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门坏了肿么办?一分钟带你了解主动脉瓣疾病
我们的心脏有“四扇门”即四个瓣膜。心脏通过它们保证血液始终向一个方向流动,从而使血液有效的供应到全身其他器官。其中有道连接着心脏与全身其他器官的重要“门户”就是主动脉瓣。这道门一般由三个瓣叶构成,它可以确保从心脏泵出来的血液不会倒流回心脏,从而确保全身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若这道门用久了,出问题了,我们就将其称之为主动脉瓣疾病,这包括“门”关不上了即主动脉瓣反流,“门”打不开了即主动脉瓣狭窄,门一出生就变形了即主动脉瓣畸形(最常见的是二叶式畸形)。这些病变会对心脏这台发动机以及外周器官造成损害。
解惑
“主动脉瓣病变”的危害
在主动脉病变的初期,心脏有一定的代偿能力,它会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用更大的力量将血液从主动脉瓣这道“破门”中推出。而这种代偿是有限的,到一定程度心脏这台发动机运转不动了,无法有效的将血液泵出去,这时候患者就会出现心累、运动耐量减弱等症状;
与此同时,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发动机”的“零件”受到损害,即心肌细胞受到损害,部分患者亦会出现胸痛等症状;
而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发动机”直接罢工造成患者的猝死。
以上三个症状是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的主要症状,常见于重度主动脉瓣病变。而要命的是这三个症状并没有一个先来后到,如果猝死是第一个出现的症状,患者平时看着好好的,突然人就可能没了。这也是为什么主动脉瓣病变的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就有症状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而言,两年的死亡率为50%,五年死亡率约为97%(肺癌的五年死亡率约为70%)。
在疾病后期由于心功能严重受损,患者活动能力下降,生活不能自理,将对家庭造成严重负担。
解惑
主动脉瓣疾病的治疗措施
对于这类疾病,药物延缓主动脉瓣病变进展的效果不明确。在瓣膜病变进展至重度之前,定期复查是监测瓣膜进展情况进而提高患者意识预防猝死的重要手段。外科开胸手术是传统的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病变的方式。而这种治疗方式需要切开胸骨,建立体外循环,同时需要心脏停跳,接受这种治疗的患者一般需要较长的恢复期。另外一种治疗方式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这是一种近年来逐步发展成熟的微创化主动脉瓣治疗技术。它的治疗过程不需要开胸,创伤小,术中心脏不停跳,不建立体外循环,恢复时间快,适用于高龄或外科手术中高危的患者。
TAVR手术已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在全球已经开展超过35万例,在一些发达的国家比如德国,TAVR的年手术量已经超过传统的外科手术。在我国,TAVR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我院作为首批开展TAVR手术的中心,现TAVR手术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同时我院心瓣膜病介入治疗团队针对中国患者特有的疾病特点,总结了一套TAVR手术经验。该经验获得了国际上广泛的认可。
推
广
为推广普及这项新兴的微创化治疗技术,使更多的主动脉瓣疾病患者获益,我院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团队联合《华西医学》杂志将于3月19日开展“TAVR治疗主动脉瓣狭窄大讲堂”,届时会邀请我院顶级专家为大家讲解主动脉瓣狭窄相关知识,同时会邀请接受TAVR治疗的患者和大家分享治疗经验。诚邀广大患者朋友报名参加。报名办法:请长按下面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