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日期:年3月13日。
主诉:因“阵发性胸痛一年,加重半月”入院。
现病史:入院前一年,活动后出现胸痛,位于胸骨后,休息1~2分钟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快走、爬楼、饱食均可诱发,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治疗。
既往史:既往糖尿病病史7年,高血压病史2年,腔梗病史8年。
个人史:无烟酒嗜好。
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6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80mmHg。神志清楚,自动体位,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低顿,律齐,心率60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实验室检查:0.00ng/ml;11U/L;Scr45.5μmol/L;WBC5.86×/L,N56.37%,HGB.60g/L。
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60bpm,广泛ST-T改变。
心脏彩超:左房轻大(LA:41mm),二尖瓣返流少量,主动脉瓣返流少量,左室舒张功能障碍Ⅰ级,左室假腱索。
初步诊断诊断依据:活动及饱食诱发,休息1~2分钟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
病症:1、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2、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3、糖尿病。
危险评估:既往糖尿病、伴高血压病史,且ST-T段改变,GRACE评分高危患者。
用药情况:1)阿司匹林mgqdpo(首次负荷剂量mg);2)氯吡格雷75mgqdpo(首次负荷剂量mg);3)立普妥20mgqdpo;4)琥珀酸美托洛尔47.5mgqdpo;5)雅施达4mgqdpo。
第一次冠脉造影造影时间:年03月16日。
造影前用药:造影前给予肝素单位,造影中追加肝素单位。
造影结果(一):LAD近中段弥漫病变,近段85%狭窄,中段90%狭窄。
造影结果(二):LAD近中段弥漫病变,近段85%狭窄,中段90%狭窄。
造影结果(三):LCX全程弥漫病变,中段闭塞。
造影结果(四):OM1开口部90%狭窄。
造影结果(五):RCA近段、中段30%~50%狭窄。
造影结论及应对策略:本病例行冠脉造影发现:LAD近中段弥漫病变,近段85%狭窄,中段90%狭窄,LCX全程弥漫病变,中段闭塞,OM1开口部90%狭窄,RCA近段、中段30%~50%狭窄。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沟通后决定行PCI治疗。
第一次手术过程手术时间:年3月16日。
术中用药:术中追加肝素单位。
手术过程(一):RunthroughNS导丝送至OM1远端,Trek2.5×15mm球囊预扩。
手术过程(二):Excel2.5×18mm支架定位,释放。
手术过程(三):选用2.5×15mmTrek球囊对LAD进行预扩。
手术过程(四):Nano2.5×36mm支架于LAD精确定位。
手术过程(五):支架释放。
手术过程(六):Hiryu2.75×10mm球囊后扩。
手术过程(七):术后造影。
PCI术后术后给药:1)阿司匹林肠溶片mgqdpo;2)氯吡格雷75mgqdpo;3)立普妥20mgqdpo;4)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qdpo;5)雅施达4mgqdpo。
术后病程:年3月20日(术后第4天),患者进食后突发剧烈胸痛,伴大汗,床头心电图示胸前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考虑冠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立即护送至导管室急诊PCI。
年03月20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bpm,广泛导联ST段明显抬高。
第二次冠脉造影造影时间:年03月20日。
造影结果(一):LAD近段闭塞,LCX近段闭塞,血流TIMI0级。
造影结果(二):RCA近段40%狭窄,中段50%狭窄。
造影结论及应对策略:造影示LAD、LCX完全闭塞,考虑为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行IABP植入术+血栓抽吸术+PTCA。
第二次手术过程手术过程(一):RunthroughNS导丝送至LAD远端,Diver抽吸导管至病变部位反复抽吸。
手术过程(二):SapphireNC2.75×10mm球囊对LAD多次扩张。
手术过程(三):导丝送至OM远端,Diver抽吸导管反复抽吸。
手术过程(四):Sapphire2.5×10mm球囊于OM内多次扩张。
手术过程(五):造影示OM血流通畅,血流TIMI3级。
手术过程(六):造影示LAD血管通畅,血流TIMI3级。
第二次PCI术后术后即刻心电图:
术后第二日心电图:
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氯吡格雷):CYP2C19为弱代谢型,建议考虑替代药物治疗。
术后调整用药:停用氯吡格雷,给予替格瑞洛90mgbidpo。
选用替格瑞洛理由:患者为冠脉支架内血栓形成合并糖尿病患者,既往高血压病,血栓事件和心血管死亡风险高,而且CYP2C19基因检测为氯吡格雷弱代谢型!需要更积极且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
出院心电图:
随访结果:6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EF62%,LVDd52mm。随访至今患者无胸痛,活动后无气促,未发生并发症。
病例总结病变特点及其解决方案:1)该名患者冠脉造影提示冠脉多支弥漫性病变,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属于临床极高危病患。首次PCI术中植入2枚DES支架,根据相关指南及个体病情评价,术中予肝素静推+替罗非班静点,术后氯吡格雷75mgqdpo至少1年,但在院期间发生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CYP2C19基因检测提示氯吡格雷弱代谢型,多项证据表明此类患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方案无法达到满意疗效,故应用替格瑞洛代替氯吡格雷。2)此类患者血栓风险高,且存在氯吡格雷抵抗,明确诊断后即应制定更加积极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该病例需要更积极抗血小板治疗的理由:1)本例患者冠脉多支病变,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发生冠脉内支架血栓形成,血栓风险高;2)相比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起效更快,作用更强,效果确切,且并不增加短期及出院后出血风险,是ACS和(或)接受PCI患者理想的抗血小板治疗药物。
证据引用:1)PLATO研究显示:作为一种新型的口服、可逆、直接作用的ADP受体P2Y12拮抗剂,替格瑞洛体现出比氯吡格雷能更显著的降低血管因素导致的死亡率、心肌梗死或卒中发生率,且不增加总的严重出血发生率。2)ACCF/AHASTEMI治疗指南推荐直接PCI患者口服新型P2Y12抑制剂,包括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ⅠB)。
用药经验:1)替格瑞洛是一种可逆性结合的ADP-P2Y12受体拮抗剂,不经肝脏代谢,轻度肝功能异常不需减量。2)STEMI患者若决定行急诊PCI,术前予替格瑞洛mg负荷量口服对于减少远期缺血事件的发生有显著效果;对于所有中高缺血风险的患者,无论初始治疗如何,即使已使用了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若无禁忌证建议停用氯吡格雷换用替格瑞洛90mgbidpo。3)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Ⅰ类推荐的现实意义:临床上一些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氯吡格雷抵抗,而较少受到重视,对于冠脉DES置入者往往造成灾难性后果,而替格瑞洛起效迅速、效果确切,是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理想替代药物。4)用药注意事项:①出血:目前暂无相应的拮抗剂或中和药物,一旦出血应及时减量、停药,并密切观察,积极处理。②类腺苷效应引起的呼吸困难,症状轻微时可不予特殊处置,症状明显则密切观察,必要时停药。
医师介绍杨树森,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哈尔滨医院心内科一病房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市医学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哈尔滨市医学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介入心脏病专业委员会理事,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冠心病介入)导师,《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编委。主要从事冠心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治工作,在冠脉介入治疗领域有较深的造诣。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医院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