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当医生》本期话题精彩抢先看▼
我们在电影中看到过各种惊险的拆除炸弹的画面,他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极强的心理素质和极高的专业技术解除危机。
在医学领域同样也有一支“拆弹”队伍,他们面对的还都是不定时炸弹,当炸弹爆发时,瞬间就可以置患者于死地。那么,他们到底拆的是什么“炸弹”呢?
原来,他们面对的就是人体主动脉上的“炸弹”,主要是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一类的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夹层:指由于人体动脉血管内膜局部出现破口,受到强力的血液冲击后,内膜被冲破,中层逐步剥离,因此主动脉壁就被剥离形成夹层的结构,从而产生以撕裂样疼痛为主的表现。它就像是不定时炸弹,一旦发作,对患者就是致命的。
●腹主动脉瘤:正常情况下,腹主动脉直径是1.5~2.5厘米左右,如果发生异常增粗,超过正常直径50%,就称为腹主动脉瘤。随着腹主动脉瘤体积越来越大,动脉壁会越来越薄,一旦破裂,患者可能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突然死亡。
主动脉是人体最粗大的主干血管,直接由心脏发出,承受直接来自心脏泵血的强大压力,它内部的血流量巨大。手术难做,风险大,手术时间长。
面对这么危险的疾病,这么高的治疗难度,“拆弹专家”们要如何完成任务呢?医生们介绍了下面几种方式——
①“烟囱”技术和“开窗”技术。“烟囱”技术和“开窗”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新技术,能够微创修复累及弓部血管的主动脉夹层。
②开放式手术。现有的主动脉大血管疾病,有一部分人可以通过介入的方式来治疗,而对于另一部分人群,例如患者合并有某些心内畸形、主动脉根部病变、复杂的主动脉弓部病变及慢性复杂的胸腹主动脉病变等等,则必须得通过外科开放手术的方式来治疗。
③杂交手术。即介入和开放式手术齐头并进。这种治疗方式为病人带来的好处是,比较安全,能够减少出血并发症发生。
《“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加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网络建设,建设心脑血管、肿瘤、老年病等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
●那么,中医院作为国家心血管中心,下一步准备如何做呢?
●“拆弹专家”们为患者拆除过哪些特别棘手的炸弹?
●如何将新技术应用到具体的治疗中?
●近期又有哪些创新呢?
想了解更多关于主动脉外科的信息吗?敬请收看2月4日(本周日)早八点北京卫视的《我要当医生》,来自中医院的三位医生将带着大家一起走近主动脉外科。
▲本期节目嘉宾:中医院血管外科中心主任舒畅(左)、中医院6病区副主任孙晓刚(中)、中医院6病区副主任医师史艺(右)
▲本期节目录制现场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专治白癜风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