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要彻底摆脱疾病,除了治疗疾病本身外,还要“恢复真身”,让患病的身体恢复到患病前的状态,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康复治疗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据媒体报道,在美国,急性心梗、心衰等患者一旦病情稳定,医院康复中心进行3个月的运动康复。有些患者下了手术台,第二天就开始运动康复了,有些病情较重的患者,甚至背着小氧气瓶运动。
心脏病搭桥手术后的护理指导方法
搭桥手术顾名思义,是取病人本身的血管(如胸阔内动脉、下肢的大隐静脉等)或者血管替代品,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饶过狭窄的部分,到达缺血的部位,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进而达到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的目的。这种手术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在充满动脉血的主动脉根部和缺血心肌之间建立起一条畅通的路径,因此,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在心脏上架起了“桥梁”,俗称“搭桥术”。
心脏手术后,通常情况7-10天可以出院。体力恢复,大约4-6周;胸骨愈合大约3个月。在恢复期内,要避免胸骨受较大的牵张,例如:举重物、抱小孩、拉重物、移动家具。并注应注意:
保持正确的姿势:当身体直立或坐位时,胸部应尽可能挺起,将两肩稍微向后展,保持这种姿势在术后早期感觉有点不适应。但在恢复阶段,如不注意保持正确姿势,以后挺胸站立时,胸部会有被勒紧的感觉。
两上肢水平上抬:练习双上肢水平上抬,既不影响骨的愈合,又使上肢肌肉保持一定的张力,避免肩部僵硬。在出院后的一个月内,每天两次做两上肢水平上抬是很重要的。
护袜:在恢复期间,穿弹力护袜,能改善下肢血液供应,并减少体液在下肢聚集。在手术后4-6周内,离开床时,应该穿上弹力护袜,回到床上休息时,再把弹力护袜脱去。
先心病介入术后护理要点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婴儿心脏或大血管大体结构异常,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近年来介入治疗已成为先心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先心病介入封堵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约1小时)、恢复快(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不需特殊麻醉及体外循环、住院周期短(约1周)等优点。那对患儿来说,介入治疗后在护理上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饮食禁忌饮食一定要偏淡些,不宜多吃巧克力与罐装饮料和冷饮,术后最好的“补品”是天然食物。在孩子每天的饮食中注意荤素搭配、粗细均衡,确保一日三餐吃饱、吃好。
按时服药术后遵医嘱继续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3-6个月,如阿司匹林,不可随意停药或减量,术后3-6个月内避免患儿碰撞、外伤等引起出血,积极防治各种感染,保证睡眠。
定期复查与随访术后1、3、6个月及每年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X线片,观察封堵器状态,残余分流情况,左右心负荷程度,有无并发症等。
心理支持介入手术改善了患儿的生存质量,但社会功能仍较差,所以父母应正确识别患儿心理问题,通过积极的语言暗示,真诚的行为触摸,充分给予患儿心理支持,以利于患儿克服心理问题,让其和正常孩子一样,融入社会。
心脏瓣膜病术后护理问答心脏瓣膜病是心脏瓣膜出现了病变,影响血流的运动,从而造成心脏功能异常,最终导致心功能衰竭的单瓣膜或多瓣膜病变。在我国的发病率为2.34‰-2.72‰,目前有瓣膜病修复及置换术可治疗心脏瓣膜病。医院腔镜心脏中心程云阁主任根据临床经验,针对病人术后的疑问归结出来以下几个问答,方便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术后护理。
问:心脏瓣膜手术后需休养的时间?
答:心脏瓣膜手术后3-6个月易发生血栓栓塞,在此期间应以休养为主,避免过度劳累。病情允许时,每天可自行料理饮食起居及一般性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擦地板、买菜、做饭、洗碗筷等,若感到劳累时就休息。待术后6-8个月后视心功能的状况,逐步恢复正常工作。
问:如何安排日常家庭生活和进行身体锻炼?
答:心脏瓣膜手术后6周内不能提重物,以免影响胸骨切口的愈合。生活要有规律,防止过度疲劳,避免剧烈运动,适当进行身体锻炼。锻炼方式可以多样化,从料理家务、定时步行到上下楼梯等均可,持续时间及频率可根据个人情况逐步增加,循序渐进,以运动后无心悸、胸闷、疲劳为宜。
问: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饮食应注意哪些?
答:应给予营养丰富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每天的进食量要保持稳定,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分忌食。不要吃太咸的食物,每日盐的食入量应≤6克,盐分食入过多可加重心脏负担。营养要均衡,饮食结构搭配合理,严忌吸烟酗酒。菠菜、蕃茄、花菜、鲜豌豆、猪肝等富含VitK的食物可影响华法林抗凝效果,不宜长期大量食用。
医院腔镜心脏中心主任程云阁
问:心脏瓣膜手术后育龄妇女可以生育吗?
答:育龄妇女在术后2~3年内应该避孕,因为妊娠和分娩可加重病人的心脏负担。若希望生育,应向医生咨询,获得允许和保健指导后方可怀孕。妊娠期间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
做了心脏手术如何科学运动?“在传统观念中,做完心脏病手术要休息,睡在床上一周,床边站一周,病床内活动一周,至少3周后,才会出病房。”如今,这样的观念要有所转变了,实际上,早期活动对提高生活质量很有好处。
张先生今年56岁,两个月前因为心肌梗死做了支架手术。出院后,他在家中是“大熊猫”,妻子什么事都不让他做,只希望他多休息。张先生聆听了专家有关心脏康复的宣讲,和“心脏康复运动”的宣教,接受了心脏康复运动的评估,原来的一些观念有了改变。
心脏康复科有很多运动器材,类似健身房里的跑步机、划船机、脚踏车等,不过,与健身房的运动器械不同的是,紧挨着每一部运动器械旁边,都有监护仪器,在患者运动时,可以记录他们运动的监测数据。
张先生走上了跑步机,像走上健身房内一样在机器上跑起步来。在踏上跑步机之前,他的面部被戴上面罩,身上被9根导连线与旁边的心电监护等仪器相连。监测仪器上,显示着心跳、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很多个动态指标。大约跑了13分钟,张先生说他额头已微微有汗了。14分钟8秒,运动结束。从跑步机上走下来,张先生状态不错,没有感到劳累。
“从张先生的运动表现看,他完全可以去爬黄山了。”康复专家说,虽然最终的监测评价还没有出来,医生会根据张先生的情况开出运动处方,但从张先生的外在表现看,运动能力相当不错。让心脏恢复、稳定期的患者进行这样的心脏康复运动,就是为了让他们明白自己能做什么样的运动,如何科学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通过心脏康复运动,对心脏供血、心脏功能恢复都有很好的作用。
专家提醒各类心脏疾病的出院患者,要来心脏康复科进行运动,必须要在饭后两小时,不能食用茶、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食品,要穿上适合运动的着装和鞋子,还要告诉医生自己当天服用了哪些药品。
白癜风早期症状白癜风的危害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