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动脉根部病变治疗专科医院 >> 主动脉根部病变诊断 >> 如此心怀鬼胎的患者,还是第一次见到

如此心怀鬼胎的患者,还是第一次见到

 

最近收了一个有意思的病人,是一位45岁的女患者,来就诊的原因是「间断心慌、胸闷4年,再发并加重3个月」。

看起来是个普通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是——

一个诡异的笑脸

医院心脏彩超,「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还有胸片「纵膈占位性病变」。

胸片不容易判断出占位是什么,那就做个增强CT看看吧。

天啊!好像看到了一张令人毛骨悚然的笑脸!

来,放大再看一遍。

这是什么情况?

为了明确诊断,我们又做了心脏彩超和冠脉造影、冠脉CT。

综合考虑病史及检查结果,对胸腔占位性病变考虑的可能诊断为:

冠状动脉瘤,可能性较大;

室壁瘤,无心肌梗死病史,基本排除;

纵膈畸胎瘤(纵膈?前室间沟?),与心脏关系密切,不像一般的纵膈肿瘤,而心脏上的畸胎瘤很罕见;

心包囊肿,不完全排除。

切,还是不切,这是个问题

开胸后,发现占位性病变位于左心室心尖部,与心室之间无明显界限,约鹅蛋大小,质地坚硬。

我们开始在切与不切之间稍有犹豫:不切的话左心室活动明显受累,心功能估计难以完全恢复正常;但切除的话风险也很大,病变与左心室关系密切,手术容易损伤左心室心肌,双瓣置换的病人本来就存在左心室破裂的风险。

考虑到患者比较年轻,最终还是决定冒险手术切除心尖部占位病变。

心脏停跳后,切开心尖部病变钙化外膜后,可见大量类似于黄油与巧克力酱(各位,你们的午饭还好吗?)一样的组织混合物,基本判断为「畸胎瘤」。当然,还需要最后的病理报告才能确诊。

高能预警:前方图片可能引起不适,午饭时间谨慎下拉

将钙化外膜内的全部组织清除干净后,因瘤壁与左心室无明显界限,决定保留,用毛毡条加固的「三明治」方法缝合瘤壁,防止左心室破裂。

稍后顺利进行了联合瓣膜置换。

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经常会左右为难,每一种选择都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而心脏上的占位性病变,考验的不光是医生的思维判断及手术技巧,也更加考验医生承担风险的意愿及能力。

「心怀鬼胎」

畸胎瘤是一种生殖细胞变异而来的肿瘤,多见于腹腔,偶见于胸腔,成熟的「畸胎瘤」有时可见发育不完全的毛发、软骨及牙齿等组织。但是,心脏上的「畸胎瘤」极为罕见。

由于「畸胎瘤」的名字,常常会带来一些误解造成的故事,比如说:「我是不是怀孕了?还是个畸形?」

而这一个病人,则让人不禁想起了一个成语:心怀鬼胎。

——医生眼里的成语,怎么和语文老师教的不一样啊!

还有什么词,在医生眼里是有不同含义的?

留言说说你的故事吧!

欢迎点击下方按钮投稿!

本文作者:程才华中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教授

责任编辑:刘冬宸

排版设计:张琲琲

题图:拉图尔,《玩牌的作弊者》,c.lates

其他图片:作者提供









































北京现在好点的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啊
治疗白癜风的最好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mkb.com/ways/20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