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enetratingaorticulcer,PAU)通常是指因主动脉壁斑块破裂而形成的“溃疡”状凹陷,其底部常累及主动脉中膜,与主动脉壁间血肿(IMH)及主动脉夹层(AD)合称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在年5月25日在哈尔滨召开的第四届东北血管论坛(NCVS)上来自医院血管外科的符伟国教授就“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的干预时机与指征”这一话题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演讲。
概 念
PAU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溃疡侵蚀和穿透主动脉内膜弹力板并侵及中膜的病变。血管内膜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破裂后形成溃疡,溃疡逐渐加深累及中膜形成PAU。PAU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进展为IMH、真性AD、瘤样扩张/破裂及假性动脉瘤等。
通过回顾分析既往临床研究,PAU的流行病学特征有:70岁以上老年男性患者居多;无症状者居多;孤立性病变居多,剩余病例中合并动脉瘤居多;病变部位绝大多数位于主动脉,尤以降主动脉居多。PAU与IMH及AD合称AAS,其中PAU约占2%~7%(Table1)。
Table1
PAU、IMH及AD的特性对比
治疗方式
由于可供参考的病例数量较少,证据基于回顾性研究或欧美国家专家共识,没有RCT前瞻性研究的证据支持,因此目前临床上对于PAU干预治疗的指征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并总结归纳现有研究及专家共识,我们对PAU的治疗有以下建议:
治疗目标:缓解症状,防止PAU破裂,防止PAU进展为急性夹层。
保守治疗:控制血压、缓解疼痛、稳定斑块。推荐应用降血压药物+β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他汀类药物降血脂和稳定斑块;止痛药物缓解疼痛。
手术治疗:替换病变血管、隔绝溃疡部位。PAU手术干预方法分为腔内介入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
PAU仅累及降主动脉的患者:可选择TEVAR/EVAR腔内治疗方式;
PAU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的患者:需行开放手术治疗。
治疗方式的选择
发现PAU后需行影像学检查。
1、若病变位于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部(合并动脉瘤>5.5cm、夹层、破裂、假性动脉瘤、胸腔积液),限期手术,TEVAR/EVAR治疗。
2、若病变位于降主动脉(孤立性PAU或合并IMH),无症状患者可选择合适药物治疗并影像学每3个月随访一次;
3、有症状患者先给予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者保持密切随访。
4、若药物治疗后症状不缓解或原本病情稳定行保守治疗的患者症状复发或PAU病情进展加快,改限期手术,TEVAR/EVAR治疗。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