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动脉根部病变治疗专科医院 >> 主动脉根部病变诊断 >> 细读教材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心梗

细读教材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心梗

 

作者:杨明烽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人卫8版《内科学》第页在介绍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时论述了合并心肌梗死的情况。“当少数近端夹层的内膜破裂下垂物遮盖冠状窦口可致急性心肌梗死;多数影响右冠状动脉窦,因此多见下壁心肌梗死。该情况下严禁溶栓和抗凝治疗,否则会引发大出血,死亡率可高达71%,应充分提高警惕,严格鉴别。”

  确实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心梗,那是极其危重的病情!经治医生若不幸碰到这样的病例,将面临极大的纠纷风险,其中最大的陷阱是误诊,然后是误治,结局是病人死亡。虽然病人在这样的病情下,当前国内的医疗现状下,本就存活希望渺茫,但一旦进入医疗纠纷甚至医闹或者医疗官司模式,也许就没人再   那如何识别如此险境并全身而退呢?第一步,从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的机制开始认识。(其分型见上图)

  如果阅读过一定量的A型夹层的CT或者手术中所见,自然就会对A型夹层的第一内膜破口常位于右冠开口上方,常累及右冠有深刻认识。

  根据Neri二百多例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经验,其中二十余例合并冠脉受累,其将冠脉受累的主要情况分为三型,A型为内膜片撕裂至冠脉开口,覆盖冠脉开口;B型为冠脉本身形成假腔,假腔压闭真腔;C型为套筒样撕裂,断端闭塞。

  不过也要指出,除了主动脉夹层累及冠脉导致心梗外,部分病例为原本就存在冠脉基础病变,在夹层发作等疼痛应激情况下,冠脉闭塞引发心梗。故也有报道B型夹层合并急性心梗的相关病例。

  那夹层合并心梗的实际临床发生率如何呢?医院回顾了10年中他们接诊的78例主动脉夹层病例。医院没有接受大量的转诊病例,覆盖人口医院,可代表一般的发病情况。

  78例中6例的初始诊断为急性心梗,诊断依据为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初始误诊的6例中:4例在入院平均64分钟时即接受了拟行急诊PCI的冠脉造影,造影中纠正了诊断,遂拟心外科急诊手术,其中2例术后存活,1例术前死亡,1例术后死亡;另2例在溶栓中纠正了诊断,心外科急诊手术后存活。

  总体来说,医院的技术实力是可以让国内同行赞叹的,医院能提供类似的医疗效率。该报道中,作者指出了两点,一是回顾误诊的6例病例,其中4例是在胸片上可见纵隔增宽的,但未引起足够重视;二是韩国医疗规范的严格DtoB时间要求造成很难去识别夹层合并的急性心梗病例。我另指出一点,该报道中不包括该院诊断不明猝死的尸检情况,可能误诊的病例还会更多。

  那我们如何全身而退?最重要的是减少误诊。我也回顾了一些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例的胸片,确实发现有部分是有纵隔增宽的,但这个征象多没特异性,且相当不显著,特别是在有典型的急性心梗依据的情况下,按照目前国内急诊室的现状,是非常容易遗漏的。所以不少文献也指出,对于急性胸痛等病人,应该多、快、高质量的进行CT或心超评估。有些配备高阶CT的医院已经开始进行“胸痛三联”扫描,即打一次造影剂、一次扫描,获得冠脉CTA/主动脉CTA/肺动脉CTA。

  心超可能更简便且节约费用,但人员要求相对更高,通过仔细的评估,对主动脉夹层、急性心梗、肺栓塞这三种胸痛最重要的病种还是有相当诊断和鉴别价值的,在此,我指出一下,医院只习惯于扫胸骨旁、剑突下声窗,其实胸骨上窝声窗在识别主动脉夹层上也很重要,如果能再扫一扫腹主动脉至股动脉,那是更佳。

参考文献:

1.Acutetypeaaorticdissectioninitiallydiagnosedwithmyocardialinfarction.

ChoiCH1,ParkCH,ParkKY,JeonYB,LeeJI.

KoreanJThoracCardiovascSurg.Dec;45(6):-5.

2.Acasereportof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con







































北京那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海口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mkb.com/ways/845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