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20日武汉晨报特别报道)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金刀奖”获得者,医院副院长、心外科主任陶凉教授曾说,“心脏外科微创技术实现小切口,不开胸,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伤口隐蔽美观,是心脏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
16年来,亚心心外科年手术量连续十三年位居全国前三位,率先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等多类心脏疾病的微创治疗,平均每年余例的心脏外科手术里,25%为微创手术。
微创先心病
针眼里“补心”刷新记录
年,出生9个月,体重仅6公斤的先天性心脏病双胞胎女婴欢欢、乐乐,一起在医院成功微创“补”心,刷新全国微创先心手术患者最低龄、最低体重记录。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医院目前已开展介入封堵、外科微创封堵、胸腔镜下先心修补术等5类微创手术方式。
先心介入封堵手术——通过米粒大的切口植入封堵器,患者术后3-4天即可出院,具有恢复快、无疤痕等优点。
外科微创小切口手术——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仅在胸部肋间留下火柴长度的小切口,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美观。
胸腔镜下先心手术——通过3个钥匙孔般的小洞补心,进一步保持胸骨的完整性,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费用负担。
年,医院再次创新,在不使用造影剂和X射线的条件下利用独立研制并已成功申请专利的鞘管通过颈部静脉为先心患者成功“补心”。
据统计,年亚心共完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余例,其中48%采取微创方式。复杂先心手术低龄化、常规化,简单先心手术微创化,成为医院先心病治疗的发展趋势。
微创冠心病
一站式杂交手术搭“救心桥”
年9月,亚心心外科成功为两名冠心病多支病变的患者做了小切口心脏搭桥手术,一次性搭建4根“血管桥”,刀口仅5厘米。打破冠心病多支病变无法用微创手术治疗的局面。
陶凉教授介绍,相比传统搭桥手术打开15-20厘米胸骨为堵塞血管建立绕道的“立交桥”而言,微创搭桥手术仅通过一个5厘米的小切口即可完成,其技术难度极高,但患者获益大,目前国内医院屈指可数。
年,亚心心外科精益求精,再次率先开展“一站式微创杂交搭桥手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冠脉治疗手段,充分发挥内外科的技术优势,不仅手术的创伤小,避免损害骨骼,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又保证患者桥血管的远期通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悉,自年医院开展首例微创搭桥手术以来,已成功完成余例微创搭桥手术,占所有搭桥手术的50%。
微创瓣膜病
不开胸骨换“心门”
年,湖北省第一例微创瓣膜手术在医院成功完成。陶凉教授通过右侧肋骨间的一个6厘米长的切口成功为一名二尖瓣重度返流患者置换心脏瓣膜。
这种不打开胸骨就能“换心门”的手术,在医院可以开展。
十六年精进技术,心外科独创微创牛心包主动脉瓣成形技术,为瓣膜病患者不开胸修补“心门”,让他们免受终身抗凝之苦。该项技术不仅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其成果更达国际先进水平。
截至目前,医院已完成微创瓣膜手术近例。
16年来,医院接诊来自国内外的心脏病患者万余人次,成功完成各类心脏内外科手术21.3万余例,在“患者安全第一”的理念下,不断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微创技术,以满足患者不断提高的就诊需求。
鍖椾含鍝娌荤枟鐧界櫆椋庢瑙?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鍖婚櫌鍝濂?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