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1.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椎孔连成椎管,容纳脊髓。椎弓根上、下缘的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通过。3、第1颈椎无椎体、无棘突。第2颈椎棘突最粗大。第7颈椎称隆椎,棘突长而不分叉,是体表标志。4、四个生理性弯曲,颈曲、腰曲凸向前,胸曲、骶曲凸向后。5、胸骨角,平对第2肋软骨,是重要标志。7、管电压的单位:千伏(kV)8、管电流的单位:mA9、半值层(HVL):表示X线质。是指使入射X线强度衰减到初始值的1/2时,吸收物质的厚度,用毫米铝(mmAl)表示。10、X线波长的单位:nm11、右心房:右心房有3个入口,出口为右房室口。12、右心室:有出、入两口,入口为右房室口,周缘附有三尖瓣,出口为肺动脉口,附有肺动脉瓣。13、左心房:有四个入口、一个出口,入口为4支肺静脉,出口即左房室口,通向左心室。14、左心室:左心室壁最厚,有出、入两口,入口为左房室口,附有二尖瓣,出口为主动脉口,附有主动脉瓣。15、口腔到十二指肠称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为下消化道。16、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可分为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肝和胰)及小消化腺(胃腺、肠腺等)。17、牙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罗马数字Ⅰ~Ⅴ标示乳牙,阿拉伯数字1~8标示恒牙。6岁开始换牙。18、对脂肪和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胰液,激活糜蛋白酶原的是胰蛋白酶。19、肩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其下壁薄弱,是肩关节脱位最常见的部位。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20、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平对第4腰椎棘突。21、股骨颈体角,男性平均°,女性平均°。22、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23、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关节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防止胫骨向前、后移位。24、正常情况下,成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为ml/min。肾脏对于葡萄糖重吸收的部位是在近端小管。25、消化道中能对胆盐和维生素B12主动吸收的部位是回肠。26、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构成眼折光系统。对强光敏感的视锥细胞位于视网膜中央部。27、正常成人的血量相当于体重的7%~8%。28、红细胞,一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二是对机体产生的酸碱物质起缓冲作用(NaHCO3/H2CO3)。29、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偶数自旋并不产生核磁,我们称这种原子核为非磁性原子核。磁性原子核为:中子和质子均至少有一个为奇数。30、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康·伦琴发现X射线。31、交感神经加快心跳、冠状血管舒张,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使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32、产生X射线的必备条件是电子源、高速电子流、阳极靶面。33、诊断和治疗用的X线管的靶面由钨制成,乳腺的X线管用钼制成。相关专业知识
1、质量保证(qualityassurance,QA)
2、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QC)
3、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
4、质量管理(qualitymanagement,QM)
5、最高管电压:单位kVp
6、电源容量:单位为千伏安(kVA)
7、大中型X线管阳极靶面大多由石墨基铼钨合金制成。
8、轴承的润滑剂通常采用固体金属,如银、铅、二氧化钼等。
9、旋转阳极X线管优点是:焦点小、功率大。
10、旋转阳极管套上的膨胀鼓设在管套内阴极端。
11、焦点尺寸是影响照片清晰度的最主要因素;有效焦点越小成像质量越好;实际焦点越大输出功率越大。
12、空间电荷的存在使X线管的管电流随着管电压变化而变化。空间电荷补偿电路作用随着管电压的升高适当降低灯丝加热电压,使管电流保持稳定。
13、X线管的特性:
(1)阳极特性曲线:是灯丝加热电压在某恒定值下,管电压与管电流的关系曲线。
(2)灯丝发射特性曲线:指在不同管电压下,管电流与灯丝加热电流的关系。若想获得同一管电流,较高的管电压比较低的管电压所需灯丝加热电流要低。
14、影响空间分辨率的因素:①焦点大小:越小空间分辨率高。②探测器孔径,越小空间分辨率高。③重建范围和重建矩阵:用较大的矩阵重建较小的范围,空间分辨率高。④扫描层厚:越薄空间分辨率高。⑤螺距:越大Z轴空间分辨率降低。⑥重建算法:骨算法(空间分辨率高)、软组织算法(密度分辨率高)、标准算法。
15、在线备份存储是将影像数据备份到硬盘阵列、磁带库或者光盘塔中,不需要人工更换存储媒介即可读取图像数据。
16、离线备份存储设备制作的光盘,读取其中数据需要人工更换这些存储媒介。
17、DSA最常用的减影方式是时间减影;要求管电压能在两种能量之间进行高速切换的是能量减影方式。
18、数字减影主要包括时间减影、能量减影和混合减影等三种方式。
19、乳腺摄影X线管的输出窗口材料是“铍”。乳腺X线摄影阳极靶面主要是钼靶,还有钼铑双靶或钼钨双靶。
20、钼靶X线管的特点是功率小、焦点小、几何尺寸小、管壳的射线输出部位使用铍窗。
21、压迫器作用:压迫后腺体减薄、密度均匀,可降低摄影条件;使重叠的乳腺结构分离,易于病变显示;使腺体组织固定、防止移动。
22、阴极射线管(CRT)是一个电真空器件,由电子枪和荧光屏构成。电子枪是阴极射线管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灯丝、阴极、栅极、加速阳极和聚焦极。
23、电子透镜由光电阴极、聚焦电极、辅助阳极和阳极各电极的电位形成,是能对电子束起聚焦作用的静电场。
24、摄影床常用的滤线器类型是活动型;立位滤线器主要用于胸部摄影。
专业知识
1、感光效应与摄影距离(FFD)的平方成反比。
2、影响光学(照片)对比度的因素有胶片γ值、X线质与量、被照体厚度及密度。
3、多幅相机成像胶片适用于CT、MR、DSA、ECT,不适用于CR。
4、直热式热敏相机的核心部件是热敏打印头。
5、医用激光相机应支持的网络连接协议为DICOM3.0。
6、湿式激光胶片结构分5层:保护层、乳剂层(也称感光层)、结合层(又称底层)、片基层、防光晕层。
7、与湿式相机的结构相比,干式激光相机增加的结构是显像热鼓。
8、湿式激光打印机一般采用氦氖激光器,氦-氖激光打印机,具有衰减慢、性能稳定的优点。干式激光打印机一般采用红外激光器。红外激光打印机,具有电注入、调制速率高、寿命长、体积小、效率高、直接调制输出方便、抗震性能好。
9、用原始数据经过计算而得到影像数据的转换过程称为重建。
10、直接FPD中将射线转化成电信号的是非晶硒。
11、CR的中文全称为计算机X线摄影。
12、窗宽指CT图像上所能显示的CT值的范围,即当数据高于此值时无论多少都全为白,低于此值则全为黑)。
13、在常规体层摄影中,“体层面”指的是支点所在平面只有在支点同高度的层面投影在片中清晰显示,该层面上下组织的投影变模糊或消失。
14、胶片上形成的银颗粒的空间分布称为潜影。
15、放大率M=1+0.2/F(焦点大小)。
16、双源CT优势:(1)时间分辨力提高,时间分辨力减低到75~83毫秒,(2)可获得双能量CT数据一般为kV和80kV,(3)心脏检查辐射剂量降低
17、WS威纳频谱在医学影像学中以空间频率为变量的函数,即X线照片的密度D的空间随机变化函数,用威纳频谱分析出的形成X线照片斑点(位置的变化)。
18、滤过反投影的初始值始终为零。
19、迭代法重建应用于早期,需经多次、反复的迭代计算较复杂,重建一幅图像非常耗时,故未被推广使用。
20、迭代法重建的主要优点是可减少图像伪影和降低辐射剂量,主要缺点是:迭代法重建计算量大,受计算机运行速度的影响。
21、CT射线束的要求包括它的形状、大小、运动的路径和方向。
22、探测器将接收到的衰减射线转换为电信号(模拟信号)。
23、计算机采用滤过反投影重建算法重建图像。
24、乳腺的大体解剖包括乳头、乳晕、皮肤、脂肪、乳腺叶、输乳管及乳房悬韧带等。
25、乳腺X线摄影使用钼靶X线机,X线管阳极靶面为钼(M0)制成,可产生软X射线。
26、乳腺摄影机的管电压调节范围为20~40kV。
27、当管电压在35kV左右时,钼能产生K系特征辐射。
28、大体规定骨骼摄影距离为~cm,胸部摄影距离为cm。心脏为cm
29、放大变形:若物体与胶片不平行,则肢体各部位的放大率也不一致,近胶片侧放大率小,远离胶片侧放大率大,造成了影像失真。
30、RMS描述了随机分布的密度函数D(x)的差异,是表征不同屏-片组合系统斑点大小的重要物理参量。RMS值大,此屏-片组合斑点就多;相反,RMS小,则表示该屏-片系统斑点就少(数量的变化)。
专业实践能力
1、听眶线:也叫Reid基线:眶下缘中点至同侧外耳门中点的连线,又称为人类学基线或下眶耳线,头部横断层标本的制作常以此线为准,冠状断层标本的制作也常以该线的垂线为基线。
2、连合间线:前连合后缘中点至后连台前缘中点的连线,又称AC、PC线,现作为标准影像扫描基线。颅脑磁共振横断位常用此线定位。
3、听鼻线:为外耳孔与同侧鼻翼下缘间的连线。听鼻线与听眦线约呈25°角。
4、切线位指X线中心线与器官或病灶的边缘相切,并与暗盒或其他射线IR垂直的摄影方法。如头颅颅骨肿瘤时需采用头颅切线位摄影。
5、脾脏的主要血供来源于脾动脉,它是腹腔动脉的最大分支。
6、DSA成像过程中,球管、人体和检测器的规律运动的情况下获得DSA图像的方式是动态DSA
7、黑血序列(血液呈低信号)
8、亮血序列(血液呈高信号),主要有梯度回波序列。
9、含有半月板结构的关节为膝关节。膝关节:关节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防止胫骨向前、后移位。在股骨与胫骨关节面之间有内、外侧半月板,以加强稳固性和灵活性。
10、颅脑MRA最常用3D-TOFMRA成像技术(时间飞跃法,利用流入增强效应)。
11、胸部大血管MRA因受生理运动的影响,通常采用CE-MRA,采用超短TR,超短TE3D-GRE序列,适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大血管病变、肺血管畸形、肺栓塞等疾病的检出诊断。
12、胸骨侧位:
患侧胸壁贴近探测器两前臂在背后交叉,两手相握,将两肩拉向后方胸部前挺,身体矢状面与探测器平行。中心线对准胸骨中点(或对准探测器中心)垂直射入,深吸气后屏气曝光。13、腰椎侧位:标准影像①照片包括第11胸椎至第2骶椎椎骨。②腰椎椎体各缘无双边现象,尤其是第3腰椎。③椎体骨皮质和骨小粱结构清晰可见④椎弓根、椎间孔和邻近软组织可见⑤椎间关节、腰骶关节及棘突可见
14、观察颈椎椎间孔病变采用颈椎斜位。
15、肩锁关节前后位:中心线对准肩胛喙突垂直射入
16、脂肪抑制技术包括:
化学位移频率选择饱和技术化学位移水-脂反相位饱和成像技术幅度选择饱和法(反转恢复序列法)水激励技术17、胸部高分辨率扫描
对于肺的弥漫性、间质性病变,特别是怀疑支气管扩张时可采用高分辨率扫描模式,常规将层厚和间隔均设为2mm,采用高分辨率算法重建。
18、胸部CT图像的显示和摄影常规用双窗技术,即肺窗和纵隔窗。
纵隔窗:窗宽~Hu,窗位30~50Hu。
肺窗:窗宽~1Hu,窗位-~-Hu。
19、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其下壁薄弱,是肩关节脱位最常见的部位。肩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
20、血管鞘:从皮肤到血管,建立一条基本通路,使导管和导丝能通过血管鞘进入血管到达病变部位。血管鞘的粗细常以“F”表示。
21、将DSA成像过程中,X线管、人体和检测器规律运动的情况下,而获得DSA图像的方式,称之为动态DSA。
22、DSA的减影方式基本上分3种:时间减影、能量减影、混合减影。现在应用最多的是时间减影中连续方式、脉冲方式、路标方式。时间减影是DSA的常用减影方式,在注入的对比剂团块进入兴趣区之前,将1帧或多帧图像作mask像储存起来,并与时间顺序出现的含有对比剂的充盈像一一进行相减,称为时间减影。
本文整理自《放射医学技术》考试教材,仅用于分享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扫码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