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动脉根部病变治疗专科医院 >> 主动脉根部病变饮食 >> CCCPampNCF2016丨如何在

CCCPampNCF2016丨如何在

 

CCCPNCF现场报道

   中国,沈阳

年6月18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专场在沈阳友谊宾馆多功能厅举行。本专场充分发扬相互交流、共促发展的理念,通过对最新介入技术的学习和探讨,务实地分析如何在我国推动TAVR技术的稳步发展。来自医院的ChristophNaber教授、中医院杨跃进教授、浙江大医院刘先宝教授、医院冯沅教授以及中医院张倩医师分别进行主题报告。与会医师聚精会神聆听现场专家的精彩演讲并积极提问,现场浓烈的学术氛围令人瞩目。

ChristophNaber:SettingupaTAVRprogram–thecriticalsteps

ChristophNaber教授详细论述了设立TAVR计划的关键环节。首先,他列举了主动脉瓣狭窄的典型症状:心绞痛、晕厥以及心力衰竭。人类生存率在60岁后会急速下降,而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即包括心绞痛、晕厥以及心力衰竭。由此可见,主动脉瓣狭窄为人类的生存带来极大挑战。研究显示,未经过外科主动脉瓣置换(AVR)的患者,1年生存率为52%、2年生存率为40%、5年生存率仅为22%。而经主动脉瓣膜置换的患者1年、2年以及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78%以及68%。从中可以得出结论:经主动脉瓣置换相对于保守治疗患者生存率将大大提升。有证据表明,行TAVR术较使用标准处方患者,1年时全因死亡率降低20%、2年时全因死亡率降低24.3%。而相对于AVR,TAVR与其在1年和2年的全因死亡率相近,因此可以认为,TAVR相对于外科AVR有相近的治疗效果,且给患者带来了更小的创伤。

在TAVR技术的应用方面,ChristophNaber教授特别提及了如何应用VenusA-Valve,他着重分析了VenusA-Valve的特点:三个锁键保持瓣膜释放稳定;三个显影点使定位更为直观;流入端平直设计减少传导束压迫。ChristophNaber教授最后指出,如果想要着手于开展TAVR手术,必须以学习的姿态重新去认识并掌握它。TAVR手术是一项非常注重团队合作的技术,包括心内科介入医师、心外科医师、麻醉医师、超声科医师以及护士等都是这个团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个人技术只是保证TAVR手术顺利进行的一个环节。另外,政府对于新技术、新器械以及医保政策的全力支持也是保障TVAI技术能够普及的重要支撑条件。

杨跃进:我国主动脉瓣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杨跃进教授作为我国最早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专家之一,首先坦承目前我国没有非常系统完整的主动脉瓣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然而透过各种有限资料的搜集和分析,仍然为与会医师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主动脉瓣疾病的特征。首先,从主动脉瓣狭窄的发病机制来看,可分为粥样硬化性、风湿性以及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分析主动脉瓣狭窄的自然病理过程可以发现:主动脉瓣可长期处于代偿阶段、出现中度狭窄后,平均每年的瓣口面积下降0.1cm2,压力阶差上升7~8mmHg;部分进展迅速的患者,每年压力阶差上升可超过25mmHg。对大部分患者而言,一旦出现症状多为重度狭窄,即瓣口面积在1.0cm2以下,压力阶差50mmHg以上。主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轻、中度AS、重度无症状的AS、重度症状性AS以及低血流低压差性AS。

接下来,杨跃进教授在ChristophNaber教授对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症状和造成老年人死亡率上升原因的分析基础上,更为详尽地介绍了我国主动脉瓣狭窄的具体数据。从现代瓣膜病病种变化来看,主动脉瓣狭窄已由29%上升至53%,位居瓣膜病第一位。左心瓣膜病的主要病因则包括退行性变、风湿性、心内膜炎等。从主动脉瓣狭窄的流行病学资料来看,欧美发病率位居各类瓣膜病之首、且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长。在中国,65岁以上人口超过1亿,整体进入老年化阶段。按全世界主动脉瓣狭窄的发病规律计算,中国这类患者人群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当然,我国的具体发病情况与国外有一些差别,例如国外AS比AR发病率高、而我国则是AR比AS更常见。

谈及TAVR技术,杨跃进教授表示目前我国针对于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技术一直在稳步发展,尤其在年后各个中心开始逐步引进TAVR技术。年,由高润霖院士牵头,启动Venus人工瓣膜研究,该研究也加速了国产人工瓣膜的临床应用进程,从而更好的使用TAVR技术为我国老年AS患者服务。当然,现阶段TAVR技术还受到众多限制,例如禁忌证限制等,这也是未来该技术寻求进一步突破的发展方向。

从适应证、影像学指导到患者管理——TAVR技术应用面面观

刘先宝教授、冯沅教授和张倩医师分别以“如何筛选出适合于接受TAVR治疗的患者”、“CT在TAVR技术中的应用”和“TAVR患者的管理”为题进行专题报告,从多角度分析了TAVR技术的临床应用技巧,旨在引导与会医师深刻体会TAVR技术运用的各个环节,从而帮助其在临床实践中更好的为广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服务。

近年来TAVR技术日趋成熟,为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领域带来的技术创新和突破令世界瞩目,目前国际上TAVR技术发展和应用正如火如荼。在国内,该项技术也已经得到了行业专家的认可和重视,未来,TAVR技术势必发展成为代表心血管领域先进性的主流技术。

END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门诊》杂志官方







































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儿童白癜风饮食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mkb.com/wahl/999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