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年前曾经在上海交通大医院接受过宫内心脏介入治疗的芯宝再次接受了院长、儿心血管专家孙锟教授的诊查,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在10mmHg以内,主动脉瓣无明显反流,肺动脉瓣无明显反流,芯宝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
宫内治疗后,患儿平安出生
年7月17日,医院宫内儿科团队完成了亚洲首例胎儿宫内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为原本生存机会渺茫的芯宝赢得了治疗时机。同年8月29日,术后继续待在妈妈子宫内的芯宝来到了人间,出生体重克(7斤9两),身体发育轨迹良好。
“选择在宫内治疗的胎儿,心脏都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在没有宫内手术的时候,这些孩子的出生就意味着死亡。”孙锟介绍,医院经历了两次手术,目前正处于恢复期。“这个宝贝对家庭、对我们而言,都是一个宝,他改变了医学的历史,并将赢得更高质量的生活。”
据悉,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已经取得飞速发展,现阶段,所有的先心病都能治疗,并且很大一部分孩子能像健康人一样生活。同时,先心病的治疗已经向两头延伸,向前步入胎儿期,向后可延续到老年。医院是中国先心病治疗的奠基单位,目前已具备全生命周期先心病治疗的能力。
二次手术后,患儿心脏结构功能恢复
宫内介入手术的成功,使得宝宝的心脏在宫内得到了更好发育,同时出生后病情平稳,无需紧急手术干预,为后续的手术治疗创造了良好条件,赢得了充分时间。但是,芯宝始终存在主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弓缩窄的情况。
在他2个多月龄时,医院儿心脏中心主任鲁亚南为其实施了第一次开胸手术,目的是根治主动脉弓缩窄,同时减轻主动脉瓣狭窄的程度。鲁亚南术中发现,宝宝主动脉弓缩窄最窄处直径仅3毫米,他通过降主动脉与主动脉弓交错缝合的方式将缩窄充分扩大。在切开升主动脉探查时,发现芯宝的主动脉瓣呈二瓣,瓣叶明显增厚,交界粘连,瓣开口仅5毫米,因此他做了交界切开,使瓣口可通过7毫米探条。
由于芯宝还太小,当时这一手术仍未能根治主动脉瓣狭窄的问题。年9月,芯宝5岁了,他身体状态良好,身高厘米、体重24千克,活动量良好。经儿心脏中心团队评估,已经到了做第二次手术的合适时机。
此次采取的是主动脉瓣狭窄成形术的经典手术方式——ROSS手术,即自体肺动脉瓣代替主动脉瓣手术。术中,鲁亚南切除发育不良的主动脉瓣叶,将肺动脉根部连带肺动脉瓣完整取下后,移植入主动脉根部瓣环水平,实现将患儿的肺动脉瓣替代主动脉瓣。之后,再使用管腔内手工缝制的三叶瓣膜人工血管替代肺动脉瓣。“第二次开胸手术的目的是完全解决患儿心脏解剖问题,使其心脏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他解释。
并非所有胎儿都适合宫内治疗
近期,电视剧《问心》让先天性心脏病走入公众的视野。孙锟说,先心病的治疗是复杂却令人欣喜的。“尽管很多人开始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