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时间:年3月5日。
主诉:因“反复胸痛2月,加重半月”入院。
现病史:患者2月前反复于轻体力活动时出现心前区疼痛不适,伴烧灼感。半月前上述症状加重,性质同前,稍活动即可出现,频率较前增加,每天发作3-4次,每次持续数分钟可缓解,偶于凌晨2时左右出现胸痛,并可惊醒。年3月5医院就诊,检查心电图后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具体心肌梗死时间不详)。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急诊行心电图、肌钙蛋白及心脏彩超等检查后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收入院。
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痔疮出血史。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3年,肾结石病史20年,脂肪肝病史40年,痔疮出血史20余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家族史。
个人史:吸烟30年。
体格检查:体温36.7℃,脉搏72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70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自动体位,平卧位。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双下肺可闻及散在湿性罗音,心界向左扩大,心律齐,心率72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1.ng/ml;Scrμmol/L,eGFR53ml/min;K+3.63mmol/L;Tchol7.44mmol/L,LDL-C5.07mmol/L。甲状腺T31.27ng/dl,T44.01pg/ml,均升高;BNP.2pg/ml。WBC7.40×/L,HGB.3g/L。:ADP最大聚集70%,AA最大聚集55.3%
入院心电图:胸前V1-V3导联呈QS型,ST段抬高,V4-V6导联ST段压低伴T波倒置,Ⅰ、aVL导联ST段压低伴T波倒置。
超声心动图:LA43mm,LVD62mm,EF40%,左心扩大,前间隔、左室前壁、侧壁室壁运动幅度减低,心尖圆钝,可见一范围约3.5×2.2厘米无运动区,未见明显矛盾运动。二尖瓣轻-中度反流,升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左室收缩功能减低。
胸片:肺淤血,肺无实变。
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前间壁心肌梗死,ST-T改变。
初步诊断诊断依据:轻体力活动后诱发胸痛,休息数分钟症状可缓解,近半月加重,发作较前频繁,有夜间痛。肌钙蛋白升高,心电图提示前间壁对应导联ST段抬高,前侧壁对应导联ST段压低伴T波倒置。
病症:1、冠心病急性ST段抬高型前间壁心肌梗死心功能Ⅱ级(Killip分级);2、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组;3、高脂血症;4、肾功能不全。
危险评估: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ST-T段改变,肌钙蛋白Ⅰ升高,肾功能异常。入院GRACE评分分,高危,院内死亡风险>3%;CRUSADE出血评分50分,高危,出血风险11.9%。
给药情况:1)拜阿司匹灵mg负荷剂量0.1qn维持;2)氯吡格雷mg负荷剂量75mgqd维持;3)可定20mgpoqn;4)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poqd;5)贝那普利5mgpoqd;6)螺内酯20mgpoqd;7)合贝爽90mgpoqn;8)低分子肝素钠0.4ml皮下注射q12h。
冠脉造影造影时间及用药:入院后第三天行冠脉造影,造影前给予肝素单位。
左冠造影:左主干末端偏心性、钙化狭窄,程度95%。前降支开口狭窄80%,中段弥漫性叉口病变,狭窄85%,远段血管纤细,TIMI血流2级。中间支起始部局限性扩张。回旋支开口狭窄70%,近中段弥漫性叉口病变,狭窄85%。
右冠造影:右冠中段弥漫性狭窄,程度70%,PL远段狭窄90%。可见向左冠脉提供侧支循环。
造影结论及应对:本例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间不详,未行急诊PCI术。入院后已有心功能不全表现。行冠脉造影发现:左主干末端狭窄严重,为四分叉病变,前降支远段血管纤细,血流不佳。回旋支偏细,病变弥漫。右冠脉优势型,中段弥漫性狭窄。SYNTAX积分31分,为中度积分,可选择CABG,PCI依然是合理选项。根据患者个体特征及患者意愿,最终决定采取介入治疗,为增加手术安全性及降低风险,术前植入IABP,并详细交代手术风险及获益。
手术过程手术时间及术中用药:入院第四天行PCI术,术中给予肝素0单位,根据ACT结果补充肝素用量。
过程(1):选右侧股动脉为穿刺点,置入IABP导管,连接压力监测系统及主机,并启动IABP。经右桡动脉6F动脉鞘送入6FEBU3.75指引导管至左冠脉开口。送Runthrough导丝至前降支远段,沿导丝送2.0×20mmMaverick球囊至左主干-前降支病变段进行预扩张。
过程(2):送IVUS导管至前降支近中段,回撤评估左主干-前降支病变情况。左主干末端MLA2.58mm2,斑块负荷87%。
过程(3):于左主干-前降支植入3.0×23mmXienceV支架,选用4.0×12mmQuantumMaverick球囊进行支架内后扩张。
过程(4):再次送IVUS导管至前降支近中段,回撤IVUS评价支架贴壁良好,无膨胀不全,远段血管未见撕裂。前降支中远段血流TIMI3级,可见轻度肌桥。回旋支开口、中间支血流无影响。
术前术后对比:术前病变部位造影
术后病变部位:
PCI术后及随访术后用药:拜阿司匹灵mgpoqn;替格瑞洛90mgpobid;可定20mgpoqn;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poqd;贝那普利5mgpoqd;螺内酯20mgpoqd。
术后检查:术后心电图:窦性心律,偶发室性早搏,ST-T改变;术后3天心脏超声:LA38mm,LVD56mm,EF48%,左室稍大,左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室间隔稍厚,左室收缩功能稍减退。未见室壁瘤及二尖瓣返流。
出院前复查:0.ng/ml;WBC8.20×/L,HGB.1g/L。Scrμmol/L,eGFR70ml/min;BNP.2pg/ml。
术后康复及随访:术后第二天拔除IABP动脉鞘管;围术期患者未诉胸痛、气短,无伤口血肿、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第五天恢复出院,伤口恢复良好。出院后1月、3月及10个月门诊随访:患者诉术后恢复良好,坚持强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拜阿司匹灵+替格瑞洛),未诉胸痛、呼吸困难,无牙龈出血及皮肤瘀斑。术后10个月心脏超声,LA37mm,LVD51mm,EF50%,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室间隔稍厚,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病例总结病变特点:该病例冠脉造影提示左主干末端四分叉病变,累及前降支开口,中间支开口及回旋支开口,而且前降支与左主干血管直径差距较大,且左主干末端狭窄程度严重,右冠脉向左冠脉侧枝循环并不丰富,介入治疗风险太大,支架植入策略需慎重考虑。经充分风险评估后,于介入操作之前置入IABP,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保证介入治疗安全进行,同时合理利用血管内超声,对病变段进行测量及支架选择,提高了手术效果。考虑到患者为右冠脉优势型,回旋支偏细,故未进行导丝保护。
考虑到该患者胸痛症状典型,近期加重,入院后风险评估高危,左主干、前三叉病变,手术操作复杂,死亡风险高;且左主干与前降支血管直径差距较大,植入支架后血栓风险高;同时又合并高血压病、血脂高、肾功能不全等其他危险因素,故术后我们给予更强的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合并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同时,严密监测血小板功能,防止出血并发症发生。
用药心得:ACS高危患者应强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获益更大。患者诊断为ACS后,如没有禁忌证,尽快启动强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给予替格瑞洛mg负荷剂量,再以90mg每天一次维持治疗。同时积极行血运重建治疗,尽快开通罪犯血管。另外,替格瑞洛在应用时应该注意:1)如出现伤口出血或血肿,要及时处理伤口,如重新包扎,冰敷;2)如有牙龈出血或皮肤瘀斑,要及时分析原因,是否有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的混用?是否同时应用替罗非班?与此同时要检查血小板数量及功能、血栓弹力图,必要时根据结果调整抗血小板药物,可暂停阿司匹林一段时间。3)呼吸困难发生概率较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稍高,首先分析产生原因,患者是否合并肺部疾病?结合性别、年龄,必要时检查动脉血气、肺功能测定。是否为缺血性心肌病、左心室扩大及心功能衰竭?这种情况需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同时对呼吸困难程度进行分级,严重呼吸困难需要调整治疗策略,轻至中度呼吸困难,如能耐受,密切观察,绝大多数症状可逐渐缓解。
截止目前,我们病区应用替格瑞洛的病例数量大约为例,人群主要包括: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不稳定性心绞痛PCI)、左主干病变、弥漫病变、钙化病变、小血管病变、合并糖尿病、支架内再狭窄病例、支架内血栓病例等,结果显示:应用替格瑞洛后,支架内血栓为零。
医师介绍严亚林,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病区主任,有十余年心血管专科工作经历,主要从事冠心病介入治疗,擅长肥厚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独立完成冠心病介入检查及治疗余例。
同济健康讲堂常见眼底病的防治你身上有脂肪瘤吗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