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气温明显升高,人体的代谢加快,血液循环受到一定影响。在高温下,许多上了年纪的人会出现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和意识不清等情况。如果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猝死。医院工作人员介绍,从6月份起至今,共接手了8例因突医院急救的老人。
案例老人猝死频发生————88岁的盛奶奶,原有冠心病、高血压,昨天早晨5点左右因突医院。
77岁的张爷爷,原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昨天早上8:40左右因突医院。
7月初,70岁的邓爷爷突发意识不清,医院抢救。
6月底,98岁高龄的徐奶奶,因突发胸闷气促医院抢救。
6月中旬,65岁的陆爷爷突发意识不清,医院抢救。
......
医生提醒
夏季气温高,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快,当气温达到35℃时,人体主要会通过出汗来散热,为了排汗,心脏会加大工作量以促进汗腺代谢,人体全身血管随之扩张。而大量出汗后,血液黏稠度会升高,当排汗达到一定量时会诱发血液电解质紊乱,可能引发心脏病。夏季心源性猝死约占75%,这其中冠心病患者占心源性猝死的80%。
预防“猝死”要下功夫,这些知识你必须知道悲剧一而再地发生,让人痛心!
人们在感叹生命脆弱的同时,
也在反思为何人猝死高发。
猝死正悄悄走近还算年轻的我们,
猝死率竟这么高!
关于猝死,
这些事
你必须知道
猝死是指突然发生、非人为因素所致的、在1小时内突然的自然死亡。猝死又有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之分。心源性是指因心血管疾病而发病,其中以冠心病最常见。非心源性因素有过度劳累、酗酒、服用药物、剧烈运动等。有数据显示,心源性猝死占到了非事故突发性死亡的80%以上,我国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总人数约为每年54.4万人,每天至少有多人猝死。
一是心血管疾病患者。
二是长期压力大、过度劳累、吸烟喝酒的职场人士。
另外,要当心猝死的“魔鬼时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对名有心脏病发作史的患者调查发现,每天上午6—9时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因此,有疾病史的人醒后别起床太猛,先躺一会儿。
身体发出的5个信号,可能会导致猝死!
一、突然大量出汗:当你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进行运动却会突然出汗的话,那么这常常是你心脏疾病发作前的一个信号。对女性而言,感觉上更像是更年期里的潮热或者盗汗。在心脏病发作前,身体上例如颈子、后背、头皮、手心或者脚掌都会大量出汗。过度出汗应警惕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心梗信号。
二、重度血压升高: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征兆是剧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时会伴有重度的血压升高。
三、胸部疼痛:大家都知道,心绞痛和心梗都是包括在冠心病里面的,冠心病的猝死率最高。典型的冠心病表现是胸痛,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是很明确,它的面积会适当大一点儿(跟手掌面积差不多),或者说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闷痛的感觉。
四、憋气、口唇发紫:如果工作性质是久坐或长期站立,血液循环不好,当病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若还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就要高度怀疑可能是肺栓塞。
五、潜在病因:除了疼痛,还要警惕可能导致猝死的潜在病因。
1、冠心病:是心性猝死中最常见的病因。
2、心肌炎:重症心肌炎时可有心肌弥漫性病变,导致心源性休克和猝死。
3、原发性心肌病:病变以侵犯心室为主,也可累及心脏传导系统。
4、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病人约25%可致猝死。
5、先天性耳聋、继发性者常见原因为低血钾,奎尼丁,胺碘酮药物影响。
6、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常引起快速心律失常。
7、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畸形:如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侧冠状窦或与右冠状动脉相连。
8、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当旁道不应期越短,发生房颤时就越有可能转变为恶性心律失常-室颤而猝死。
9、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多因冠状病,心肌炎,心肌病,引起窦房结动脉缺血,退行性变,致窦房结缺血,坏死,纤维化。
10个行为加速猝死,你还没注意?
1、作息紊乱、过度劳累:经常熬夜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处于功能失调状态;吃饭、作息不规律会引起低糖低钾,电解质紊乱,导致心律不齐,这是引发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2、长期熬夜:长期熬夜诱发心律失常、心脏早搏而突然晕倒,若没获得及时急救,易发生猝死。另外,长期熬夜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3、生活压力大:平时长期处在精神和身体的双重重压下,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并会增加心律失常、血管痉挛的风险,甚至诱发猝死。
4、过度肥胖:心血管病最爱胖子。肥胖人群几乎把所有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占全。而且胖子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时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
5、久坐不动:长期上网属于静态性动作,血液粘稠度较高,下肢可能形成深静脉血栓,运动时血栓脱落,可能会造成肺梗塞,严重可能导致猝死。
6、长期吸烟饮酒:吸烟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时常人的3倍。究竟能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是扣动心脏病发作的扳机,长期饮酒还可导致心脏衰竭等疾病。
7、睡觉打鼾:打鼾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个征兆,如果“睡眠呼吸暂停“时间一次超过秒,很可能发生睡眠中猝死。
8、暴饮暴食:心脏病最容易在吃饱饭后发作,切记!
9、高胆固醇饮食:本来就有胸痛、心脏不好的人,就不要过度吃动物内脏、鱿鱼等胆固醇高的食物,这样的悲剧实在太多了。
10、用力排便:有些老人排便后头晕,然后很快就不行了,所以老人尽量要坐马桶排便,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有引发脑溢血的危险。
猝死的抢救方法,为身边的人,最好学学!
1、抓住黄金5分钟
一旦发现有意识丧失的病人时,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同时尽快与急救取得联系。只有对心脏骤停的病人进行及时、正确的抢救,才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如果心搏停止的时间超过4~6分钟才开始抢救,则很少复苏成功;超过10分钟,则无复苏成功的可能。
2、让病人就地仰卧
第一目击者不要忙于搬运病人。立即让病人就地仰卧,不要摇晃病人。
3、心肺复苏
用最短的时间判断患者有无呼吸和心跳,如果没有就立刻进行心肺复苏。医生提醒,先使病人仰卧,背部垫块硬板,或使其仰卧地上。
4、通畅气道
迅速通畅气道,这是复苏成功的重要步骤。松开其领口和裤带,清除口、鼻异物,迅速清除口腔内异物,如假牙、呕吐物、血块、食物残渣等。头往后仰,确保气道通畅。
5、按压胸廓
一旦发现心脏骤停,立即在患者胸骨下1/3交界处;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进行按压,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频率:至少次/分。按压幅度:至少5厘米;压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
6、人工呼吸
如患者不能自动呼吸,立即开始一手紧捏患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将口唇与患者口唇密合,以不漏气为准,往患者口腔内用力吹气。然后,松开口鼻,让患者的胸廓自动回弹。
猝死预防护理,很重要!
1、日常生活应讲究科学,饮食结构要合理。多吃水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及蔬菜、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豆制品等,少吃胆固醇高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烹调多用植物油,菜肴少放盐,口味清淡为好;要注意防止便秘,这不是一件小事,因为便秘时用力排便,会使腹压增加、影响心脏,极易诱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急性发作。
2、定期体检。应随时检查血压、血脂,因为血压过高不仅可突然诱发中风而导致猝死,同时也会增加心脏猝死的危险;血脂过高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硬化常可导致冠心病和心肌梗死;要坚决控制体重,有资料显示,体重超过标准20%,则冠心病突发的危险性增加1倍。
3、保持情绪稳定。努力做到情绪乐观,性格开朗,随遇而安,脾气暴躁,易发火动怒的人,血压波动剧烈,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4、预防心梗。首先要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根本,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远离和消除如下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等。
家中有老人的朋友,
请注意啦!
乐乐在这里郑重提醒大家,
近期天气炎热,
如果家中老人,
有出现意识不清,胸闷气短等症状。
医院就医。
领导说了!
你点一个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想知道更多精彩上智慧平湖APP(点击下载)
平湖人都在用的app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部分内容来源:平湖一院急诊科
本文系乐享平湖原创,禁止转载,欢迎分享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