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30日-31日,为共促国际性血管外科事业长足发展,医院血管外科联盟和雅培Crossroads学术中心共同举办的「跨越之路·中新对话」医院血管外医院国际连线——血管微创介入学习班成功举办。会议围绕外周血管疾病的腔内诊疗理念、前沿技术、最新器材和治疗方案选择等热点话题展开,分享中、新两国不同的临床经验。
学习班第二天,医院ChongTzeTec-张子德教授,医院楼文胜教授,医院ChngJackKian-庄泽坚教授,南京大医院刘昭教授、王炜教授、冉峰教授,医院朱健教授以及南京大医院周敏教授分别带来了精彩主旨演讲。学术无国界,血管资讯特将会议精彩内容进行整理,与诸位同道分享,一起聚焦腔内治疗,激荡学术火花,欢迎阅读。
主旨演讲
《血管塞:一种内漏的解决方案》
讲者:张子德教授医院
随着腔内技术的开展,EVAR的手术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EVAR术后的内漏处理也成为了临床一大挑战。据统计,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2/3的二次介入是由于内漏引起,而每8例接受EVAR术后的患者中至少有1例将在5年内接受二次介入治疗,各项研究报告数据显示EVAR术后再次介入率达13%-26%。
Heli-FX?EndoAnchor?血管内缝合系统可帮助临床医师重接血管内支架,适用于血管内移植物出现迁移或内漏发生,从而封闭动脉瘤并消除内漏。根据临床研究数据显示,使用Heli-FX?EndoAnchor?系统可以减少患者瘤颈扩张,降低Ia型内漏发生率。
目前对于内漏的修复中,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漏口的适用性最好,近中期疗效较为理想。可以进行血管塞栓塞术。Amplatzer?血管塞适用于外周血管中的动脉和静脉栓塞。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经导管造影定位后,无需交换输送系统,可直接通过内径0.的造影导管推送释放,适用于细小、扭曲、介入器械难以通过的血管。
《足弓是否开通良好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讲者:楼文胜教授医院
足弓开通情况是否良好对于膝下病变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相关临床研究显示在不论是在膝下旁路手术治疗还是腔内治疗中,是否开通足弓动脉在溃疡伤口愈合比例及愈合时间方面皆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一项旨在判断足弓的血管成形是否影响下肢缺血伤口愈合的注册研究表明:完全开通足弓的溃疡愈合率达59.3%,平均愈合时间为天;未开通足弓的溃疡愈合率仅38.1%,平均愈合时间为天(P=0.)。
临床实践中,足弓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下肢动脉腔内治疗的最远一站,管腔获得和血流速度都良好才是符合要求的足弓开通,而不仅仅只是看到血管就行了。完整形态的足弓也是维持BTK和BTA血管长期通畅的重要因素,相对于Angiosome概念来说,足弓的好坏以及是否完整更加直接的影响足趾和前半脚掌的溃疡能否愈合以及愈合时间的长短。
《SUPERSUB研究和PRESTO技术》
讲者:庄泽坚教授医院
SUPERSUB研究的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1年一期通畅率达94.1%,免于CD-TLR率为97.1%,无术中并发症率为85.3%。保肢率达%,证实了Supera支架治疗CLI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PRESTO”技术是指在伴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SFA开口处精确逆行Supera支架植入术,更容易通过CTO,尤其是顺行入路失败时。操作时首先顺行通过SFA开口的CTO病变并准确预扩张整个SFA病变后,获得逆行动脉入路。以逆行方式植入Supera支架,安全精准的定位于SFA开口,在逆行入路部位进行顺行扩张。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严重肢体缺血患者,且未观察到并发症。但未来还需要进行更长期的随访、以及更多的大型、多中心研究,以确定结果的普遍性与安全性。
《主动脉弓上开窗支架的制作及手术流程》
讲者:刘昭教授医院
由于主动脉弓部的特殊解剖学特征,血管走形迂曲,腔内治疗往往面临许多并发症。目前完全腔内重建主动脉弓的技术包括烟囱技术、开窗技术及分支技术。而其中我中心近期开展较多的为弓部预开窗技术。
预开窗术前评估需注意升主动脉直径<50mm,同时要注意下肢入路血管情况。主体支架的选择尽量以后释放结构为主,开窗定位的准确性对手术治疗有着重要影响,而传统CT成像无法常规应用于扭曲病变,因此3D打印技术优势凸显,可以更清晰的了解主动脉解剖、模拟血管扭曲形态,精确定位,可以达到术中一窗对准、余窗均准的手术效果,简化开窗过程。并详细阐述了弓部病变预开窗无转流流程
3D打印技术可以较好的模拟支架的扭曲情况,形变情况,达到精确定位,同时优化主动脉开窗流程,形成标准化流程及规范化操作后可以进一步将医院推广,共同合作,共同提高。
《经侧枝开通在膝下动脉介入中的应用》
讲者:王炜教授医院
80%的CTO介入治疗失败者是导引导丝不能通过病变,故迄今为止CTO介入治疗最大的技术难点仍然是如何操作导丝通过闭塞病变。尤其对于膝下病变(BTK),真腔通过为最佳选择。因此BTK腔内治疗首选顺行开通,如若失败,可以进一步逆行开通,目前逆行开通主要包括①足底弓技术;②动脉远端逆行穿刺;③侧枝技术。
其中经侧枝开通技术可以分为顺向开通及逆向开通,顺向开通可以利用原有的交通支直达病变,避开长段CTO或者严重钙化,良好的流出道有利于长期通畅,操作简单;而逆向开通优势在于CTO病变远端纤维帽较软,钙化及纤维组织少,易于通过病变,对着陆区要求低,当远端真腔受累时,侧枝往往与真腔相通,但同时也存在与病变段距离远,难操控,支撑差,实施球囊破膜技术难度大等缺点。
同时王炜教授强调临床应用经侧枝开通技术时,当进行逆向返回对接导丝时,可以应用雅培Command系列导丝,其具有镍钛合金头端,经久耐用,支撑性强,有利于真腔开通。侧枝开通在膝下动脉介入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总体而言,多种技术综合且合理的运用才能更好的提高开通率。
《股浅动脉长段病实开通策略》
讲者:冉峰教授医院
股浅动脉病变由于特殊的解剖位置,病变复杂,多呈长段慢性闭塞、严重钙化等特点。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是下肢PTA技术的难点,真腔通过是其最佳治疗选择,临床上可选用Connect、Command系列导丝进行开通。在开通过程中,如若远端发生逆穿,可以通过路图逆穿、连续的造影透视逆穿、钙化逆穿、或者逆穿支架来帮助导丝导管进入血管内,到达近端真腔,建立通道,完成手术。
对于>15cm的长段狭窄/弥漫病变,可以选择ConnectFlex导丝(18),44cm+35cm亲水涂层和聚合物护套能够有效提高真腔开通几率。而>15cm的CTO病变由于开通困难,往往可以选择ConnectT(18),30g头端硬度更能有效开通钙化严重的CTO纤维帽。同时可以应用Armada18球囊进行逐级扩张,来判断血管准备情况,半尺寸的通过外径,能够轻松地通过复杂病变。针对高度钙化和胯关节病变,Supera支架有着优良表现;14项临床使用证实病变长度与Supera支架一年通畅率无关,因此不论是短段、中长段还是长段病变,Supera支架都是很好的临床选择。
《仿生支架在下肢ASO中的应用》
讲者:朱健教授医院
下肢ASO病变多呈长段闭塞等特点,传统的镍钛合金支架由于抗压力较差、柔顾性较低,会产生较多的慢性外扩力(COF),而过大的COF将会导致支架刺激管壁诱发内膜增生导致再狭窄。尤其是长段病变容易发生弯折或者断裂,长期通畅率低。
因此Supera支架在设计方面将支架与血管壁的尺寸比例设计为1:1从而获得最小的慢性外扩力,同时能够支撑9Kg的压力,空前的径向支撑力比同类产品强4倍以上;另外其无与伦比的抗折性能够使其在弯折状态下依旧维持圆形通畅的管腔形态。
得益于Supera支架的仿生设计为复杂的下肢ASO病变提供了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能顺应原生的血管解剖和运动走向,为解决血管问题提供径向支撑力和柔顺性,是治疗下肢ASO病变病变的新选择。
《短瘤颈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
讲者:周敏教授医院
瘤颈长度是限制EVAR手术的最主要的限制因素,目前对于短瘤颈腹主动脉瘤的定义尚未统一(<15mm或者<10mm)。短瘤颈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技术主要包括:①常规EVAR(St-EVAR);②烟囱技术(Ch-EVAR);③开窗支架技术(F-EVAR)。
St-EVAR可以通过C臂投射角度,采取Crad+LAO(头位+左前斜),最大化显示瘤颈长度;针对扭曲瘤颈,可以选择合理入路,通常建议选择瘤颈朝向同侧,同时可以将支架口径适当放大30%来匹配最佳口径,但不建议过度扩大,容易引起Ⅰ型内漏;Ch-EVAR一般推荐1-2个烟囱,≥3个容易引起内漏;目前有研究提出相较于F-EVAR三开窗,四开窗的远期效果可能更持久;我中心目前应用PMEGs较多,即外科医生术中开窗技术,与定制开窗的中远期效果不相上下。
最后周敏教授总结时表示对近端不良瘤颈可以采用St-EVAR,但需采用多种辅助技术共同治疗;Ch-EVAR和F-EVAR均可有效增加近端锚定区的长度。但总体而言,Ch-EVAR更适用于扭曲瘤颈(>60°);F-EVAR则适用于瘤颈扭曲<45°,但若将Ch-EVAR与F-EVAR相结合,或将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最后临床医师需要腔内与开放手术并重。
尾声
此次学习班举办期间,医院血管外科团队与医院血管外科团队更是倾情呈现多台手术,带来具有代表性的实战案例手术演示,包括短瘤颈腹主三开窗、巨大胸腹主夹层动脉瘤四开窗、下肢动脉全腔内手术等内容,精彩纷呈。
值此,为期2天与医院进行的首次跨国学习班也迎来尾声,本次的主题涵盖下肢动脉,主动脉等血管领域疾病,聚焦血管疾病诊疗热点话题及最新器械技术的前沿进展。学习班的成功举办为中新两国血管外科同道之间的交流搭建了崭新的桥梁,也期待今后更紧密的国际学术连线!
(扫码即可进入精彩回看链接)
往期推荐
●精彩回顾「中新对话」医院血管外医院国际连线(上)
血管资讯学术会议专区
网址:xgzx.talkmed.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