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Cribier等进行了全球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AorticValveImplantation,TAVI)至今,全球已有近40万例患者通过该技术获益。而我国大陆地区自年由葛均波院士牵头完成第一例TAVI以来,TAVI技术在我国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作者:陈茂
单位:医院
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已完成TAVI治疗约例(不包含经心尖入路),已有超过80家中心进行了至少1例的TAVI,但仅有4个中心具有超过50例以上的经验。国内目前已使用过的瓣膜共有七种,包括杭州启明公司的VenusA-Valve、上海微创的VitaFlow瓣膜、苏州沛嘉的TaurusOne?瓣膜、苏州杰成的J-Valve、美敦力公司的CoreValve、波士顿科学的Lotus瓣膜以及爱德华公司的SapienXT及Sapien3瓣膜。其中,Venus-A瓣膜及J-Valve瓣膜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hina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CFDA)的审批,批准上市销售;其余瓣膜仍在进行临床试验,或已完成临床试验等待CFDA审批。
目前,因存在人种、经济发展、医疗条件及平均寿命等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客观条件,中国大陆地区行TAVI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解剖特点,从而对中国的术者及中国的企业带来了更多技术层面的挑战。
首先,主动脉瓣二叶式(BicuspidAorticValve,BAV)畸形行TAVI的患者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在中国大陆地区进行的我国首个TAVI临床试验中,核心实验室对患者CT影像的分析中发现,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患者占比38.4%,而在大洋彼岸洛杉矶的TAVI患者中占比仅1.3%。多个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临床研究中,行TAVI患者中BAV比例为1.8%~6.7%,患者平均年龄均大于80岁;而国内TAVI患者平均年龄约为73岁。故而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二叶式畸形患者在中国TAVI患者中比例较高的现象。
以往,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因无相对锚定区而被列为TAVI的相对禁忌证,而在发展中国家相对常见,特别是在我国的TAVI患者中这类病人亦并不少见。一项国内单中心的队列研究中,无钙化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orticStenosis,AS)行TAVI治疗的患者占总TAVI患者人数的15.4%。文章中将无钙化定义为:①钙化主观分级1-2级;②瓣叶连续性增厚;③增厚瓣叶占据超过50%的瓣叶。在无钙化组与钙化组TAVI的比较中,无钙化组患者平均年龄更轻,胸科医师协会评分(TheSocietyofThoracicSurgeonsScore,STS评分)更低,BAV比例更少,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相对更低。但在两组手术结果的比较中,不论是30天及1年的死亡率或是主要术后并发症并无明显差异。在更进一步的分析中显示,对于无钙化重度AS患者,TAVI瓣膜选择的策略应更倾向于选用相对较大的瓣膜,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多个国产瓣膜临床试验入组结束及随访的进行,如VenusA-Valve、VitaFlow瓣膜等,均获得了阶段性的喜人成果——不劣于欧美大规模临床试验的数据证明了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随着杭州启明公司及上海微创公司可回收输送器的临床试验的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手术器械进入人们的视野。“干瓣”的首例人体应用也标志着我国自主创新迈出国门,在TAVI技术的历史上更进一步。除了中国技术的国际输出,国内在复杂主动脉瓣解剖上的学术理论也逐渐登上国际舞台,为世人所瞩目。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岑聪┆美编高红果┆制版刘明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