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动脉根部病变治疗专科医院 >> 主动脉根部病变护理 >> 精品课程43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影像

精品课程43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影像

 

北京治疗白癜风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7239999.html

欢迎来到精品课程第43期

作者介绍

黄小勇

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

外周血管介入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心血管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年起师从国内主动脉疾病介入治疗先驱及先天性心脏病国内著名专家黄连军教授,专攻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的介入微创治疗,年均手术例数达余例;先天性心脏病微创封堵术年均余例。年于荷兰鹿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始终从事心血管疾病诊断及介入治疗至今20余年。

参与国家级、北京市和医管局科员项目4项,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分课题负责人。参与编写及编写著作6部,涉及包括心血管系统影像诊断及微创介入治疗领域,目录包括《心血管疾病64排螺旋CT诊断学》,《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临床心血管病影像诊断》,《心血管疾病磁共振成像》,《肺栓塞——多学科病例分析》、《肺动脉栓塞的基础与临床》和《主动脉及周围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论文15篇,SCI文章代表作2篇,《Assessmentofrightventricularfunctionwith-slicevolumecardiacCT》、《EndovascularrepairofStanfordBaorticdissectionusingtwostent-graftswithdifferentsizes》,涉及包括美国血管外科杂志(JVS)等专业领域高级杂志。共同作者35篇,SCI7篇。

现社会任职于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专委会复合介入组常委,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北京医学会介入分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心脏大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委员会内脏血管疾病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糖尿病分会副组长,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主髂动脉学副主任组委员,亚太国际血管联盟理事,国际血管外科联盟委员,北京医师学会血管外科专科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师协会介入医学分会委员。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影像学表现是什么?主动脉壁内血肿与主动脉穿通性

溃疡如何鉴别?

选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预后如何?

下面,让我们跟着黄小勇老师一起学习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影像与治疗吧!

一、概述

1.主动脉壁内血肿(intramuralhematoma,IMH)为“没有内膜破口的主动脉夹层”。随对患者的影像学研究,在24-48小时后常能发现内膜新的破口,从而认为它可能是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先兆

2.A型主动脉壁内血肿累及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占10%-30%。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累及胸降主动脉占60–70%

3.亚洲人群的发病率较高,80%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与急性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穿通性溃疡合称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aorticsyndrome,AAS)

二、病理及影像学表现

1.病理形态

2.CT影像学特征

①典型

主动脉壁内环形或新月形“增厚”

无内膜破口

主动脉内膜钙化内移

②溃疡样凸起

40%-58%IMH可从影像上发现内膜微小裂口

溃疡样凸起则可见内膜破口通常大于3mm,周围无动脉硬化表现(与穿通性溃疡的鉴别点,穿通性溃疡内膜破口通常大于3mm且周围有动脉硬化表现)

③局限强化血池

血肿内局限性强化灶或分支血管微小动脉瘤形成

向内有/无内膜开口(通常小于2mm),向外有/无分支血管相通

三、治疗

1.壁内血肿的自然转归

多样性,可稳定吸收亦可迅速进展恶化

88%的A型IMH和约10%的B型IMH可进展为典型AD

40%可因管壁薄弱进展为动脉瘤

西方国家研究发现IMH院内死亡率达50%

亚洲单中心:A型IMH患者30天之内进展为主动脉夹层或血肿增大发生率为30%

2.壁内血肿的内科保守治疗

典型IMH大部分在内科治疗下获得好的转归

约1/3典型IMH内科治疗30天后出现溃疡样凸起进而病情进展

存在有溃疡样凸起和局限强化血池表现的病例内科治疗30天后,约62%病变增大

3.壁内血肿的恶性进展的危险因素

高龄、高血压控制不良

主动脉增宽,直径大于45mm

血肿厚度大于10mm

可见溃疡样凸起

4.临床干预指征

持续疼痛、复发性疼痛

合并溃疡样凸起、多发局限强化血池且进行性增大

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合并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进行性增多

并发主动脉夹层

四、病例分享

五、总结

主动脉壁内血肿(IMH)尽管成因不同,但危害不亚于急性主动脉夹层,其自然预后的个体差异非常大,存在着不可预见性

内科保守治疗30天是IMH不良预后的节点,所以IMH患者2周复查切实而且必要,如出现病情进展应积极临床干预

国人对IMH的自然预后和疗效评估研究较少,急需大样本、多中心联合的随机对照研究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黄小勇

文字整理:华文轩

视频剪辑:华文轩

编辑:韵文萍

校对:黄姝伦

审核:兰学立

往期精彩:

精品课程(42)

浅谈床边临床教学

精品课程(41)

突如其来的胸痛,出人意料的结局。

精品课程(40)

胸腔积液病例分享

精品课程(39)

如何做好生产实习管理

精品课程(38)

浅谈晕厥的临床诊断思维

精品课程(37)

全科思维训练

精品课程(36)

临床思维的教学难点探讨

精品课程(35)

解密从思维到临床思维精品课程(34)

雨课堂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精品课程(33)

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解读精品课程(32)

多学科视角审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精品课程(31)

张女士的烦恼——发热伴寒战2天精品课程(30)

骨关节炎精品课程(29)

临床反思精品课程(28)

水肿的诊断思路精品课程(27)

血钾异常的临床思维

精品课程(26)

酸碱失衡的鉴别诊断

精品课程(25)

LAP在全科医生应诊能力中的应用精品课程(24)

MDD跨界修炼——基于疑难病例的思考精品课程(23)

发热背后的免疫故事

精品课程(22)

病原微生物培养和药敏报告单的解读

精品课程(21)

让心灵深呼吸——情绪与压力管理精品课程(20)

病理生理十大公式的临床应用精品课程(19)

急诊胸痛的考虑与处理精品课程(18)

胸痛的实验室检查精品课程(17)

超声心动图与急性胸痛精品课程(16)

胸痛的影像学评价精品课程(15)

胸部X线解读临床思维精品课程(14)

胸痛的病理生理基础与临床精品课程(13)

临床教学方法(下)精品课程(12)

临床教学方法(上)精品课程(11)

临床医生的问诊胜任力精品课程(10)

呼吸困难的病理生理基础精品课程(9)

临床医生与临床教学精品课程(8)

呼吸困难病因诊断——心内科评估精品课程(7)

肺功能检查精品课程(6)

呼吸困难影像学诊断策略精品课程(5)

低氧血症的诊断思路精品课程(4)

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多学科合作的思考精品课程(3)

临床思维训练总论(下)精品课程(2)

临床思维训练总论(中)精品课程(1)

临床思维训练总论(上)

Copyright?医学苑

转载事宜请留言

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

本平台所使用的视频、语音、图片及音乐等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欢迎大家后台回复参与讨论!

互动方式

进入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mkb.com/wadwh/134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