监护室,目前在顺利康复中。
邹煜副主任医师手术图(浙大一院供图)
有年轻化趋势,这些高危因素需警惕
主动脉是人体内最大的动脉,健康的动脉壁,外膜和内膜贴合紧密,但当内膜出现破损后,高速、高压的血流穿过破口进入内外膜之间的空隙,形成主动脉夹层。夹层一旦发生,薄弱的外膜将很难长时间承受高压的血流,极易破裂,危及生命。
“冬季是主动脉夹层的高发期。”浙大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马量主任医师介绍,冬季气温低,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流更加容易冲破内膜形成夹层。
还有一个新的现象,马量主任希望能引起大家重视:“近年来,主动脉夹层患者越来越年轻化。”据不完全统计,浙大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诊的夹层患者中,除了五六十岁的中老年患者,三四十岁的患者约占了6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血压控制得不好。“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吃夜宵、高油高热量的,再加上劳累、休息不好,得高血压的越来越多。”
而高血压正是夹层的高危因素。数据显示,约70%至90%的夹层患者都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
“像这个毛大姐,长期患有高血压,饮食上吃得也比较重口味,重盐重辣,对血管都有损伤的,加大了她的风险。”邹煜副主任医师提到,除了不良的饮食习惯,肥胖、抽烟等有损血管的生活习惯也是夹层高危因素,医院还接诊了多个体重超过斤的年轻夹层患者,可以说是集各种高危因素于一身。
主动脉夹层破裂是急性发作的,很难通过一些检查提前发现。“一旦检查发现了,那就是夹层已经发生,情况紧急了,甚至我们有时是一边心脏按压,一边进手术室。”马量主任强调,如果出现撕裂样的背痛、胸痛、腹痛等剧烈痛感,医院就诊,夹层破裂越早确诊、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如果未及时治疗,48小时内超过50%患者会面临死亡,而1周的死亡率高达90%。
他提醒,可以从日常生活习惯出发预防高危因素,比如控制血压,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保持心情愉悦。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