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C
中国,上海Venibri瓣膜是全球首款采用预装载“干膜”技术的经导管主动脉瓣产品,应用该瓣膜可以缩短手术现场的瓣膜安装时间,从而使TAVR手术更简便。年5月28日,在第十一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上,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的周达新教授为广大参会医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Venibri瓣膜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手术演示。《门诊》杂志为广大读者带来这场手术转播的精彩内容。
病史资料(男,84岁)主诉:因“反复活动后气喘5月余”入院。
入院诊断:重度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AS),NYHA心功能3级,高血压病,COPD。
心脏彩超:LVEF69%、LVDD51mm、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75mmHg、中度主动脉冠脉CTA:未见明显狭窄;肝肾功能指标正常。STS评分:8.5分。主动脉瓣反流、轻微二尖瓣反流。
手术策略操作策略:
?TAVR
?经导管心脏瓣膜(THV)选择:预装载Venibri经导管主动脉瓣膜
?静脉复合全麻
手术过程手术时间:年5月28日。
术中诊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手术过程(一):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静脉复合麻醉后,穿刺左侧桡动脉监测血压,穿刺右股静脉置入6F动脉鞘,置入临时起博导线至右心室。
手术过程(二):穿刺针分别穿刺左、右侧股动脉,造影提示穿刺点位于股动脉分叉处至腹股沟韧带之间,分别置入6F动脉鞘。左侧股动脉鞘内置入6F猪尾巴导管送至主动脉窦内,并监测主动脉血压;右股动脉穿刺处预先置入2把ProGlide血管缝合器,并扩张皮下软组织,送入2.6m直头交换导丝至胸主动脉,退出6F动脉鞘,进入加硬导丝,在交换导丝引导下将导管鞘套件(GORE19F)缓慢推进至腹主动脉。使用6FAmplatzL1导管、直头超滑导丝进入左心室,后将AL1.0导管沿超滑导丝送入左心室,交换为6F猪尾巴导管,测量左室内压力及主动脉压力分别为/-2/51mmHg及/31/64mmHg。
手术过程(三):送入Lunderquist导丝,沿导丝将猪尾巴导管送入左心室,选用Numed于主动脉瓣处扩张一次。
手术过程(四):结合术前CT和心超测量的瓣环直径大小,装配好导入Venibri(26mm)瓣膜,经加硬导丝送入装备好瓣膜的导管输送系统至主动脉瓣环处。
手术过程(五):在猪尾巴导管协助定位、主动脉根部造影协助指引下逐渐打开瓣膜支架,支架释放后退出导管输送系统,猪尾巴导管行主动脉根部造影显示:人工瓣膜位置合适,开合良好,冠状动脉开口未受影响,轻微瓣周漏,TEE及主动脉根部造影提示二尖瓣开合不受影响,人工主动脉瓣工作良好。
手术过程(六):主动脉瓣周2点钟方向中度瓣周漏,选择20×60mm球囊在起博心律次/分扩张两次,TEE提示轻微主动脉瓣反流,轻度偏多主动脉瓣瓣周漏。复测左室内压力及主动脉压力分别为98/-1/7mmHg,99/30/52mmHg。
手术过程(七):手术成功,退出鞘管后,ProGlide血管缝合器缝合右侧股动脉穿刺处并加压包扎右股动脉处,6FAngioseal血管闭合器闭合左股动脉穿刺处。左股静脉留置临时起博器。
术前-术后对比左心室内压力:
?术前:/-2/51mmHg
?术后:98/-1/7mmHg
主动脉根部压力:
?术前:/31/64mmHg
?术后:99/30/52mmHg
病例总结冯沅教授
刘先宝教授
手术演示结束后,与会专家均表示,虽然手术过程比较曲折,但结果让人非常满意。医院冯沅教授及浙江大医院刘先宝教授一致认为,Venibri经导管主动脉瓣膜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预装载“干膜”技术,其手术过程与常规瓣膜无异,术者只需在手术过程中,放缓植入瓣膜的速度即可。刘先宝教授补充道,由杭州启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研发的Venibri预装载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在制造过程中就完成了瓣膜在输送系统上的装载,从而实现了产品在手术室的“即拿即用”,既方便了医生操作,又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降低患者感染及其他风险,由于摆脱了传统戊二醛对瓣膜的处理更大大提高了瓣膜的抗钙化性能和使用寿命。目前因为Venibri瓣膜在临床应用的时间较短,且例数较少,还无法判断其长期效果如何,但是Venibri瓣膜较好的即刻效果还是有目共睹的,相信其未来的应用前景会非常广泛。
END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门诊》杂志官方北京治疗白癜风定点医院白癜风最佳治疗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