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了李可写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感触很深,尤其是经历了小宝的川崎病,所以想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这次小宝从发病到住院,然后再转院的整个经过,也算是给小伙伴们一点点经验吧
.2.1.
参加完公司的年会,一个下午负责非专业的拍照工作,回到家,快晚上10点钟了,以为孩子已经和奶奶睡下,没曾想,小宝坐在床上吃馄饨,也没有多想,太累了,洗洗就倒头睡觉了(其实这个时候小宝已经发烧了,奶奶看我太累了,就没有说什么,好婆婆,PMP一下)
.2.2.
早起准备出门上班,婆婆进房间说孩子发烧了一个整晚,最高40.7度,医院看一下,我顿时蒙了一下,-_-
,赶紧联系boss请假,收拾东西带着孩子去了,医院A医院。上午人还好,不是很多,医生看了,就让我们抽血化验,加一个咽喉试纸的检查(甲流的检测),等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化验结果出来,白细胞计数19.2(参考值3.5-9.5);中性粒细胞77.2%,淋巴细胞12.4%,血红蛋白g/L,血小板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38(参考值0-8),甲流都是阴性,医生开了医嘱,挂盐水头孢噻肟2.0g(2瓶)(凯福隆),挂了1个多小时后,偶然发现小家伙肚子上发了皮疹,刚开始以为之前没有发现的问题,是吃什么东西过敏了,联系了幼儿园的老师了解了昨天吃的种类,然后再去问了医生(拍照给医生看宝宝的皮疹),因为温度一直没有下来,早上的同一个医生看的,说没有关系,继续挂盐水,开了另外一种退烧药(百服宁)让交替吃退烧药。既然医生这么说了,还是挺相信医生的专业性,挂完盐水后带着孩子回家了,毕竟退烧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可能立竿见影。回到家,小家伙吃不下饭,带他午睡了,可是烧一直没有退,也尝试物理降温的一些常见办法,泡澡,泡脚,擦身体,均无效。。。快到晚上了,5点左右,发现宝宝脸上也开始长了红疹子,四肢也都是密密麻麻的,密集恐惧症的感觉,心里有点慌乱,刚开始的判断是是不是头孢过敏了,电话联系了家庭医生,说可能是,但是不好判断,医院,连夜当天又去了A医院,很凑巧,还是上午这个医生急诊,医生没有说什么,就说头孢停了,开了一个抗过敏的药,让回家观察,明天早上再来验血复查一下,我们也就安心回家了,不过一晚上是不用睡了,小家伙温度一度降下来,安稳的睡了4个小时左右。
.2.3.-2.6(上午)
因为之前自己生病咳嗽请假了一段时间,不好意思再请假,就去上班了,正好爸医院,然到公司没有多久,就接到爸爸的电话,说是医生要求住院,超敏已经46了,心里顿时慌乱了起来,赶紧还是和boss请假,医院了。到医院的时候,住院手续已经办好,根据呼吸道感染和疑似头孢过敏的医嘱来医治,医生当天改用了阿奇霉素,头孢曲松针(2.5-2.6)雾化解痉止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一直反反复复,全身皮疹,耳朵后面也有淋巴结,杨梅舌(医学用语,实际就是舌头上一个鲜红色的点点凸起,看起来挺恐怖),肛门脱皮,口唇破皮,医生最后给的说法是,可能不是头孢过敏,估计是川崎病,但是不能下诊断,也不能根据川崎病来医治,因为没有发烧到整整5天。当医生这么说的时候,说实话,我的内心是崩溃的,他们没有来照顾过,一晚上不敢睡觉,就怕孩子高烧惊厥,不停的擦孩子的手脚(尤其是四肢发凉的时候,体温肯定还要往上涨),我和孩子爸爸自己也查询了一下什么是川崎病,同德也让做了心脏B超,但是这个心脏B超做的结果,冠状动脉(0.35cm,0.30cm),主动脉根部内径约1.4cm;轻度三尖瓣反流,我不懂医学,我只问这个结果如何,医生告诉我孩子的冠状动脉有明显扩张的情况(其实这个时候是可以下诊断了,川崎病),然医生还是以没有高烧5天为理由拒绝根据川崎病的医治方式来医治,但是作为妈妈的我,真的很焦躁。
附上百度川崎病的解释和我孩子其中一天的发烧吃药记录
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又称川崎病,是年日本川崎富作医师首选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本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高发年龄为5岁以下婴幼儿,男多于女,成人及3个月以下小儿少见。临床多表现可有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由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并发症而引起人们重视,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率达20%~25%。
诊断可以从以下要点进行参考:
1.发热5天以上,如有其他征象,5天之内可确诊。
2.具有下列中的四条:
(1)双侧眼结膜充血,无渗出物。
(2)口腔及咽部黏膜有充血,口唇干燥皲裂,杨梅舌。
(3)急性期手足红肿,亚急性期甲周脱皮。
(4)出疹主要在躯干部,斑丘疹,多形红斑样或猩红样。
(5)颈部淋巴结肿大,直径超过1.5cm。
3.无其他疾病可解释上列表现。如有发热只伴有其他三条,但有冠状动脉瘤者亦可诊断。
.2.6(下午)
在前一天医生告知可能是川崎病但是不能下诊断医治的时候,我就想转院的事情,也询问了妈妈群里曾经有宝贝得过川崎病的妈妈,我更加感觉我不能拖延时间,一定要尽快给宝宝得到对应的医治,后面经过宝宝爸爸的努力下,我医院(B医院),6日下午给我们预留一张床位,我们顺利的转院了(先在A医院办理出院手续,再前往B医院办理入院手续),当天医生就给我们直接下了诊断并给了对应的治疗,当然这一天的丙球蛋白从当天晚上的8点,一直挂到了第二天早上的5点,因为一旦发烧超过38.5度,丙球必须停止,而且孩子开始咳嗽呕吐等情况,又是一晚上没有休息。
婆婆、老公白天来帮忙,晚上我自己一个人守着宝宝,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当时心里就想,真是情愿自己生病也不希望自己的小宝贝生病,真是太可怜了,入院检查的21管血,抽的都是动脉血,3个护士加我一个大人,四个人压着他,看着他哭闹的脸绯红,喊着我要妈妈,当时眼泪就下来了。
.2.7-2.12
整整在B医院住了7个晚上,丙球蛋白(一瓶元,一共用了6瓶,说实话,幸好有医保,虽然是乙类,但好歹还可以报销一部分)使用后第三天,孩子的情况开始好转,前几天宝贝一点食欲都没有,都是靠盐水补液,直到温度下来,2月10日才开始喝点奶,吃点米饭。后来预约复查心脏B超,冠状动脉0.23cm,0,21cm,三尖瓣轻度反流;比较之前一次的情况有了好转,然医生明确说明,这个病需要定期随访(2周,一个月,3个月,6个月)并且一直需要药物来控制血管的一些情况,孩子半年内不能打疫苗,尽量避免受凉感冒等,医生还开玩笑说,可以出院过年了,不过拜年就不要去了,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要带口罩做好预防工作,孩子还是很娇弱的。
后记,流水账一样记录这些,让自己有一个记录,同时也供其他妈妈一个经验,川崎病以前我是真的没有听说过,但是他真实存在,而且容易被误诊,川崎病本身不是那么可怕,可怕的是他的并发症(大部分的患儿可自行恢复,但5%~9%的川崎病患儿可发生冠状动脉瘤。由于冠状动脉瘤破裂、血栓闭塞、心肌梗死或心肌炎而死亡。目前死亡率下降至1%以下,约2%左右出现复发。多发群体:5岁以下男性婴幼儿)
记录于年大年初二,祝愿所有宝贝的身体健健康康,平安喜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