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吸铁石,无论你多强大,只要你离我近,就会被磁化
放射技师考试资料独家整理历年真题、考点分析、名师讲解、影像资讯。
执业技师资格考试在路上,放射技师之路,你我同行。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为16分钟)
导读:
打卡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大家的惰性心理,督促大家学习,养成坚持学习的好习惯。
CDFI打卡:(一天领一页,P)
一、膀胱及尿道解剖
成人膀胱位于骨盆腔内,婴儿位于腹部,膀胱分前壁、后壁、左侧壁、右侧壁、三角区、颈部、底部和顶部。三角区位于膀胱后下部,三角的顶端为两侧输尿管出口和尿道内口。
男性尿道分为前、后两部。后尿道位于盆腔内,包括前列腺部和膜部尿道。前尿道由尿道海绵体包绕,分为球部尿道和阴茎部尿道。女性尿道位于耻骨联合后,阴道前壁中下部之前,开口于前庭。
二、检查方法和正确超声表现
分经腹壁膀胱检查和腔内检查两种,后者又可分为经尿道、经直肠膀胱检查。正常膀胱排尿后基本无尿液残留。尿液充盈时,膀胱壁呈一条平整、光滑的细条带状回声;充盈不足时,粘膜回声不平。
男性后尿道可采用经直肠扫查:前尿道选用高频探头,经会阴、阴茎探测。女性尿道可采用经直肠、经阴道扫查。
尿道静止期和排尿期表现不同。静止期呈线状低回声或不显示。男性尿道排尿呈弧形无回声带;开放的前列腺部近段呈漏斗状;充盈的球部尿道近段呈平滑鸟嘴状。女性排尿期尿道内口与近段尿道开放呈漏斗状。
三、膀胱肿瘤
膀胱三角区是肿瘤的好发部位,肿瘤向膀胱凸起并向膀胱壁深方浸润。乳头状瘤、分化良好的移行上皮乳头状癌的瘤体向膀胱腔凸起。分化不良的乳头状癌基底宽,瘤体的一部分凸向膀胱,另一部分浸润肌层或向外凸起,肿瘤生长部分的膀胱壁回声凌乱不清,鳞状上皮癌和腺癌基底也宽广,浸润肌层较早,病变膀胱壁回声往往显示不清楚。
四、膀胱结石、异物和血块
膀胱结石呈强回声,但回声强度略有差别。结石回声多有声影,但是小结石的声影不明显。结石随体位改变向重力方向滚动。
膀胱异物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形态特征和了解的病史(送入物体的形态)基本一致。
膀胱内血块的回声颇像膀胱肿瘤,但略呈扁平状而且较大,膀胱壁回声清晰完整,改变体位时,血块回声沿重力方向缓慢漂移。
CT打卡:P-
心脏冠状动脉CTA
(一)适应证与扫描前准备:
1、适应证:
(1)冠状动脉各种先天性变异的诊断;(2)冠状动脉狭窄、闭塞的检测和诊断;(3)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帮助制定手术计划以及术后桥血管通畅程度的评价;(4)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对支架通畅情况的评价;(5)心功能分析;(6)心内瓣膜形态及功能的评价;(7)心脏各类肿瘤的检测;(8)心脏房、室间隔缺损的诊断。
2、扫描前准备:
扫描前的患者准备对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非常重要,是心脏检查成败的关键。
(1)检查前12小时内不服用含咖啡因饮料,4小时内不宜吃固体食物,鼓励饮水,不做任何运动。
(2)为取得最佳成像效果,检查前需确认受检者为窦性心律且心率稳定在70次以下(以60次左右为最佳)。静息心率过快和心律不齐者应于检查前0~7天在临床医生指导下服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检查当日患者仍需自带控制心率的药物。
(3)向患者介绍检查过程及可能出现的反应,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必要时可吸氧及服用镇静剂),使其能够顺利配合检查。
(4)检查前嘱患者去掉外衣、紧身内衣和胸部金属饰物,仰卧于检查床上并处于舒适放松状态。
(5)按要求连接导线和放置电极:欧洲标准,红色电极:置于右锁骨中线锁骨下;黑色电极:置于右侧肋弓;黄色电极:置于左侧肋弓。美国标准,白色电极:置于右锁骨下;绿色电极:置于右侧肋弓;黑色电极:置于左锁骨下;红色电板:置于左侧肋弓。
(6)可用酒精棉球擦拭与电极接触的皮肤,以除去油脂增加电极敏感性。观察心电监测仪所显示的患者ECG信号和心率,确认屏气状态下R波信号能够被准确识别。
(7)对患者进行反复的屏气训练(吸气量大约为75%的肺活量),确保曝光期间被检者胸腹部均处于静止状态;并观察屏气状态下的心率变化。屏气期间心率变化应小于10%。
(8)建立静脉通道,连接高压注射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者,在内乳动脉对侧上肢进行静脉穿刺。
(二)检查体位和扫描范围:
患者仰卧,身体置于床面中间,双手上举。体轴中心线偏左侧,使心脏尽量位于扫描区域的中心。扫描范围从气管隆突下1cm至心脏膈面下方,怀疑冠状动脉异位起源或者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时,应向上扩大扫描范围;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复查者自锁骨下缘至心脏膈面下方;胸痛三联征检查者自主动脉弓至心脏膈面下方。
(三)扫描方式和参数:扫描基线:冠状动脉CTA为气管隆突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复查为锁骨下缘;胸痛三联征检查为主动脉弓。扫描参数(西门子)://0.42。探测器宽度0.75mm。层厚1.0mm,一次旋转床移动距离2.8mm。图像重建函数核(kernel)B30f平滑算法。重建间隔0.5mm。FOV为mm。扫描参数(GE):探测器宽度可选择16×0.5~0.75mm,也可选择16×1.0~1.5mm的双探测器组合,以缩短容积扫描时间,减少心率波动对影像质量的影响。ECG门控心脏螺旋扫描通常采用智能螺距技术,X线管和检查床面的运动与患者心率同步,避免图像数据采集中产生间隙。一般螺距与心率正相关,患者心率增加则螺距增加;当屏气前后心率变化较大时需要采用人工设置进行修正。扫描野~mm,kVp,管电流应根据体重修正,选择最快机架旋转时间,预设重建时相R-R间期75%,无重叠重建,图像重建函数核为心脏标准重建核。
(四)对比剂的使用:
(1)无需使用口服对比剂;
(2)对比剂用量和注射速率:采用高压注射器肘静脉给药,对比剂用量为~ml加0.9%生理盐水30ml。注射速率为3.0~4.5ml/s。加用生理盐水的目的是既可减少对比剂用量,也可避免上腔静脉内高密度对比剂伪影对冠状动脉影像的干扰。
(3)扫描延迟时间:
团注测试:在主动脉根部层面设置一圆形兴趣区进行小剂量试验,3ml/s,总量20ml,根据记录的时间-密度峰值曲线时间,在此基础上增加3~5秒,作为冠状动脉增强扫描的延迟时间。无团注测试时的实际延迟时间一般为23~30秒(团注速率在3ml/s时)。
团注追踪:在主动脉根部层面设置一圆形兴趣区,按实际扫描检查的注射速率3.0~4.5ml/s同时开始注射和团注追踪扫描,扫描启动阈值~HU,追踪扫描开始延迟时间8~20秒(追踪扫描延迟时间的时间取决于团注的速率)。
(五)摄影和图像后处理:横断面图像按平滑或标准算法重建,重建时相为心动周期的30%~80%,间隔10%,必要时可修改重建参数,重建运动伪影最小的冠状动脉图像。然后根据所建冠状动脉的不同分支,采用不同时相的横断面图像,利用后处理工作站做2D或3D等的图像后处理和血管分析,然后有选择性的进行容积再现成像(VR)、最大密度投影(MIP)、薄层MIP(STS-MIP)、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阴影显示法(SSD)及仿真内镜(CTVE)等方法的三维重组成像。
(六)注意事项:
(1)在西门子的CT机中,为了观察小的分支要选择薄的层厚,且重建间距一般应小于层厚的50%,重叠重建可以减少伪影,增加图像的平滑度;对比剂的速率要根据心率作相应的调整,心率慢,对比剂的速率可适当减慢;心率快,注射速率宜较快,原则上对比剂注射时间等于扫描时间。
(2)为取得最佳成像效果,检查前一般应将心率控制在70次/分以下(60次/分左右最好),并且心律必须规则。检查前3天须在临床医生指导下控制心跳速率和心律不齐。检查当日患者仍需服用控制心率的药物(常规检查前一次服用倍他乐克50mg),如服药后心率仍高于70次者则需要请心内科医生选择其他有效药物控制心率后,再预约检查日期。
(3)心率明显高于要求范围不能控制以及心律不齐者可能会造成图像产生伪影,严重影响诊断准确率。建议不能较好控制者取消检查(尤其是心律不齐者)。
(4)有下列情况者需确认后才能做冠状动脉的CT检查:有明显心律不齐、顽固性心力衰竭、碘过敏、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对比剂使用禁忌证的患者不适合做本检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如不进行溶栓治疗,应在恢复期后择期进行检查。放置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需确认ECG信号可以满足成像要求方可进行检查。心脏功能不全、瓣膜关闭不全等疾患可以影响冠状动脉的对比剂灌注效果,应作为特殊情况对待。静息心率较快,且存在β-受体阻滞剂禁忌证者不适合做本检查。如:失代偿性心功能衰竭(Ⅲ级或Ⅳ级);严重哮喘或使用β-受体激动剂;活动性支气管痉挛和(或)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2°或3°房室传导阻滞,或1°房室传导阻滞伴RR间期大于0.24秒。
(5)检查前48小时停服万艾可、艾力达、希爱力及二甲双胍。
(6)增强扫描后,应留观15~60分钟,以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DSA打卡:P
腹部血管DSA摄影程序和对比剂注入量:
1、肝脏血管造影的DSA摄影程序,一般选用脉冲方式,每秒4~6帧,腹腔动脉造影观察门静脉者,曝光时间达15~20s,直至门静脉显示满意。
2、腹主动脉造影、腹腔动脉造影、肾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胰、脾、胆血管造影,一般选择脉冲方式采集,每秒4~6帧,曝光至毛细血管期显示满意为止。对于昏迷及不配合的患者,DSA曝光采集期间不能屏气,腹式呼吸和肠蠕动明显不能保证清晰成像者,选用超脉冲方式,25~30帧/s。
3、离子型对比剂浓度为40%~60%或相应非离子型对比剂。
①腹主动脉造影的对比剂量每次35~40ml,注射流率15~20ml/s,压限~磅;
②腹腔动脉造影对比剂量每次25~30ml,注射流率6~8ml/s,压限~磅;
③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对比剂量每次15~20ml,注射流率5~7ml/s;肠系膜下动脉造影对比剂量每次12~16ml,注射流率4~6ml/s;
④胃十二指肠动脉造影对比剂量每次8~10ml,注射流率3~5ml/s;
⑤胃左或胃右动脉、胰十二指肠及肠系膜上、下动脉分支造影,对比剂量每次6~8ml,注射流率2~4ml/s;
⑥肾动脉造影时,每次对比剂量10~15ml,注射流率5~7ml/s,压限~磅;
⑦肾内动脉超选择性造影时,每次对比剂量6~8ml,注射流率4~6ml/s,压限磅;
⑧选择性肾上腺动脉造影,每次对比剂量4~6ml,注射流率2~3ml/s,压限磅;
⑨膈动脉造影时,每次对比剂量6~8ml,注射流率3~4ml/s,压限磅。
群打卡##9.2#上岗证#
群打卡##9.3#上岗证#
群打卡##9.4#上岗证#
群打卡##9.5#上岗证#
群打卡##9.6#上岗证#
群打卡##9.7#上岗证#
群打卡##9.8#上岗证#
群打卡##9.9#上岗证#
群打卡##9.10#上岗证#
群打卡##9.11#上岗证#
群打卡##9.12#上岗证#
群打卡##9.13#上岗证#
群打卡##9.14#上岗证#
群打卡##9.15#上岗证#
群打卡##9.16#上岗证#
群打卡##9.17#上岗证#
群打卡##9.18#上岗证#
群打卡##9.19#上岗证#
群打卡##9.20#上岗证#
群打卡##9.21#上岗证#
群打卡##9.22#上岗证#
群打卡##9.23#上岗证#
距离年上岗证考试还剩23天。
初审
蓝小明
终审
刘谷一一
为您提供第一手的考试教材,第一手的考试资讯,第一手的考试真题,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