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神经内科又顺利完成1例右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球囊扩张支架成型术,术后患者恢复状态良好,目前已平安出院。
61岁的李大爷(化名),在我院检查发现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右侧颈内动脉动脉瘤,收入我院神经内科。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血管壁上的异常凸起,是一项极危险的疾病,一旦动脉瘤破裂更是凶险万分,死亡率与致残率居高不下。这个病被业内人士形象地比喻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
考虑到患者年纪较大,不宜进行开颅手术,而且患者左右两侧动脉均有病变,病况复杂,传统开颅手术风险极大。神经内科医疗团队经过反复讨论,建议患者进行介入手术,经过同患者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患者及家属决定选择接受介入手术。
神经内科、介入手术室、麻醉科等相关科室密切配合,在有条不紊的协作之下,我院神经内科主任宋玉波和卢伯华医生为患者进行右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球囊扩张支架成型术。
医生在病人大腿处开个小口,导管沿着股动脉、主动脉及颈动脉,一直“游走”到动脉瘤位置,而且避开了周围的关键动脉。支架导管在导丝的引导下,跨过动脉瘤腔到达远端动脉,使瘤体与与动脉血管不完全隔离,留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空间。最后,经微导管将弹簧圈放入瘤腔内,切口仅为2毫米。
位置放好后,一按体外的“解脱”装置,弹簧圈伸展开,整个动脉瘤空间就被它逐渐填满了。瘤体里的血液遭遇“异物”,也开始变凝固。瘤变实心,血就不能冲破瘤这个“气球”了,脑动脉瘤的危险随之解除。
之后用球囊扩张左侧动脉狭窄处并置入一枚支架,再次造影显示狭窄近全解除。
一次介入手术解决两个问题,明显降低了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减少手术风险,而且避免了二次手术带给患者的痛苦和恐惧,为患者带来很大获益。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神清语晰,四肢活动良好,无神经功能障碍。经过科室精心治疗和护理,很快康复出院,患者家属对我院的诊疗结果表示满意,并对神经内科、介入科与麻醉科的医护人员表示衷心地感谢。
疾病说明:
脑动脉瘤具有隐匿性强、平时症状不明显、发病突然的特点,除非脑动脉瘤压迫到邻近的神经产生明显的症状,如眼皮不能上抬、眼球外展、瞳孔扩大、眼球突出等,才能意识到脑动脉瘤的存在。大型脑动脉瘤,一旦破裂,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死亡率极高。
对于已破裂的脑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式目前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开颅手术夹闭脑动脉瘤,即用特制的脑动脉瘤夹,夹闭脑动脉瘤颈部,并保护载瘤脑动脉的通畅性;
另一种是介入疗法,即血管内栓塞技术,是在大腿根部用针穿一个小口,将微导管和导丝插入脑动脉瘤体内,通过微导管送入微弹簧圈或医用生物胶逐步填塞脑动脉瘤腔,直至完全闭塞脑动脉瘤,使之不再破裂出血,达到治愈目的。
血管内介入治疗相比开颅手术的优势主要为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及家属易接受,年高病重者也多能耐受。
此例手术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院介入技术在脑动脉瘤及动脉狭窄的治疗上的迈上了新的台阶,提升了我院医疗救治水平,大大提高了我院救治效率及成功率,造福了我区广大百姓,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