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之死
「未离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万国明」——从「黄袍加身」到「烛光斧影」,宋太祖赵匡胤的一生可谓传奇,也为后世留下了难解的谜团。今天,我们就抛开历史的阴谋论,尝试从医学的角度探寻赵匡胤「一夜暴毙」背后的真凶。
从画像来看,赵匡胤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胖:肥头大耳,加上「双下巴」。此外,赵匡胤还有酗酒的习惯,史载,宋太祖曾自云,「朕每日宴会,承欢致醉,经宿未尝不自悔也」。司马光的《涑水记闻》中也有关于赵匡胤好酗酒而不能自控的描述。
应酬多,常酗酒,缺乏运动,肥胖——宋太祖的情况与现代的许多人不谋而合,而这一类人群往往有着共同的困扰:高血压。我们不妨大胆猜测:赵匡胤一直患有高血压,长期的高血压导致了心脏等靶器官的损害,也成为了太祖身体中的「定时炸弹」。史载,赵匡胤暴卒当晚大量饮酒,且天气异常寒冷,这些因素引起血压进一步升高,并诱发了急性心梗、心衰或卒中,导致太祖猝死。
危言耸听?不,以上是真真切切可能发生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事件。
眼见为实:解读高血压心脏损害
讲完八卦,让我们来看一看,在Vscan掌上超声仪下,现代「赵匡胤们」的心脏是怎样的状态吧。
常规的心脏超声切面包括胸骨旁长轴、大动脉短轴、乳头肌短轴及心尖四腔切面等。高血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会呈现出一系列典型的病理改变。
1.胸骨旁长轴切面
从实例可以看出,该高血压患者心脏的室间隔明显增厚,同时左心房扩大,升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瓣与二尖瓣也有增厚现象,呈典型的高血压性心脏结构改变。
使用Vscan对心脏彩超的各项指标进行定量测量也很方便,并可以与标准值进行比对,判断心脏结构改变的严重程度。此实例中的情况为:
室间隔厚度16mm(正常厚度7~11mm)
左心房内径45mm(正常上限约40mm)
升主动脉直径42mm(正常上限约37mm)
2.心尖四腔切面
心尖四腔切面下的超声图像验证了前述结果,该患者的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呈整体增厚,具有典型的高血压导致的左心室肥厚特征;另外,也可见二尖瓣增厚和左心房扩大。
切换到彩色多普勒模式,我们可以对二尖瓣功能进行评估。该实例中,可见二尖瓣有微量返流。如果高血压控制不佳,二尖瓣退行性病变与返流现象可能进行性加重。
总结:
高血压可引起心脏结构与功能上的一系列病理性改变,并导致严重后果。现代社会中,生活方式不佳、高血压控制不良的「赵匡胤们」大有人在。有效控制血压、积极监测心脏状态是避免悲剧发生的关键。
如果有现代的监测手段和医疗技术,宋太祖可能就不至于在五十岁的大好年华「壮志未酬身先死」,而历史是不是也会被改写呢?欢迎遐想。
八卦医学史,从医学的角度解读历史,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长按并识别下方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