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动脉根部病变治疗专科医院 >> 主动脉根部病变预防 >> 郑大一附院妇科肿瘤MDT病例精选

郑大一附院妇科肿瘤MDT病例精选

 

治疗白癜风价格 http://m.39.net/pf/a_4489470.html

患者55岁,年2月初因“下腹坠胀1月余”就诊于我院。阴超:宫腔内不均质回声(61*50*45mm),双侧髂血管旁低回声(肿大淋巴结?);MRI:1、宫腔占性位病变,考虑子宫内膜癌(Ib期?)2、双侧髂血管旁病变,考虑淋巴结转移。于年02月17日行“腹腔镜下子宫+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常规病理:1.(宫腔)子宫内膜样腺癌,中-低分化,伴鳞状细胞分化及粘液分化,癌组织浸润子宫肌层(小于1/2肌层),脉管内见大量癌栓,颈体交界及双侧宫旁未见特殊;2.送检淋巴结见癌转移(左盆腔:3/4;右盆腔:6/7;腹主动脉旁:5/11枚)。免疫组化:Ki67(40%+),ER(40%+),PR约(20-30%+),MLH1(-),PMS2(-),MSH2(部分+),MSH6(灶+)。术后分期:子宫低分化内膜样腺癌IIIC2期,术后给予全量放疗+6程TP方案化疗,后定期复查无异常发现。年11月初自觉左颈部不适,皮下可触及一约1.5cm质硬结节,有触痛,医院彩超提示: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较大者15.4mm*9.7mm,考虑转移灶?),穿刺活检: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性腺癌。今入院后查PET-CT:左侧锁骨上、盆腔肠系膜根部、右侧髂血管旁肿大淋巴结,代谢活跃,右侧输尿管下段旁软组织代谢活跃,考虑肿瘤转移;MSI检测:MSI-H。

子宫内膜癌IIIC2期术后放化疗后复发伴多发淋巴结转移

指导下一步治疗。

放疗科顾浩医生:盆腹腔多发淋巴结肿大,伴远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既往已行盆腔放疗,局部再次放疗风险大,暂不考虑,如经治疗后仍有局部少数淋巴结转移,可行精准定向放疗;

核医学科李亚丹医生:同意顾教授意见,目前为全身多处转移,可先行化疗控制肿瘤进展,如局部病灶对化疗不敏感,可考虑粒子植入、射频消融等方法;

肿瘤科袁静医生:患者术后放化疗后很快复发,与其临床期别晚,分化差有关,已用TP方案化疗6程,后续可更换以阿霉素为主的(例如脂质体阿霉素+异环磷酰胺)化疗方案,治疗2-3疗程评估治疗效果,另外可加用抗血管生成剂(例如贝伐单抗、阿帕替尼、安罗替尼等)。患者可疑Lynch综合症,要再次确认其家族史。目前患者已全身多处转移,组织学分化差,化疗效果不佳,总体预后不理想,需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

中医科刘明珠医生:患者目前处于化疗间期,存在便秘等不适,可服用中药调理胃肠道,提高身体素质,为后续的治疗做准备。若治疗期间出现胃肠道不适、骨髓抑制等,也可按症给予相应的辅助治疗,例如:中草药方、针灸、贴耳穴、推拿等;

妇科邱海峰医生:虽然肿瘤的分化程度不好,但ER、PR均阳性,在化疗的基础上可加用大剂量高效孕激素,如甲羟孕酮、甲地孕酮等;另外基因检测和免疫组化均提示MSI-H,近期已有研究证实仑伐替尼+PD-1抗体治疗晚期且MSI-H的子宫内膜癌有不错的表现。如允许,抗血管生成剂+免疫治疗也可作为该患者的备选方案。

妇科郭瑞霞医生:患者复发快,TP方案治疗效果不理想,首选更换化疗方案,同时可加用抗血管生成药物、高效孕激素;考虑到患者为MSI-H,免疫治疗可作为备选。

1、含阿霉素的化疗方案;

2、内分泌治疗:高效孕激素等

3、抗血管生成剂+免疫治疗,比如:仑伐替尼+K药、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等;

(排名不分先后)

郭瑞霞顾浩李亚丹袁静刘明珠邱海峰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mkb.com/wazz/14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