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动脉根部病变治疗专科医院 >> 主动脉根部病变诊断 >> 规培朋友看过来核医学病例及解析04

规培朋友看过来核医学病例及解析04

 

作者:医院李坤曹国祥兰晓莉

病史及检查目的:

患者女,57岁,呼吸困难伴剑突下疼痛1年伴乏力1月余。年3月因房颤于外院行射频消融术后呼吸困难,伴剑突下痛,左侧卧位为甚,夜间不能平卧,伴反复胸闷,无发热咳喘及双下肢水肿等症状,当年12月再次行肺静脉成形术(PTA)和三尖瓣成形术(TVP),并口服螺内酯、呋噻米、消心痛,既往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史。

查体:P:83次/分,BP:95/59mmHg。神志清楚,面容正常,胸骨左缘4-5肋间闻及2/6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B型脑尿钠肽.3pg/ml↑(pg/ml),D-二聚体1.13mg/L↑(0.5mg/L),INR1.10(0.8-1.31),球蛋白19.9g/L↓,总蛋白60g/L↓,T-BIL23.3umol/L,DBIL9.8umol/L↑。

辅助检查:X线示双肺纹理增强,考虑间质性肺水肿;双下肢动脉+深静脉超声示双下肢动脉散在细小粥样硬化斑形成,双下肢深静脉回流通畅;心脏彩超示升主动脉增宽,肺动脉增宽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右心增大,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左侧两支肺静脉及右侧一支肺静脉入左房口处血流加速,EF值53%。

检查目的:明确呼吸困难原因,确定有无肺栓塞。

检查方法:

患者平卧位,静脉缓慢注射1ml显像剂99mTc-MAA8mCi,嘱患者规律深呼吸,即刻行肺灌注平面显像及断层+CT融合显像。

显像图像如下:

图1肺灌注平面显像

图2肺灌注断层+CT融合显像。

检查所见:

右肺上叶尖段、中叶及下叶、左肺下叶放射性分布缺损;右肺上叶前段、后段放射性分布明显稀疏;左肺上叶放射性分布较均匀。双肺CT显示双侧肺纹理增粗紊乱;右肺上叶前段及下叶外基底段可见斑片影;余双肺未见明显实变影及异常密度影;心影增大;右侧胸腔可见液性密度影。

检查结论:

1.右肺上叶尖段、中叶及下叶、左肺下叶未见明显血流灌注,考虑大面积肺栓塞;右肺上叶前段、后段血流灌注减低,提示肺栓塞可能性大;

2.左肺上叶血流灌注未见明显异常;

3.右肺上叶前段及下叶外基底段少许感染;右侧胸腔积液。

病例随访:

该患者来我科检查时一般情况良好,步态平稳,无明显呼吸困难及胸闷。做检查过程中技术员第一时间发现肺部可能存在大面积栓塞,随即报告上级医生并引起重视,密切观察询问患者情况,核实后立即电话口头报告临床医生,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病情风险。住院期间病情平稳。出院医嘱注意休息和饮食,避免劳累,防止感染,继续服螺内酯片(安体舒通)和华法林片,注意皮肤有无出血点及大便颜色,并监测INR值。

年3月电话随访患者于他院再次手术肺静脉支架植入术,术后症状明显好转,无明显呼吸困难,可轻微体力活动。

病例相关知识:

肺灌注显像剂为99mTc标记的大颗粒聚合人血白蛋白(99mTc-MAA),其直径约10-60μm,一过性嵌顿在肺毛细血管或肺小动脉,其在肺内的分布与局部肺血流量成正比。正常人肺内放射性分布基本均匀,常规显像颗粒数注入约20-70万,一过性阻塞的肺毛细血管数量仅占全部肺毛细血管的1/,故不引起明显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和肺功能变化。

注射显像剂前后鼓励患者深呼吸,使药物充分均匀的分布于肺的各个部位,注射前轻轻摇匀,注射时避免回抽血,以防止血液与MAA凝聚成大颗粒造成“热点”假象。注射显像剂速度要缓慢,特别对肺血管床破坏严重的患者,如在慢性肺心病时,绝不可采用“弹丸”注射,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以免引起急性肺动脉压增高造成意外。由于血流量和99mTc-MAA受重力影响,坐位注射时肺尖放射性稍低,肺周边及肋隔角略呈稀疏;仰卧位注射时,背侧肺内放射性稍高。对疑诊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者,应采用坐位注射。

采用肺通气/灌注显像(V/P)有助于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诊断,表现为肺通气/灌注显像不匹配的影像特征,即肺灌注显像时病灶部位为缺损区,而该部位的肺通气显像则为正常。

肺通气/灌注显像结合下肢深静脉核素显像,有助于对肺栓塞做出判断。(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以排除肺栓塞的诊断:①双肺各肺段灌注均正常;②肺通气/灌注显像中病灶的大小、形态和数量均匹配或反向不匹配(肺通气显像为缺损区而灌注显像为正常称为反向不匹配);③没有肺叶、肺段或亚段水平的不匹配改变。(2)具备下列条件时可以诊断肺栓塞:至少1个的肺段,或至少2个亚段的肺通气/灌注显像不匹配。引起肺通气/灌注不匹配的原因除肺栓塞以外,还见于先天性肺血管异常、静脉闭塞性疾病、血管炎、肺癌或结核性纵膈淋巴结肿大。在分析结果是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若肺通气、灌注显像均受损,肺通气/灌注显像“匹配”现象,或表现为通气受损较灌注受损更为显著,则考虑COPD。

病例讨论:

1.此患者检查中就可见明显的肺灌注缺损区,大面积肺栓塞可能,病人存在生命危险,需要临床有效及时的干预。按照临床危急值的报告制度,我们需要核实确认,通知管床医生,并做好相应记录。一则体现了这个检查的重要意义,为临床排忧解难,再则也提醒我们在工作中遇到比较危重的患者,及时通过查阅病历询问病史并和临床医生积极沟通。

2.回顾病史:医院就医,最初因为房颤入院,相继行房颤射频消融术、肺静脉成形术、三尖瓣成形术、肺静脉支架植入术,心功能Ⅱ-Ⅲ级,肺动脉高压史等。大家都熟知房颤易并发血栓栓塞,是肺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导管射频消融手术已经成为治疗房颤重要而有效的手段,而肺静脉狭窄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出现在术后3-6月,多发于肺静脉汇入左房的开口部位,与本病例符合(左侧两支肺静脉及右侧一支肺静脉入左房口处血流加速),且易并发严重肺淤血、肺动脉高压。房颤血栓形成,肺静脉狭窄肺静脉压增高,也会加重肺动脉高压,且肺血流淤滞,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形成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抗凝治疗后又行肺静脉支架植入术,症状有所缓解。

3.过去肺动脉造影被认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金标准”。但由于其为有创检查,危险性高,并发症多,且技术要求高。而放射性核素灌注显像为无创、安全、有效的功能显像,其反映肺毛细血管血流灌注情况,任何影响肺毛细血管血流灌注的因素,都可使病变区域出现放射性稀疏或缺损。这一显像特性决定了其对肺动脉栓塞检出的高灵敏度。肺通气联合肺灌注显像,结合双下肢静脉显像及D-二聚体检查,能有效的提高诊断肺栓塞的准确率和特异性,为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价提供可靠的信息。

这个病例信息量有限,最后来点福利,大家探讨交流,下面看图说话:

图①箭头所指的“热点”是什么?

图②甲状腺怎么会“抢镜”呢

图③是一例患者,图④⑤是同一患者,就图像表而言猜测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什么不一样,孰轻孰重?

图①:前面讲了静脉注射99mTc-MAA时,避免回抽血以免造成“热点”假象?那么这例就是吗?了解病史得知患者有胸腔积液,检查的近两天做了穿刺,此“热点”会不会是穿刺损伤了肺组织,造成的显像剂嵌顿所致?

图②:注射后就开始显像,平面像从第一帧前位到最后的左前斜(平面显像检查一般十来分钟),甲状腺显影越来越浓聚。我们了解了病史得知患者有甲亢,可能与游离锝比较多有关。

图③和④⑤:就图像而言图③患者肺段及亚段栓塞较严重,后面一例患者只有左下叶背段表现放射性分布缺损,而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是不一样的。前面一例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呼吸困难胸闷,而后面一例则呼吸困难以至于不能平卧,检查很难坚持下来,图④⑤可以看到患者心脏影增大,有心衰且左肺受压迫,了解病史患者有心衰(心功能Ⅲ-Ⅳ级)、高血压3级、脑梗塞。这就提醒我们“症征不符”,结合临床很重要,不能妄下判断。

参考文献:

[1]EduardoB.Saad,Bhargava.PulmonaryVeinStenosisAfterRadiofrequencyAblationofAtrialFibrillation.Circulation.;:-.

[2]KucherN,GoldhaberSZ.Riskstratificationofacutepulmonaryembolism.SeminThrombHemostJT-Seminarsinthrombosisandhemostasis,,32(8):-.

[3]王峰,李全,董薇等.同机低剂量CT在肺通气/灌注SPECT显像诊断肺栓塞中的价值[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31(5):-.

[4]姚稚明,王展.肺通气灌注显像在肺栓塞临床处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92(26):-.

[5]刘洪沛,曾恋,黄涛.支架植入术治疗房颤射频消融术后肺静脉狭窄的疗效观察.重庆医学..8(44):-.

[6]李娟,刘保军,赵峰,等.肺通气/灌注显像与HCTPA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价值.中华核医学杂志,,25:-.

赞赏

长按







































閮戝窞鍝効鏈夋不鐤楃櫧鐧滈鐨勫尰闄?
鍖椾含鍝娌荤枟鐧界櫆椋庝笓涓?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mkb.com/ways/100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