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操作技术及基本切面
自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EE)应用于临床以来,不但为心脏疾病的超声诊断提供了新的视窗,同时在心脏疾病尤其是结构性心脏病的医治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1、TEE操作技术及基本切面
(1)操作技术
患者取左侧卧位,检查者站于患者左边,插管前先将咬口垫套在管体上,换能器表面涂以消毒耦合剂,检查者向前轻微曲折探头,经口腔舌根上方进入正中处插入,探头进入咽部后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顺势快速推动,使之到达食管中段。
检查者与助手需密切视察患者一般情况和反应,全程密切监护心电图。一旦发现病情有不良变化,应立即退出探头,及时进行处理。检查全过程约为min,时间不宜太长。检查终了退出探头后,让患者平卧位休息数分钟再离开检查室,并嘱其2小时内不宜饮食,4小时内宜进流质食品。
(2)经食管超声探头的基本运动情势
1.将探头顶端向食管远端或胃部移动称“推动”,向相反方向拉出称之为“后退”;
2.在食管内将换能器顺时针方向朝向患者右边转动称之为“右转”,反之称为“左转”;
3.使用操作柄的大轮将探头顶端向前曲折称之为“前屈”,反之向后曲折称之为“后屈”;
4.使用操作柄的小轮将探头顶端向左方曲折称之为“左屈”,反之称为“右屈”(图1)。
图1经食管超声探头的基本运动情势
(3)晶片角度的调剂
除上述探头基本运动情势外,目前的多平面超声探头都可以通过调剂其特有的按钮使得超声切面在0°-°之间转换(图2),从而实现从不同角度视察心脏的目的。一般而言,经食管多平面扫描时,0°时的扫描切面即经食管探头的水平切面(横轴切面);30°-50°时的扫描切面相当于心脏的短轴切面(食管中段时);90°时的扫描切面相当于经食管探头的矢状切面;°-°时的扫描切面相当于心脏的长轴切面(食管中段时);°时的扫描切面为0°时所得切面的镜像图。
图2经食管超声探头晶片角度的变换
2、TEE基本切面
通过超声探头的运动和探头内部晶片角度变换,可以衍生出一系列超声切面。为便于掌握,多数学者倾向于将超声切面分为食管上段切面、食管中段切面、经胃底切面、经胃深部切面四个大类。
在上述四个不同水平可以派生出20个基本切面(实际为21个切面,因经食管中段4腔心切面和5腔心切面间的转换微调探头深度便可,故常合并在一起讲述),现将此20个切面扼要介绍以下(图3)。
图3TEE不同检查平面及其与中切牙间的距离
1.食管上段切面
(1)食管上段主动脉弓长轴切面(UEAorticArchLAX)
食管上段切面多以食管中段切面为基础演化而来。以食管中段降主动脉短轴图象为基础,探头后退直到主动脉的形状变成卵圆形时轻微向右旋转探头,超声深度cm,即可以获得食管上段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图4)。此切面系从纵轴方向显示主动脉弓横截面,主动脉弓近端位于图象左边,弓远端位于图象右边。进一步回撤探头还可以获得颈部大血管的图象。
此切面主要用于诊断主动脉病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降主动脉内逆向彩色血流速度与患者反流程度密切相干。
图4食管上段主动脉弓长轴切面解剖和超声示意图
(2)食管上段主动脉弓短轴切面(UEAorticArchSAX)
在上述食管上段主动脉弓长轴基础上;调剂超声深度为cm,并调剂成像角度至60°-90°,便可取得食管上段主动脉弓短轴切面(图5)。这1切面上方为主动脉弓短轴横截面,远场为肺动脉长轴图象。在此切面右上侧还同时显示了左锁骨下动脉和无名静脉的近心端;图象的左下角则显示了肺动脉瓣和肺动脉主干长轴图象。
此切面主要用于诊断主动脉弓、肺动脉瓣病变,还可以用于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医治。但是由于食管上段水平前方紧邻气管,受气管内气体干扰,主动脉结构常常显示不清。
图5食管上段主动脉弓短轴切面解剖和超声示意图
2.食管中段切面
食管中段系列切面不仅是经食管超声检查中使用频率最多的切面,也是理解和掌握其它切面的基础,表1列出了食管中段主要超声切面:
表1食管中段主要超声切面概述
(1)食管中段4腔心切面(ME4C)
将探头放入食管中部(距门齿约20cm),超声图象深度14cm,旋转角度0°-10°,显示四个心腔。通过轻微后屈探头尖端,尽可能多地显示左室心尖部(图6)。此时,图象平面始于左心房,经二尖瓣的中心,止于左心室心尖部。在此切面基础上将探头回撤,还可显示食管中段5腔心切面。
图象中主要结构包括:左右心房,左右心室,2、三尖瓣,房间隔,后室间隔和左心室侧壁。在这1图象中,通常能看到二尖瓣前叶和后叶中间部份(A2,P2)。此切面主要用于诊断二尖瓣疾病、三尖瓣疾病、房间隔缺损及判断心腔大小、心室功能等。
图6食管中段4腔心切面解剖和超声示意图
(2)食管中段2腔心切面(ME2C)
在上述食管中段4腔心切面基础上保持探头尖端不动,调剂角度至90°左右,右房,右室从图象中消失,左心耳出现;此时后屈探头尖端,寻觅并显示真实的左室心尖部,增加超声深度以显示全部心尖部便可取得此切面(图)。此图象与食管中段四腔心图象相垂直,可以从左房后壁直接视察左房,二尖瓣和左室心尖部。图象中,左室前壁处于图象右边,左室下壁居左边。该图象还显示二尖瓣前叶的A1、A2及后叶的P3部份。
此切面主要用于评估二尖瓣病变、诊断左心耳占位、丈量左室大小及功能等。
图7食管中段2腔心切面解剖及超声示意图
(3)食管中段二尖瓣闭合缘切面(MEMC)
食管中段四心腔图象基础上,保持探头尖端不动并使二尖瓣处于图象中央,调剂角度至45°-60°,此时右心房与右心室从图象中消失,轻微后屈探头找到左心室心尖部即为标准二尖瓣闭合缘切面(图8)。在这1图象中,二尖瓣由左侧的P3部份,右侧的P1部份和中间的前瓣(通常为A2)构成波浪形的图象。此图象还可以显示左心室后乳头肌和前乳头肌和左室心尖部。
此切面主要用于诊断二尖瓣病变,也可以用于评估左心室功能。
图8食管中段二尖瓣闭合缘切面解剖和超声示意图
(4)食管中段左心室长轴切面(MELAX)
在上述食管中段2腔心切面上基础上保持探头尖端不动,旋转角度至°-°。在长轴方向显示主动脉瓣和左室流出道,调剂超声深度使全部左心室都可在图象中显示(图9)。此切面始于左心房,从长轴方向对主动脉根部和全部左心室成像。左心室前间隔壁和下侧壁及二尖瓣前叶(A2)和后叶(P2)都能在该图象中清晰可见。
此切面用于诊断二尖瓣、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和室间隔病变,也可以用于评估左心室功能。
图9食管中段长轴切面解剖和超声示意图
(5)食管中段主动脉瓣短轴切面(MEAVSAX)
在食管中段4腔心切面基础上,向患者头侧回撤探头,显示左室流出道和主动脉瓣后旋转角度至30°-45°,调剂深度至cm;以主动脉瓣为中心,尽可能使主动脉瓣三个瓣膜相互对称便可取得此切面(图10)。在此切面基础上,探头后退可显示冠状动脉开口,推动探头可显示左室流出道。图象中三个主动脉瓣呈对称散布,其中无冠瓣紧邻房间隔,右冠瓣靠近右心室流出道,左冠瓣则紧邻肺动脉。
此切面用于诊断主动脉瓣疾病、Ⅱ孔型房间隔缺损、冠状动脉病变等,同时还可以用于准确丈量左心房大小及主动脉瓣环径。
图10食管中段大动脉根部短轴切面解剖和超声示意图
(6)食管中段主动脉瓣长轴切面(MEAVLAX)
在上述食管中段长轴图象基础上,回撤探头寻觅主动脉根部或在食管中段主动脉瓣短轴切面基础上,旋转角度至°-°可获得此切面(图11)。标准切面上,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近端呈直线排列,主动脉窦对称散布。此切面系从长轴方向显现主动脉根部。左室流出道、部份主动脉瓣、升主动脉近端(窦管连接部远端1cm)排列于图象右边,而二尖瓣和左室并未在此图象中完全显现。
此切面诊断二尖瓣、主动脉根部、左室流出道病变,同时还可以用于室间隔缺损诊断和外科微创封堵术引导。
图11食管中段主动脉瓣长轴切面解剖和超声示意图
(7)食管中段右室流入-流出道切面(MERVOT)
在上述食管中段大动脉短轴切面基础上,旋转角度至60°-75°,调剂图象深度至cm,可同时显示三尖瓣、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和肺动脉主干(图12)。此切面可以观察到血液从三尖瓣(图象左边)流入到右室再从肺动脉瓣口(图象右面)流出的整个过程。
此切面用于诊断肺动脉瓣、肺动脉、右室流出道及三尖瓣疾病;同时还可以作为室间隔缺损和右室流出道阻塞鉴别诊断的主要视察切面。
图12食管中段右室流入-流出道切面解剖和超声示意图
(8)食管中段双腔静脉/双心房切面(MEBicaval)
探头置于食管中段,调剂图象深度为cm,角度为90°-°,或在上述食管中段两腔心切面的基础上将全部探头转向右边改变角度或轻微右旋探头,下腔静脉(左)和上腔静脉(右)便可同时成像(图13)。此切面系从长轴方向顺次显示左、右心房和腔静脉。
此切面是诊断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静脉窦型)最好的切面之一,同时还用于诊断心房占位性病变及引导封堵器输送导管;另外,麻醉科静脉插管深度的判断,也可以借助于此切面。
图13食管中段双腔静脉/双心房切面解剖和超声示意图
(9)食管中段降主动脉短轴切面(MEDescAorSAX)
探头位于食管中段,调剂图象深度为cm,将探头向左边旋转显示主动脉,进而减小图象深度至5cm,使主动脉处于图象正中便可显示降主动脉横截面(图14)。图象近场的弧形管壁为降主动脉的右前壁。在此切面基础上,探头推动或后退可以显示降主动脉全程。
此切面主要用于诊断主动脉病变,可以通过降主动脉内逆向彩色血流评估主动脉关闭不全严重程度。另外,还可以用于引导主动脉球囊反搏及判断有没有左边胸腔积液等。
图14食管中段降主动脉短轴切面解剖和超声示意图
(10)食管中段降主动脉长轴切面(MEDescAorLAX)
在上述降主动脉短轴切面基础上,保持探头不动,旋转角度至90°-°,便可显示主动脉长轴(图15),图象左边为主动脉远端,右边为主动脉近端,扇形图象顶端管壁为主动脉前壁,与之相平行的为主动脉后壁。
此切面主要临床用处与降主动脉短轴切面相类似。
图15食管中段降主动脉长轴切面解剖和超声示意图
(11)食管中段升主动脉短轴切面(MEAscAorSAX)
在上述食管中段主动脉瓣长轴图象基础上,探头后退(显现升主动脉长轴),并旋转角度至0°;或在食管中段主动脉瓣短轴基础上后退探头(显现升主动脉短轴),然后旋转成像平面至0°都可取得此切面(图16)。此切面图象中显示的结构从主动脉瓣略上方开始,顺次为右肺动脉长轴、升主动脉短轴和上腔静脉短轴。
此切面主要用于诊断升主动脉病变、肺栓塞、动脉导管未闭及检测上腔静脉内的漂浮导管等。
图16食管中段升主动脉短轴切面解剖和超声示意图
(12)食管中段升主动脉长轴切面(MEAscAorLAX)
将超声探头置于食管中段,在食管中段主动脉瓣长轴切面基础上,回撤探头至右肺动脉进入视野,调剂图象深度至cm,调剂角度至10°-20°便可取得此切面(图17)。在该切面中扇形图象的顶点为右肺动脉,其后方为升主动脉近端长轴。
此切面主要用于诊断主动脉病变、判断右肺动脉有没有栓子等。
图17食管中段升主动脉长轴切面解剖和超声示意图
3.经胃底部切面
(1)经胃底左心室乳头肌短轴切面(TGmidSAX)
将探头推进入胃腔,调剂图象深度为12cm、角度为0°,继续推动探头直到显示胃(皱褶)或肝脏,以后向前曲折探头使其接触胃壁和心脏下壁;向左或右旋转探头使左心室处于图象正中并充分显现两个乳头肌便可显示胃底左心室乳头肌短轴切面(图18)。此图象顶端为左心室后壁,左室其它节段亦可清楚显示。
此切面主要用于评估左心室大小、功能及心肌节段性运动,同时还可以诊断肌部室间隔缺损和心包积液。
图18经胃底左心室乳头肌短轴切面解剖和超声示意图
(2)经胃底二尖瓣短轴切面(TGbasalSAX)
在上述胃底左室乳头肌短轴切面的基础上,回撤探头即可以看到二尖瓣口短轴图象,调剂图象深度,便可以获得二尖瓣连合部的图象(图19)。该图既显示了左室基底部6个节段,还有助于视察二尖瓣前叶的后半部份(A3)、和后叶和和紧邻探头的后连合(PC)。
此切面主要用于评估左心室大小、功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没有三维超声的时候用于判断二尖瓣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
图19经胃底二尖瓣短轴切面解剖和超声示意图
(3)经胃底左心室2腔心切面(TG2C)
此切面与经胃中部短轴切面相互垂直,在后者的基础上,旋转角度至90°,便可取得(图20)。该图顺次显示了左心室下壁、2尖瓣瓣下结构和左心室前壁。这1图象与食管中段两腔心图象类似,只是探头更靠近左心室下壁。
此切面主要用于诊断2尖瓣瓣下结构病变及评估左心室功能。
图20经胃底左心室2腔心切面解剖和超声示意图
(4)经胃底左心室长轴切面(TGLAX)
在上述经胃左心室二腔心图象基础上,旋转角度至°-°,即可以获得(图21);若图象显示不佳,可以向右轻微旋转探头,当图象右边显示出主动脉瓣时,调剂深度便能较为清楚地显示。此切面类似于食管中段主动脉瓣长轴图象,但能更好地使用频谱多普勒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估。
此切面主要用于诊断二尖瓣、主动脉瓣、左室流出道病变,还可以用来诊断室间隔缺损和评估左室收缩功能。
图21经胃底左心室长轴切面解剖和超声示意图
(5)经胃底右心室流入道切面(TGRVinflow)
在经胃底乳头肌短轴图象基础上,向右旋转探头使右心室位于图象中央,同时调剂角度至90°,便可显示(图22)。此切面近场为右心室后壁,右心室心尖部位于图象左边,前壁位于图象视野远端。
此切面主要用于诊断三尖瓣及瓣下结构病变,同时可以用来评估右心室功能变化。
图22经胃底右心室流入道切面解剖和超声示意图
4.经胃深部长轴切面(DeepTransgastricLAX)
在经胃短轴图象的基础上,前屈并轻微推动探头,紧贴胃黏膜直到在图象顶端显示左室心尖部,便可取得(图23)。此切面和食管中段五腔心类似(上下颠倒)。有时为了在图象中央显示左室流出道和主动脉瓣需要向左曲折探头。
此切面用于诊断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同时对房室瓣病变严重程度的评估也有一定优势。
图23经胃深部长轴切面解剖和超声示意图
内容转载自
哪儿治疗白癜风好呼和浩特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