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动脉根部病变治疗专科医院 >> 主动脉根部病变饮食 >> ASCVTS2015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

ASCVTS2015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

 

ASCVTS在5月14日于香港会展中心完美落幕,来自中国医院的谷天祥教授应邀在这次会议上多次发言,或分享其在心血管外科方面的经验,或展示其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吧!

大血管外科简介:中国医院心脏外科,已经完成千余例危重主动脉疾病,包括一期全主动脉替换、胸腹主动脉替换、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全弓置换、降主动脉置换等,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根部处理、复杂远弓部处理、近远端吻合口缝合技术改进、体外循环插管创新设计、围术期器官保护策略以及大血管外科疾病基础研究等方面成绩突出,多次在JTCVS等心血管外科领域顶级杂志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并多次在AATS年会、ASCVTS年会上应邀报告。

1保留主动脉瓣的马凡综合症手术--细节创未来

David手术又称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医院心脏外科医生TironeEDavid于年总结创立的术式,保留了患者自身的瓣膜,避免常规手术置换人工瓣膜后终生抗凝可能带来的出血与血栓、生育等风险,是治疗主动脉根部病变的理想术式。但由于手术操作技术复杂以及对远期再次手术风险的担心,此术式在国内外熟练运用的心脏中心仍较有限。

马凡综合症是一类影响骨骼、视觉器、心血管系统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心血管系统病变以主动脉瘤样扩张为主,常于20-30岁发病,易因合并主动脉夹层或自发动脉破裂,严重威胁这类病人生命安全,著名排球运动员海曼即因患有此病而过早离世。

在年23届ASCVTS年会上,来自中国医院的心脏外科团队,总结从年起应用David手术和全弓置换及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技术治疗48例马凡综合征合并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效挽救生命同时,降低了再次手术的概率,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医院心脏外科团队总结此技术的几点细节:充分的瓣叶对合高度、最大程度的避免瓣环扩张、主动脉根部3D结构概念的理解、纯熟的主动脉置换技术,是保证此类手术近远期效果的关键所在。

2复杂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精细扭转困境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类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医界又称之“超级癌症”,发病的48小时内的死亡率高达50%,一年内的存活不足10%。对于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病变累及范围广,病变局部组织脆弱,解剖改变复杂,手术死亡率高达15-20%左右。目前欧美绝大多数中心采取升主动脉置换或升主动脉及半弓置换的方法,虽然降低手术死亡率,但再次手术率很高,且再次手术主要为全弓置换及胸腹主动脉替换,手术创伤大,风险极高。我国此类病人整体发病年龄在50-60岁,明显低于欧美人群的发病年龄70-80岁,所以针对我国的现状,并不能完全借鉴欧美经验,如何应对此种困境,对每一位大血管医生仍是一种严峻考验。

在年23届ASCVTS年会上,来自中国医院的心脏外科团队通过2个专题报告向大家重点介绍复杂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经验和手术技术上的独特创新。谷天祥教授提出采用一期手术治疗同时存在的主动脉根部、弓部和降主动脉夹层的外科策略,精细处理累及冠状动脉开口、主动脉瓣、弓部分支血管等复杂问题,并创新采用杂交技术处理复杂远弓部病变,有效减少再次手术率,提高远端残留假腔闭塞率,明显减少支架象鼻手术内漏发生和吻合口远端动脉瘤形成等棘手问题。在吻合技术方面,传统的连续吻合基础上,创新提出套入式连续缝合法,一根缝线进行往返缝合人工血管和自体血管,降低缝合难度,大大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术后吻合口渗血,此技术尤其适合组织脆弱不宜缝合的病例。精细评估患者体重、Wills环完整性和头臂血管解剖特点,进行个体化脑保护治疗方案,创新设计体外循环插管,个体化选择插管部位及脑灌注流量,可有效降低复杂主动脉夹层围术期的脑部并发症,为解决这一国际难题提供一定可借鉴的经验。

3

微创手术治疗二尖瓣病变合并心房颤动——换个角度看世界

随着心脏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重症心脏病人受益于心脏外科手术。尽管在心脏外科的某些领域仍然存在着诸多争议,但是减轻手术创伤、恢复心脏正常功能是心脏外科医生奋斗的永恒目标。

在年,23届亚洲胸心外科年会上,来自中国医科大学的谷天祥教授团队结合多种射频消融器械的使用,巧妙的应用单一右胸小切口,完成对于合并心房颤动的二尖瓣疾病患者进行同期手术治疗,在严格把握适应症的前提下,选择了11例病人接受了微创瓣膜手术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房颤转复率达到75%。无死亡及转为正中开胸病例。这样的手术方式解决了微创二尖瓣手术不能完成经典CoxIII手术消融路线,或者需要双侧切口的缺点,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精心设计手术策略的基础上,可以达到以最小的手术创伤为这类二尖瓣疾病合并房颤病人进行同期有效治疗的目的,手术效果确切,房颤转复率与国际主流心脏中心的报道无异。在瓣膜合并房颤手术治疗领域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随着手术器械和设备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微创房颤手术的成功率和远期效果超过常规手术是可能的。

中国医院心脏外科,深入开展心房颤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课题8项,以研究成果为依据,设计改良心房颤动消融手术方案和策略,国内较早应用CardioBlate及AtriCure消融系统开展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同期手术和胸腔镜辅助微创射频消融术治疗单纯房颤以及胸腔镜辅助微创瓣膜手术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

专家简介:谷天祥,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院心脏外科主任,辽宁省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美国胸外科协会(AATS)委员、国际微创胸心外科协会(ISMICS)委员、亚洲胸心血管外科学会(ASCVTS)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委员,年中国医师协会授予心血管外科最高荣誉——“金刀奖”。年入选中国名医百强榜冠心病外科、大血管外科前十名。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AME科研时间“ASCVTS专题”









































引起白癜风的原因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mkb.com/wahl/142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