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疾病 1.心肌病 ①扩张型心肌病 ②肥厚型心肌病 2.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
1.原发性心肌病 (1)遗传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右心室发育不良心肌病、左心室致密化不全、糖原贮积症、先天性传导阻滞。 (2)混合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 (3)获得性心肌病:感染性心肌病、心动过速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 2.继发性心肌病全身系统性疾病所致心肌病变。
扩张型心肌病 20~50岁多见
一、临床表现 症状: ①起病缓慢 ②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活动时呼吸困难和活动耐量下降 ③栓塞和猝死 体征:心脏扩大,心脏杂音、心音减弱、奔马律。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呼吸道感染 B.室性心律失常 C.心力衰竭 D.晕厥 E.房室传导阻滞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心力衰竭。
二、辅助检查 超声心动图(最重要最常用检查):心腔扩大 ①早期心脏轻度扩大,后期出现全心扩大,尤以左室扩大为著,心脏可呈球型,左室流出道增宽。 ②室间隔和心室游离壁的厚度变薄 ③室壁运动弥漫减弱,左室射血分数降低。 ④二尖瓣瓣叶舒张活动幅度减低,运动曲线呈“钻石样”改变。 出现"一大、二薄、三弱、四小"(心腔大,室间隔和室壁薄,室壁搏动弱,二尖瓣口开放幅度小)
诊断心肌病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是 A.心电图 B.超声心动图 C.冠状动脉造影 D.心内膜心肌活检 E.胸部X线检查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最常用的是超声心动图。
扩张型心肌病典型的超声心动图改变是 A.收缩期心尖部向外膨出 B.瓣膜增厚、钙化、僵硬、瓣口开放受限 C.心腔扩大,室壁运动弥漫减弱,瓣口开放小 D.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向前运动 E.舒张期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之比≥1.3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心腔扩大,室壁运动弥漫减弱,瓣口开放小是扩张型心肌病典型的超声心动图改变。
治疗目标 ①有效控制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②缓解心肌免疫损伤, ③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肥厚型心肌病 常有明显家族史,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青少年和运动猝死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肥厚对称性肥厚---高血压 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肥厚心肌病
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分为 梗阻性 非梗阻性 左室流出道变窄
一、临床表现: 症状: 1)可无自觉症状。体检或因猝死发现 2)心悸、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 3)起立或运动时眩晕,神志丧失 体征: 1)心脏轻度增大,S4 2)L3-4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二、辅助检查 1.超声心动图,诊断检查 舒张期末的室间隔厚度>15mm或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1.3 室间隔流出道部分突向左室,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移→SAM现象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对临床或心电图表现类似冠心病病人,若病人年龄较轻,应想到本病的可能。可依据超声心动图的特征即可确诊,若有阳性家族史更有助于诊断。
考点驾到:杂音问题 杂音问题的两把钥匙 1.左室血容量 2.心脏收缩力度 杂音减弱:心肌收缩力下降或左室容量增加-β阻滞剂,下蹲位、举腿 杂音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或左室容量减少-硝酸甘油,Valsalva动作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胸骨左缘的收缩期杂音变化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左室流出道狭窄加重时减轻 B.含服硝酸甘油时减轻 C.左室容积减少时增强 D.增加心肌收缩力时减轻 E.下蹲时增强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杂音减弱:心肌收缩力下降或左室容量增加-β阻滞剂,下蹲位、举腿 杂音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或左室容量减少-硝酸甘油,Valsalva动作
下列哪项药物可使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杂音减弱 A.硝酸甘油 B.地高辛 C.异丙肾上腺素 D.亚硝酸异戊酯 E.普萘洛尔
『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杂音减弱:心肌收缩力下降或左室容量增加-β阻滞剂,下蹲位、举腿 杂音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或左室容量减少-硝酸甘油,Valsalva动作
治疗 治疗原则:缓解症状,治疗心律失常,降低猝死风险。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①β受体拮抗剂及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可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②慎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和降低心脏前负荷的药物,如洋地黄、硝酸甘油及利尿剂,以免加重左室流出道梗阻。
男性,45岁,2年来劳累时胸闷,心悸,含硝酸甘油效果不佳。查体,血压/80mmHg(17.3/10.7kPa)。心界大,心率80次/分,律整,心尖部可闻及S4,胸骨左缘3—4肋间有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清,腹(一)。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室腔正常,室间隔厚1.5cm,左室后壁厚1.0cm,二尖瓣前叶在收缩中期有前向移动(SAM征)与室间隔接触,流出道狭窄。该病例诊断为 A.肥厚性心肌病梗阻型 B.肥厚性心肌病非梗阻型 C.冠心病 D.风湿性心脏病 E.室间隔缺损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根据临床表现和超声心动图所示,考虑为肥厚性心肌病梗阻型。最可能的病因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该病例可能的病因是 A.病毒感染 B.自身免疫障碍 C.营养不良因素 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E.寄生虫感染
『正确答案』
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 一、病因 多种病毒可致病,包括柯萨奇病毒、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病毒、肝炎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带状疱疹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等,以柯萨奇B组病毒最为常见
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致病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柯萨奇病毒B组 C.脊髓灰白质炎病毒 D.麻疹病毒 E.水痘病毒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致病病毒是柯萨奇病毒B组。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约半数以上病人在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症状,如发热、全身倦怠感、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然后出现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悸、气短、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甚至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rs综合征)。 核心表现:前驱感染+心衰+心悸
下列不属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常见临床表现的是 A.先有发热,然后出现心悸、胸闷 B.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C.可合并各种心律失常 D.常出现器质性心脏杂音 E.心动过速与发热程度平行
『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体检可发现与发热程度不平行的心动过速,各种心律失常
2.体征 体检可发现与发热程度不平行的心动过速,各种心律失常 心界可正常或扩大,常可听到第S3、S4,心音低钝,心尖部有收缩期杂音 若波及心包,可闻心包摩擦音 合并心力衰竭时可有心力衰竭体征。 体温上升一度,心跳增加10次每分钟。 举例: 体温:38℃ 心率:次/分
三、辅助检查 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速、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多合并ST-T改变 严重心肌损害时可出现病理性Q波 胸部X线:心影正常或扩大 超声心动图:左室壁节段性或弥漫性运动减弱、左室扩大、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减退或附壁血栓等
血清酶学检查 肌钙蛋白(I或T),肌酸激酶(CK-MB)增高 病毒学检查:仅对病因有提示作用,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病毒抗体第二次病毒抗体滴度较第一次升高4倍(两次血清需间隔2周以上)或一次高达1: 确诊:直接从心内膜、心肌组织、心包或心包积液中检测出病毒,病毒基因片段或病毒蛋白抗原。但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
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进食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抗病毒治疗主要用于疾病的早期,包括抗病毒药物、干扰素、黄芪等。 大剂量维生素C、辅酶Q10、曲美他嗪等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急性期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或考虑存在自身免疫反应的患者,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调节免疫治疗。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最重要的治疗是 A.休息 B.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C.用能量合剂如ATP D.静点极化液 E.抗病毒治疗
『正确答案』A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