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动脉根部病变治疗专科医院 >> 主动脉根部病变医院 >> 超级震撼总院长胡盛寿院士带队表演手术

超级震撼总院长胡盛寿院士带队表演手术

 

<

这是一场只允许成功不允许失败的战役,这是一次精心准备的完美呈现;而这,也是每位术者全力以赴,与死神搏斗的超级比赛。

年的中国心脏大会,特别安排重磅环节——CHC创新技术手术直播周(10月28日-31日;11月5日-8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院、医院总院长胡盛寿教授,带领成人心脏外科、冠脉介入、结构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外周及肺血管等领域的顶级大咖表演超级“直播秀”。全国数十万人通过直播平台观摩手术,场面震撼,影响深远……

超强“中国心”

10月29日上午8时,总院长胡盛寿院士“直播演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中国心”如何植入身体救治人心。

接受人工心脏植入的是一位52岁的男性,入院前已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休息不能平卧的现象。入院检查后确认为终末期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心衰发作。根据他的病情,专家决定为他植入人工心脏。

“手术过程异常精彩,手速真的是让人惊叹,简直看不清!”观摩整个手术过程后,不少人都发出这样的惊叹。在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操作后,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与此同时,医院副院长、全国知名专家程兆云教授受邀进行现场解说。会场现场和网络在线观众,通过观看手术操作、聆听精彩解说,感受顶级手术带来的视听冲击。

此次手术演示,是医学领域“中国创造”的展现。这款由胡盛寿院士带领团队研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厚度只有26毫米,直径50毫米,重量不到克。该装置利用磁场让叶轮悬浮,不仅解决了血栓易形成的难题,而且更容易安装在胸腔内,使其他器官受到的影响更小。相关数据显示,新型人工心脏植入术在感染风险防控、装置可靠性、血液相容性等性能上都表现出色,全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灵巧的“PPVI”

11月5日上午,在医院现代化的B11手术间,一台高精尖手术正在通过互联网进行高清直播。

中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副主任、医院首席顾问专家张戈军教授,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病区主任刘煜昊、副主任韩宇带来的直播手术是“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PPVI+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

接受手术的患者为19岁女性,患有肺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童年时期还做过法洛四联症矫正术,病情十分复杂。这种新的手术方式不需要开胸和体外循环,只需要使用微创介入的方法,就可以给患者植入肺动脉瓣,对严重肺动脉瓣返流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提供了风险小、恢复快的治疗新方法。

本次手术还创新把CTA影像和造影影像结合起来,“技术重叠”后的影像更加立体、直观,给手术带来了很大便利。张戈军教授、刘煜昊教授、韩宇博士等专家精准操作,先经过右股静脉置入导丝,建立静脉-右室-右肺动脉通道,然后沿通道把支架送到指定位置。

网状支架里面有一个瓣膜,撤出导丝和导管后,瓣膜自动打开,并精准“安装”在预计位置。瓣膜发挥作用后,血液顺畅流入肺动脉,返流消失!术中超声显示,冠脉供血正常、心电图无缺血改变、食道超声评估肺动脉瓣功能良好,手术取得成功。

神奇的“封堵器”

上面的手术刚完美收官,医院总院长助理潘湘斌教授,科研与学科建设部主任、河南省儿童心脏中心主任范太兵教授团队带来的“经胸小切口完全生物可吸收封堵器植入术”就闪亮登场。

接受手术的2岁小女孩,患有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VSD)是由于胚胎期室间隔发育不良而引起的左右心室之间存在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的分流,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范太兵教授说,随着孩子体重不断增加,孩子心脏负荷也会越来越大。如果室间隔缺损的问题长期得不到纠正,孩子的心脏将会受损,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对生命安全埋下隐患。

无影灯下,范太兵教授等专家精准操作,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通过仅拇指大小的切口,顺利把可降解封堵器释放到预定位置。术后超声显示,小患者室间隔缺损被成功封堵,无残余分流,三尖瓣、主动脉瓣无返流,手术完美。

范太兵教授说,可降解封堵器的材质是聚乳酸,几个月后开始缓慢降解,分解成为乳酸,被人体消化吸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与此同时,心脏内膜组织会沿着封堵器慢慢生长,在封堵器完全降解之前,人体自身心脏内膜组织会自动将室缺完全补好,不留下任何异物残留。

专家们在镜头前展示这些“独门绝技”,不是为了炫技,而是希望能够让更多感兴趣的同行从直观的操作中受益。这是首次由全国顶级专家集中进行手术演示,也是对传统培训模式的一次大胆创新,必将对全国的心血管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mkb.com/wadzz/168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