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消化内科顺利完成一例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
病例介绍
来自宝应的黄大爷最近3个月一直吃饭不香,吃稍微硬一点儿的食物就容易被噎住。医院做了胃镜,提示其食管里长了个东西,外表圆圆的,医院不能分辨是什么。
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之一,医院安排患者到我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患者住院后,消化内科主治医师王凝之及时为其安排了相关检查。超声胃镜检查后,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肖炜明发现,患者食管里的肿物很大,仔细用超声内镜看了之后,觉得这个肿物的包膜不是很完整。“说它是‘食管间质瘤’吧,这个肿物包膜不完整,有侵袭生长。说它是‘食管癌’吧,患者这个肿块长得圆圆的,跟常规食管癌不一样。”
副院长、消化内科专家丁岩冰果断决定,为患者实施超声内镜穿刺活检及CT三维重建,进行全面的评估。
常规方法对于一个肿物的性质,需要取得病理,才能明确是良性还是恶性。但是内镜下常规取材,对于患者这种肿块,是没有优势的,肿块外面有包膜,取材再深,也只能在包膜表面做文章。对于患者这种情况,在以前,往往是需要做外科手术取材的。
不过现在
消化内科有一个“独特武器”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
(EUS-FNA)”
相关链接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是在超声内镜引导下运用一根纤细的活检针通过内镜活检孔道对相应病变进行抽吸活检。通过活检,可以获得病变组织的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从而明确病变性质,为后续诊疗提供依据。
EUS-FNA被认为是检查胰腺占位最敏感和最准确的方法,对确定纵膈和腹腔淋巴结、胃肠道粘膜下肿瘤等病变性质亦具有重要价值。
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邓彬艺高人胆大,对这种精细操作游刃有余,患者在美美地睡了一觉的过程中,检查就做好了,检查完两小时后,患者正常饮食。
完成穿刺后,消化内科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多学科讨论,影像科副主任医师薛贞龙为患者进行了CT三维重建。
重建后,发现患者肿物累及食管后壁,并向食管外浸润性生长,形成了大肿块与降主动脉前壁分界不清的情况,且在肝脏上发现了转移灶。病理科副主任医师王正,仔细对患者穿刺病理进行了读片,发现了肿瘤细胞。
诊断明确后的患者,拿着规范的治疗方案,按照双向转诊制度,回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扬大附院消化内科EUS-FNA的成熟开展,标志着消化内镜水平的不断提升,进一步使内镜下诊断进入无盲区。专业的团队、精湛的技术,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我们一直在努力!
—END—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字:王凝之
编辑:朱婷
审核:仇上斌
素材来源:消化内科
你在看吗?戳一下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