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CIT
ChinaChengduValves目前针对外科高危患者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首选方案为TAVR,但二瓣化主动脉瓣狭窄作为主动脉瓣狭窄的常见类型之一,其特殊的解剖学形态使TAVR在其治疗方面的作用仍需进一步探讨。年11月25日,第三届PCR-CIT成都国际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会议上,来自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医学中心的NicoloPiazza教授针对TAVR在二瓣化主动脉瓣狭窄中的应用前景、技术挑战及临床个体化策略的制定等方面分享了相关经验。
二瓣化主动脉瓣狭窄现状及挑战众所周知,在主动脉狭窄的患者中,70岁以下患者其二瓣化主动脉瓣狭窄的比例较高,在中国,这个特点尤为突出。中国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平均年龄为73岁左右,而欧美国家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83岁左右。有研究显示,在61~70岁之间的主动脉狭窄患者中,有63%的患者存在二瓣化主动脉瓣狭窄。对于二叶瓣、钙化重的患者行TAVR治疗时,传统基于瓣环而选择的瓣膜往往偏大,易发生瓣膜植入过深、瓣膜移位、瓣周漏发生率高等问题,因此常需要缩小人工瓣膜尺寸。选择人工瓣膜尺寸时,如何准确测量病变部位瓣膜尺寸与瓣环大小是关键。植入人工瓣膜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放置位置也将影响患者预后。
二瓣化主动脉瓣狭窄的TAVR策略选择在病变部位瓣膜尺寸与瓣环大小方面测量方式有很多,不同的测量方式将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对于利用supra-annular方法测量瓣环尺寸,进行人工瓣膜的选择而言可以选择较小的人工瓣膜尺寸。而在球囊尺寸的选择方面,要根据病变部位钙化情况最严重位置的尺寸来选择球囊大小。其次,在瓣膜扩张后,希望能强化瓣膜与血管的结合,使瓣膜的封堵点和铆定点都能在合适的范围内。在二瓣化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人工瓣膜尺寸选择上,借鉴了中国临床医师的许多经验。传统的人工瓣膜尺寸选择相当于站在山脚下测量山的宽度,而利用supra-annular方法进行瓣膜的尺寸选择相当于站在山腰处测量山的宽度。两种方法选择的瓣膜尺寸存在一定差异。在处理存在条带状严重钙化的二瓣化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时,通过CT进行测量瓣环尺寸与利用supra-annular方法实际选择的瓣膜尺寸也存在一定差异。在进行人工瓣膜置入时,对于二瓣化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使用supra-annular方法选择的瓣膜应尽量深入一些,使人工瓣膜的位置可以撑开病变部位瓣膜的纤维化或钙化部位。通过螺旋CT对比瓣膜置入前后的影像可以看出,经supra-annular方法选择的瓣膜尺寸,更符合血管病变部位原有的几何形状与解剖结构。可以得到更好的人工瓣膜定位。
总 结
二瓣化主动脉瓣狭窄进行TAVR治疗仍存在挑战,近年来,患者年龄曲线逐步下行,二瓣化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比例也将随之增加。不仅中国,西方国家也将逐渐面临这项挑战。在治疗二瓣化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时,通过采用合适的supra-annular方法选择瓣膜尺寸以及进行合理精确的定位将会有利于患者。目前二瓣化主动脉瓣狭窄的研究仅仅为一些回顾性研究,期待开展更多的前瞻性研究。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门诊》杂志官方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