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病史
患者:男性,63岁;主诉:主动脉夹层术后3年,持续腹痛3个月;
查体:神清,呼平,腹软,轻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四肢活动自如,NS(-);
既往史:高血压、冠心病病史;
吸烟15年,30根/日。
CTA提示:
主动脉夹层术后,支架远端不全脱套,腹主动脉夹层,累及重要分支。支架远端SINE,右肾真假腔供血。
病例特点
1.中年男性,主动脉夹层术后支架远端不全脱套2.出现持续性腹痛症状,合并多种慢性病
3.夹层远端累及内脏分支、双肾动脉
治疗策略
1.告知患者开放及腔内优劣,患者及家属要求腔内治疗;
2.完善检查,精确测量分支管径及方位,重建分支,隔绝夹层;
3.患者腹腔肝动脉开口闭塞,本次治疗在3D模型打印下指导重建肠系膜上动脉(SMA)以及双肾动脉(RA)。
3D打印模型,左侧为原始状态模型,右侧为使用预计真腔扩大靶血管预测模型
4.分二期重建,减少发生SCI的几率。一期重建分支,二期重建肾下腹主动脉及双髂动脉。
5.备复合手术(开放+腔内)。
手术过程
仰卧位,全麻,穿刺右侧股总动脉,置入8F短鞘。解剖分离左股总动脉分别置入4,5,5F导管,作为标记靶血管SMA,RA的入路。左锁骨下动脉解剖分离后置入16FGoreDryseal33cm水封鞘至降主动脉。
通过锁骨下入路以及股动脉共同入路,建立脱套主动脉通路;预扩张严重狭窄的真腔。
2.自左侧股动脉入路,MPA导管配合0.泥鳅导丝进入双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留置导管作为标记。
标记靶血管
同时,选择主动脉支架,放置于3D模型中,标记分支开口位置,开窗并做标记。引入V-18导丝,行支架束径后回装至输送鞘内。
采用主动脉支架26-22-mm,SMA缝制短cuff,(9-10mm)以减少可能出现的桥接内漏。
3.右侧动脉入路,跟进预制的支架主体,将主动脉支架放置到体内,缓慢释放至各个开孔位置,自锁骨下动脉入路分别选择进入双肾动脉以及肠系膜上动脉内。
右肾动脉真假腔供血,真腔狭窄,上行进入困难。选择进入SMA以及LRA后,固定支架,释放束径导丝。
4.分别经左锁骨上入路将长鞘置入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内,循导丝引入自膨覆膜支架(0.’’Viabahn)8*25mm(肠系膜上动脉),6*25mm(双肾)支架,衔接靶血管与支架主体。腹腔干动脉未植入支架。
放置SMA支架(Fluency10-40mm)以及LRA支架(viabahn6-25mm)
完全释放支架,支架远端狭窄,予以球囊扩张
自股动脉入路选择进入RRA,置入viabahn支架6-25mm
置入36-28mm-mm支架置于原支架及本次开窗支架之间,二期重建远端腹主动脉病变
随访,支架开窗位置准确,分支支架通畅
出院前患者疼痛症状消失,术后1个月随访复查主动脉CTA,图像显示主动脉夹层隔绝良好,分支支架内通畅。
5个月后二期重建远端腹主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超过3mm,予以栓塞
置于主动脉覆膜支架,规格为28-14-,近段修剪1cm,回装到支架输送系统内,衔接前一支架后释放主体,左侧分支选择14-14-mm,右侧分支导入规格为14-80mm分腿支架。
术后6个月随访,支架周围出现少量II型内漏,患者随访期间服用双抗,内漏仍需长期随访。
总结
本例患者出现持续性疼痛症状,经过保守控制血压无效,因此选择积极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不全脱套的内膜,狭窄的真腔以及真假腔供血的肾动脉重建给术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这也是主动脉夹层重建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我们通过双向入路,球囊扩张等方法建立通路。
3D打印技术辅助设计支架以及术中指导给本次治疗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我们在该类病例中运用预测模型。本例支架设计中,我们根据夹层的真腔的纵轴长度,采用直径26mm长度为mm的支架,在3D模拟过程中,模拟在26mm管径支架预测开口,并打印成形,指导开窗。在肾动脉未能成功选择的情况下,释放束径,这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也是基于3D打印预测模型的协助。
截瘫和内漏是F/Br-EVAR要重视的并发症,根据国内外的文献报道,截瘫的发生一般可以通过保留髂内动脉、锁骨下动脉或分期重建方式来减少发生率。目前多数大的医疗中心可控制在4%以内。内漏的发生率多在3-33%范围内,在一项纳入例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包含例肾旁动脉瘤和例TAAA,81个开窗和个直接分支。在41名患者中发现了52个靶血管内漏;IIIC型为41个(连接区),IC型为10个(远端桥接支架区),IIIB型为1个(桥接支架织物撕裂)。与开窗(28/)相比,直接分支更容易发生原发性内漏(13/)。与开窗内漏(14/38)相比,分支内漏更常自愈(11/14)。
本例患者采用分期重建的方式,术中保留一侧髂内动脉,并未发生脊髓缺血事件。随访过程中,患者出现了内漏,考虑与支架衔接处有关,通过CT随访检查发现内漏范围局限,期望通过改为单抗后内漏愈合,后期继续加强随访。
总结,慢性主动脉夹层通常伴有广泛的主动脉重塑,会导致夹层内膜片的纤维性僵硬,伴有真腔狭窄,靶器官真假腔或假腔供血等特点,这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我们治疗的目的是完全隔绝假腔,重建靶血管,预防截瘫以及减少内漏的发生。在手术的规划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方式相结合,使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进行腔内治疗才能使患者更多的获益。
NICEonline
NewInterventionCourseEducation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血管外科主办
以血管疾病的规范化诊治为主旨
推动中国血管健康事业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