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植入器械之家
摘要
市场容量
二尖瓣膜病患者是心脏瓣膜外科最大的群体(60.8%),而二尖瓣反流(MR)则是最常见的二尖瓣瓣膜疾病(65%)。目前国内约有万MR患者,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约为万。其中有40%患者因为高龄、心功能差且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而无法耐受外科手术,得不到有效治疗,也就是说中国约有80万无法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按照介入手术渗透率20%~50%计算,介入器械终端价格10w/套计算,国内MR介入器械潜在市场规模约为~亿元,市场容量大,并仍将不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方法
目前对于二尖瓣返流手术,介入治疗是很多人首选的方式。二尖瓣介入手术治疗方式有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和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二尖瓣修复又可以分为瓣叶成形术、瓣环环缩术、人工腱索植入三类。主要有经股静脉及外科小切口经心尖这两种入路方式。瓣叶成形术基于“缘对缘”原理,是最为成熟的二尖瓣修复技术,临床表现也最优。瓣环环缩术、人工腱索植入的使用均有其局限性。TMVR是目前竞争最激烈的方向,目前已完成例左右病例,技术仍需改进和加强。
竞争对手
二尖瓣介入治疗领域,国内外厂家积极布局。MitraClip(雅培公司产品)是唯一获得CE和FDA双重认证的二尖瓣修复产品,Pascal(爱德华公司)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和临床表现。国内悍宇医疗、德晋医疗、科凯生命产品均处于相应的研发阶段。在二尖瓣置换领域,目前表现较好的是美敦力的Intrepid瓣膜和雅培的Tendyne瓣膜。国内从事介入二尖瓣瓣膜置换的公司主要由纽脉医疗、沛嘉医疗、微创医疗、启明医疗、健世生物等。其中纽脉医疗专注于二尖瓣瓣膜置换的研究,年5月份完成了第一例人体试验,其他公司产品都处于比较早期阶段。
1二尖瓣结构及功能
二尖瓣(mitralvalve)即左房室瓣,又称“僧帽瓣”。附于左纤维房室环上,由心内膜的皱褶形成。有两个瓣膜,位于前内侧者为前尖瓣,较大,常称大瓣,是左心室流入道与流出道的分界标志;位于后外侧者为后尖瓣,较小,常称小瓣。瓣膜呈三角形,尖朝向左室腔。瓣尖、边缘及其室面有许多腱索连于乳头肌。心室收缩时,二尖瓣即严密关闭房室口,防止血液逆流入左心房。
2二尖瓣疾病及其病因
二尖瓣疾病主要包括二尖瓣返流、二尖瓣狭窄及二尖瓣脱垂,其中二尖瓣返流占所有二尖瓣疾病患病率的65%。二尖瓣返流(MR)是由于二尖瓣瓣叶、瓣环、乳头肌、腱索等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导致的二尖瓣病变,即在心脏收缩时心脏二尖瓣关闭不严,使得血液从左心室反向流入左心房。
二尖瓣返流通常分两种:退行性二尖瓣返流(DMR)和功能性二尖瓣返流(FMR)。DMR也称为原发性二尖瓣反流。通常是指由于二尖瓣瓣膜结构的退行性病变,如腱索拉长、腱索断裂、瓣环扩张、瓣叶增厚等导致瓣叶脱垂进而引起的二尖瓣返流。FMR也称为继发性二尖瓣返流,主要是由于缺血或非缺血原因引起左室结构和功能改变而造成的二尖瓣返流,多见于扩张型心肌病或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患者。二尖瓣返流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在西方国家,75岁以上的人口中约10%患上此疾病,中国发病率还要高。
3二尖瓣返流治疗方法比较
(1)相对于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是首选
二尖瓣病变患者的治疗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药物能够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衰症状,但是没有办法逆转瓣膜结构病变带来的损害。中度以上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大多需要外科手术治疗。传统的开胸手术需要锯断肋骨,暴露心脏,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操作,手术视野好,但是创面大、愈合慢,并且相当一部分的二尖瓣反流患者因为心功能低下、合并症多、高龄等高危因素不适合外科手术而得不到有效治疗。随着微创介入技术的发展和腔镜的普及,二尖瓣返流也可以采用介入手术进行治疗,介入手术无需开胸,只需要在肋间切开小口,创口小,容易愈合,减少了术中和术后感染的机会。目前对于二尖瓣返流手术,介入治疗是很多人首选的方式。
(2)相对于二尖瓣置换,二尖瓣修复是更佳选择
二尖瓣手术方式有二尖瓣修复术和二尖瓣置换术。二尖瓣修复术指对二尖瓣损坏的地方进行修复,以恢复瓣膜及心脏功能。二尖瓣置换术则是采用机械瓣或生物瓣来替换病变的二尖瓣,简称换瓣。
二尖瓣修复还是换掉,该如何选择?对于几乎所有患有二尖瓣返流或二尖瓣狭窄的患者,二尖瓣修复都是更佳选择。但并非所有的二尖瓣病变都可以选择修复,二尖瓣能否成功修复主要取决于二尖瓣病变的原因。二尖瓣退行性病变(即老化)更容易修复。与二尖瓣置换相比,修复具有以下优点:(1)生存期更长。成功修复二尖瓣的患者寿命和同年龄正常人基本一致,但是替换二尖瓣的患者十年生存率比修复二尖瓣的患者低;(2)生活质量更高,能更好地保留心脏功能;(3)并发症风险更低,例如中风和感染;(4)通常无需长期使用血液稀释剂(抗凝血剂)。
二尖瓣置换术用于心脏瓣膜受损严重或修复后复发的患者,例如二尖瓣狭窄、瓣膜严重钙化者;二尖瓣狭窄、瓣膜严重挛缩、瓣下病变重、不能修复者等。人工瓣膜可以选择机械瓣或生物瓣,两者各有利弊:(1)机械瓣是用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制成的人工瓣膜,多数机械瓣均是用热解碳材料制成,因而非常结实耐用,但机械瓣患者是需要终身抗凝的。(2)生物瓣则是采用人工合成的高级材料和经过复杂化学处理的生物组织制成的,其优点是术后不必终生抗凝,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使用寿命没有机械瓣长。但是,二尖瓣置换并非一劳永逸。由于瓣膜具有使用寿命,再手术概率相当高,对于年轻的、预期生存时间长的患者,很多都无法避免再次手术。相反,二尖瓣修复后的再次手术率并不高,即便再次手术,两次手术之间患者的生存质量也优于换掉二尖瓣的患者。
4二尖瓣返流介入治疗技术简介
二尖瓣介入手术治疗方式有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和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经导管二尖瓣修复对象主要围绕二尖瓣复合体展开,即瓣膜、瓣环、腱索、乳头肌。从外科角度,导管修复大概可以分为瓣叶成形术、瓣环环缩术、人工腱索植入三类。
导管入路的主要方式有经外周血管及外科小切口经心尖,也有其他方式如经肺静脉或右心房入路。左心室顶端有足够大的空间并且从心尖到二尖瓣的距离很短,外科小切口经心尖的方法很容易实现与二尖瓣的同轴对齐,并且设备位置和角度可以直接控制,但实际操作中可有心尖撕裂或是术后更易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情况。经外周血管到达二尖瓣容易产生外周血管并发症,并且会受外周血管缺失或畸形等情况限制,还有需要采用经室间隔入路和具有高弯曲能力的输送导管,对工程学要求极高。
目前全球有50种以上MR治疗器械进入动物实验阶段,其中有20多种进入人体探索阶段。MitraClip(雅培)、Carrillon(CardiacDimensions)、Mitralign(Mitralign)、Cardioband(Edwards生命科技)及NeoChord(NeoChord)均已获得欧洲CE认证,而仅有MitraClip获得美国FDA认证。国内一些公司也在紧锣密鼓研发中,相关信息如下:
4.1瓣叶成形术
外科经皮导管二尖瓣瓣叶成形术的技术原型来源于传统外科中的“缘对缘(Edge-to-Edge)”技术。其原理大致是将二尖瓣前叶中点和后叶中点夹合形成双孔流入道继而纠正返流。这种修复方式对仅累及一个瓣叶的粘连或瓣叶脱垂病例有较好的效果。目前经导管瓣叶缘对缘修复主要用于症状严重如心功能分级III-IV级或难治性心功能不全且难以接受传统开胸手术高风险患者。当前绝大多数经皮导管瓣叶成形术的完成依赖MitraClip手术系统。
(1)AbbotMitraClip
MitraClip(雅培公司产品)是唯一获得CE和FDA双重认证的二尖瓣修复产品,最新欧美指南均把外科手术高危或禁忌、症状性重度原发性MR作为MitraClip适应证,目前急性有效率高达90-95%,器械相关并发症及器械相关死亡率很低。据最新报道,美国FDA将MitraClip的适应证扩展至药物治疗不佳,中度至重度功能性MR的心力衰竭患者。
结构特点:
在MitraClip的设计理念中,有两个核心的设计思维:(1)如何稳定瓣叶(固定活动的瓣叶);(2)如何捕获瓣叶(将固定好的瓣叶捕获,达到edge-to-edge修复的目的),在成熟的MitraClip产品定型之前,Clip两个部件(瓣叶稳定和抓捕)的设计经历了诸多尝试和修改。最后于2年,初代MitraClip原型产品问世。其设计核心是采用了可ClipArm+Gripper的设计,ClipArm可以做0-°左右的运动进行瓣叶抓捕,Gripper为带有倒刺的金属丝,用以稳定瓣叶。在初代MitraClip基础上,第二代MitraClipNT增加的Gripper的展开角度从85°增加到°,三代MitraClipNTR/XTR系列中,MitraClip具备了两个不同型号(XTR/NTR),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瓣叶条件,其中MitraClipNTR与NT设计基本类似,XTR将ClipArm的长度由原来的约9mm提升到约12mm(单臂长度),相应的Gripper长度也增加了约3mm,从而获得更大的抓捕面积。同样MitraClip输送系统的设计也独具特色,采用了三层双调弯设计的输送系统,可以通过股静脉房间隔入路的途径,将MitraClip准确的释放到二尖瓣区域的目标位置。
临床研究结果:
在FIM后,开展了EVERESTIFeasibility可行性研究(共纳入了55例患者,研究周期3-6年),在积累相关经验后,MitraClip开始了EVERESTIIRCT随机对照研究,直接对比经导管二尖瓣修复与外科手术(研究共纳入例患者,研究周期5-8年),但在相关文献结果及FDA披露的MitraClip审评信息中指出,在对于适合外科手术的人群中,虽然MitraClip具有微创的优势,但随访结果提示二尖瓣残余及再发反流显著高于外科手术,对于此类患者结果仍然存疑。目前仍然在进行的研究包括REHAPE-HF、COAPTCAScontinuedAccess以及EXPANDstudy等。
参考当时获得的研究结果数据,美国FDA专家团队分析得出建议:(1)考虑到治疗FMR结果相对标准药物治疗效果之间差异的不确定性,建议DMR为MitraClip适应的最佳人群;(2)能够最大从经导管二尖瓣获益人群为高外科手术风险的DMR患者(DMRPatientAtProhibitiveRiskForSurgery)。
销售数据:
截止目前,全球已累计开展7万余例MitraClip手术。年MitraClip在美国销售1万套,全球销售2万余套(美国占比50%)。根据雅培年年报显示,其MitraClip产品全球销售额为6.65亿美金。
(2)EdwardsPascal
由爱德华科学研发的Pascal也是经股静脉穿房间隔,使用夹子将二尖瓣夹成双孔。其整个系统分为二尖瓣夹子及输送系统,夹子本身由两个Paddles(U型宽桨叶抓捕夹合装置),两个独立的瓣叶捕获固定装置Clasps(用以固定瓣叶从而方便抓捕),及一个Spacer(填充并密封夹子于瓣叶之间的空隙)组成。该系统在年获得CE认证。
结构特点:
依据不同的型态,Pascal可以分为三种工作状态:(1)ImplantElongation型态:输送系统内的延展状态,便于植入输送;(2)瓣叶抓捕状态:两个Paddles构成夹子呈倒三角型,独立的瓣叶固定装置Clasps可以独立捕获固定二尖瓣瓣叶,夹子中间的CentralSpacer填充物,用以填充瓣叶之间的间隙;(3)ContouredPaddles型态:最终瓣叶捕获型态,两个Paddles收拢捕获瓣叶,中间的Spacer能够很好的填充间隙。
这样的设计理念使得EdwardsPascal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1)Clasp独立设计可做到瓣叶的单独捕获固定,如果出现单侧瓣叶固定捕获不满意的情况可以进行单独调整,从而大大提升手术成功率;(2)中间设计的Spacer填充物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反流,让夹子能跟二尖瓣贴合的更加紧密,同时减少瓣叶折叠程度降低瓣叶所受的应力,更好保护自身解剖结构;(3)独特的Elongation设计,可以在夹子缠绕二尖瓣腱索时轻松脱离。
Pascal与MitraClip对比:
Pascal的夹合臂更宽、更长,且可以两边分别夹合,因此适用解剖范围可能更广,适应证可能更大,操作也会相对MitraClip容易。然而该器械夹合臂更宽、更长,导致二尖瓣狭窄的可能性也会明显增加。下图可以清晰对比MitraClip和Pascal释放后二尖瓣瓣叶型态及Pascal对降低瓣膜叶应力的优势。
输送系统:
EdwardsPASCAL的输送系统也是基于其S3瓣膜成熟的可调弯输送器平台改进而来,其与MitraClip的输送系统类似,采用三层鞘管结构,外鞘直径22F,第一层及第二层为可调弯鞘管,通过重叠设计达到前/后(Anterior/Posterior),内外(Medial/Lateral)的全向调弯,第三层为输送鞘,用于输送及控制夹子的工作,由于是基于成熟平台,临床医生操作反馈极佳,也是该产品的一大亮点。
(3)捍宇医疗ValveClamp
医院和上海捍宇医疗研发的器械ValveClamp,是由输送系统、跨瓣器、夹合器3大部件组成,经心尖介入,并且采用了特殊的闭合环设计,对瓣膜产生“卷缩效应”,更易夹合。与MitraClip不同的是,结构上ValveClamp在夹合瓣膜时通过上下臂整体平移而非上臂向下臂摆动挤压,这样可获得更大的瓣膜捕获空间。而该款导管修复设备已进行人体试验。目前临床前动物实验及型式检验已完成,已进入注册临床试验阶段。
(4)科凯生命的SuperClip
科凯生命由长期从事心脏瓣膜开发的海内外团队组成,相比较以上几家成立时间并不长,但是其二尖瓣修复系统Superclip已完成设计研发和预动物实验,已开启临床前大规模动物实验研究。同时科凯生命其他管线如Flexclip二尖瓣修复系统、Flexclamp三尖瓣修复系统的研发工作也在同步推进当中。
4.2瓣环环缩技术
外科经皮导管二尖瓣瓣环缩减术可分为直接环缩和间接环缩两大类。直接环缩常见手段是通过导管在瓣环处放置可调节人工瓣环带使其瓣环直径缩小达到治疗目的,代表性的手术系统是CardiobandTMSystem,还有如MitralignBientSystem在内的其他手术系统。后者成形方式与Cardioband相似,但由股动脉入路,可以避免穿刺房间隔。而间接环缩的代表方式有Monarc,它通过冠状静脉窦植入器械包绕并缩小瓣环达到治疗目的,但冠状静脉窦、二尖瓣瓣环和冠状动脉回旋支之间常有解剖变异,所以应用较少。
(1)EdwardsCardioband
CardiobandSystem是由ValtechCardio公司(以色列)研发并获欧洲CE认证的经导管二尖瓣瓣环成形术。其理念建立在开胸手术中“缩环”技术基础上。大致流程是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X显影成像的引导下通过静脉路入,穿刺房间隔从左心房达二尖瓣瓣环,将人工瓣环带置于瓣环之上并调整人工瓣环带的长度,其环缩比例可达25-30%,直至纠正二尖瓣反流。Edwards公司于年底以6.9亿美元收购了以色列公司的Cardioband产品。
在前期31例研究中,装置植入成功率为%,但在后来的CEmark研究入选61例病例中,装置植入成功率为85.2%。在前期的31例成功植入功能性MR患者中,1月随访时MR≥3级比例由术前的77.4%降至术后1月时10.7%,而术后7月时维持在13.6%。
Cardioband优点之一是可与其他经导管修复设备同时或先后使用,譬如vonBardeleben等将Cardioband与NeoChord联合治疗重度反流患者,亦有学者报道将Cardioband应用于纠正MitraClip术后二尖瓣反流以及纠正重度三尖瓣反流。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推测,Cardioband会较MitraClip有着更少的术后反流量和更稳定的成形效果。然而Cardioband也并非完美。首先Cardioband使用的是非完整固定环,有学者认为使用非完整固定环较完整固定环会出现更多的术后反流复发;其次,对于固定环释放位置尚无统一标准,同时在植入Cardioband的过程中会出现锚定装置脱落的情况,这无疑延长了手术时间及难度,也延长操作者的学习曲线,不易于广泛开展。此外Cardioband仍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迫切需要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来充实证据链。目前Cardioband大多由股静脉并穿刺房间隔入路,还未见由外科小切口入路的相关报道。
(2)Mitralign
Mitralign是启明创投在美国投资的一家研发二尖瓣及三尖瓣瓣膜修复产品的公司,它采用的是一种经股动脉二尖瓣瓣环环缩技术,其FIM(FirstinMan,第一例人体试验)研究显示Mitralign治疗功能性MR是可行的,但是心包填塞发生率较高(8.9%),装置植入成功率只有70%,6个月时的有效率相对较低(50%),目前Mitralign已主要转向三尖瓣反流治疗。
(3)经冠状静脉窦间接二尖瓣环成型
经冠状静脉窦间接二尖瓣环成型的Carillon系统虽然很早就完成初期临床研究(AMADEUS),并获得CE认证推广缓慢,近期准备进行大型临床研究。但由于手术成功率较低,且压迫回旋支引起冠脉阻塞的风险较高,在诸多环缩器械中缺乏竞争力。
4.3腱索植入技术
介入人工腱索修复是利用特殊的器械,在心脏跳动下在病变瓣膜区域植入人工腱索,达到修复的作用,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就是NeoChordDS及EdwardsHarpoon以及我国的MitralStitch二尖瓣修复系统,其均采用心尖途径入路完成手术,区别主要在于腱索锚定方式。随着技术的精进,参考目前公开的学术性资料,目前已经有四款采用经外周血管途径的经导管人工腱索修复产品问世,其分别是TransseptalNeochoard、Pipeline、ChordArt、MitralButterfly等四个产品,区别也是主要在于腱索锚定方式。
(1)NeoChord
NeoChordSystem是目前唯一经美国FDA批准的经心尖人工腱索植入设备,其大致流程是通过小切口在心尖处将植入设备放入左心室内,在TEE的引导下抓住脱垂瓣叶并植入人工腱索,调整腱索长度后将其固定于心室壁。但从目前研究数据来看,其对单纯后叶P2脱垂的病例效果很好,对于其他地方脱垂及其他原因的MR,效果较差。虽然目前数据显示,其安全性也是很高,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很低。但是,目前研究入组均是外科手术低危的患者,其对外科手术高危患者的安全性及效果需要临床研究。
(2)Harppon
Harppon同样是经心尖途径人工腱索植入技术。其最初的43例的研究,入选单纯后叶P2脱垂的病例的外科手术低危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很低,技术成功率95%,30天有效率93%。显示该技术良好前景,但其局限性同NeoChord。
(3)德晋医疗
德晋医疗是德诺资本孵化器孵化的从事二尖瓣、三尖瓣修复器械的企业,其研发的MitralStitch二尖瓣瓣膜修复系统采用了可同时进行腱索植入和缘对缘修复的技术,目前已完成10例科研人体临床试验,3位患者二尖瓣反流完全消失,6位患者反流降为轻度,1位患者中度反流,患者获益显著。手术器械平均操作时间为30.20分钟,最短的操作时间为7分钟,手术操作时间明显低于国际同类器械。该技术的出现同时弥补了MitraClip与NeoChord的缺点,并出现了1+12的效果。因为流入道过小会造成二尖瓣狭窄,所以不是每例瓣叶脱垂的患者都适合使用腱索-缘对缘技术。MitralStitch二尖瓣瓣膜修复系统已启动MIRACLEⅡ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4.4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技术
该方向是目前竞争最激烈的方向,目前有33种经导管二尖瓣置换器械在研发中,其中8种进入人体实验,完成例左右病例。就现有临床数据来看,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技术的效果还不是很令人满意。在TCT(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会议)年会议上公布的早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CardiAQ瓣膜植入患者的术后30天死亡率高至50%,Fortis瓣膜植入患者的术后30天死亡率也达38%。目前表现较好的是美敦力的Intrepid瓣膜和雅培的Tendyne瓣膜。
(1)美敦力Intrepid瓣膜
IntrepidTMVR系统瓣膜核心设计理念为双层自膨镍钛合金支架及三叶牛心包瓣膜,其特点是具有用于容纳生物瓣膜的圆形内支架和用于锚定二尖瓣环的软性外支架的双重结构设计。其设计特点在于外支架具有适应自体二尖瓣环的可变性(相对较软的金属外层支架及支架外层的软性锚定摩擦元件),并具有在整个心动周期内隔离内瓣环的组件,确保内部支架瓣膜不被干扰。
目前的外支架有3种尺寸:43#,46#,50#,用于适合不同大小及型态的二尖瓣瓣环。在3个尺寸的外支架上装有圆形内支架,其上安装着27mm的生物瓣膜。Intrepid瓣膜释放无需进行旋转和方向定位,仅需要控制轴向及瓣膜释放深度,从而大大降低手术操作难度。
目前经心尖途径的Intrepid瓣膜采用35F直径的输送系统,植入程序可概括为五个步骤:
(1)在标准经心尖入路后,推进输送系统穿过二尖瓣;
(2)瓣膜扩张直到左心房裙边完全展开;
(3)系统拉回到瓣环上的预期位置;
(4)左心室面的瓣膜释放;
(5)释放全部瓣膜,然后移除植入器,关闭切口
IntrepidTMVR输送系统目前人类植入及其大规模临床研究采用的是经心尖通路的产品,其由心尖导引鞘(带扩张器)和液压驱动输送导管组成。其产品的优化一直没有停止脚步,就瓣膜而言,第二代可回收系统已经问世,其对瓣膜支架进行了优化,外层支架加装了帮助实现可回收性能的左心室元件,内层支架优化了瓣叶及裙边缝合高度,从而降低了瓣膜装载时的应力。
同样作为介入二尖瓣治疗的终极型态,在设计难度极大的经外周途径TMVR系统上,Intrepid瓣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其已设计出一套多向调弯的瓣膜输送系统,早期仍然采用35F的经股静脉输送系统,以适应现有瓣膜。新一代的瓣膜对支架进行了优化,从而使得其能够采用29F输送系统进行装载,大大降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创伤,已然接近于介入二尖瓣置换的理想终极型态。
Intrepid瓣膜已完成全球初始队列研究中,纳入50例患者。手术成功率98%,但30天死亡率高达14%,3例死于心尖部出血(35F鞘管),3例死于心衰,1例死于瓣膜移位,1年死亡率23%。总的结果比之前其他瓣膜(Tendyne除外)要好,但30天死亡率仍然偏高。
由于二尖瓣瓣叶及瓣环解剖的复杂解剖及毗邻的重要组织空间结构,TMVR技术仍然面临着诸如二尖瓣瓣环解剖型态大小变异大,左心室流出道潜在梗阻,瓣环瓣叶钙化等诸多解剖不利因素,导致早期TMVR研究的患者筛选一度极为困难。但随着器械及临床技术的进步,Intrepid研究在患者的筛选成功率上越来越高。
(2)AbbottTendyne瓣膜
Tendyne瓣膜年1月30日获得CE认证,目前已设计出二代瓣膜,可降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可能性。全球研究中,完成75例病例,为外科手术高危的MR患者。手术成功率为80%,30天死亡率6.7%,瓣膜功能不良发生率6.7%(含1例瓣周漏,4例跨瓣压差偏高)。虽然Tendyne最早期28例结果表现惊艳(成功率93%,30天死亡率4%),但样本大之后,其结果就没有那么神奇,提示经导管二尖瓣置换领域仍然是一个富有挑战领域。
(3)国内瓣膜
目前国内从事介入二尖瓣瓣膜置换的公司主要由纽脉医疗、沛嘉医疗、微创医疗、启明医疗、健世生物等。其中纽脉医疗专注于二尖瓣瓣膜置换的研究,其产品Mi-thos经导管二尖瓣植入装置系统具有自膨式镍铁合金支架、缝合的三叶牛心包瓣膜和经心尖导管(38-40Fr)输送系统组成。设计特点包括:“D”型防止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以及柔软的心房轮廓防止瓣周漏发生(PVL)。年5月份完成了第一例人体试验,其他公司都是从主动脉瓣或者三尖瓣置换转到二尖瓣置换领域的,且产品都处于比较早期阶段。
5二尖瓣返流介入治疗市场预测
(1)美国二尖瓣返流介入治疗市场现状
据统计,年美国有万例二尖瓣返流患者,美国每年新增25万名患者诊断为二尖瓣反流,即每年增长6%,欧洲的患病率和发病率相似。其中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是仅有3万例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约80万例二尖瓣反流患者因为心功能低下、合并症多、高龄等因素导致手术风险过高而未接受外科手术,另有约80医院就诊而未被治疗。
(2)中国二尖瓣返流介入治疗市场预测
我国是心脏瓣膜疾病高发国家,目前心脏瓣膜病的病因主要为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患者较为年轻。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退行性瓣膜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即将成为我国瓣膜病的首要病因。二尖瓣膜病患者是心脏瓣膜外科最大的群体(60.8%),而二尖瓣反流(MR)则是最常见的二尖瓣瓣膜疾病。
中国患二尖瓣返流的患者人数由年的万人增加至年的万人,按照2.3%的复合增长率增长,且预期于年增加至万人。按照年中国二尖瓣返流患者为万计算,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约为全部的1/5,达到万。但是在中国,二尖瓣外科手术量仅有4万余例/年,绝大多数MR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
目前市场:
目前美国每年二尖瓣外科手术3万台,TMVR手术1万台(根据MitraClip销售),TMVR占25%。假设中国和美国的TMVR/外科手术比例相同,目前国内二尖瓣外科手术4万台,则TMVR约有1.3万台。假设国内TMVR产品10万/套,市场规模约13亿。
潜在市场:
研究显示,在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二尖瓣反流患者当中,有40%患者因为高龄、心功能差且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而无法耐受外科手术,得不到有效治疗,也就是说中国约有80万无法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按照渗透率20%~50%计算,介入器械终端价格10w/套计算,国内MR介入器械潜在市场规模约为~亿元,并仍将不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6参考资料
AHA/ACCFocusedUpdateoftheAHA/ACCGuidelinefortheManagementofPatientsWithValvularHeartDisease[J].
外科经导管二尖瓣修复的研究进展[J].
RandomizedComparisonofPercutaneousRepairandSurgeryforMitralRegurgitation5-YearResultsofEVERESTII[J].
介入二尖瓣技术最新进展——全新EdwardsPASCAL介入二尖瓣修复系统。(严道医声网)
寻根溯源——MitraClip的前世今生。(严道医声网)
二尖瓣置换与二尖瓣修复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
医疗器械研发实验、技术培训、注册代理
全国委托咨询
海量医械技术资料供下载:
(包括研发、质量、实验相关法规、技术培训资料)
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注意事项培训PPT(70页)
研发质量管理基础培训PPT(24页)
华为研发需求与设计工程文档写作培训(含模版).ppt(90页)
如何为植入性医疗器械设计有效的临床前动物功效性实验.ppt(25页)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要点解析培训PPT(24页)
医疗器械:现代骨水泥技术.ppt(43页)
医疗器械软件合规培训PPT(页)
医疗器械注册检验法规及问题分析培训PPT(26页)
有创呼吸机的原理、构造与常见技术问题.ppt(78页)
华为热设计培训PPT(92页)
计算机断层摄像(CT)基本知识简介.ppt(页)
医用水凝胶的设计、制备与测试.ppt(44页)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操作流程培训PPT(23页)
医疗器械验证与确认的要点培训PPT(45页)
可靠性工程技术.ppt(80页)
DFMEA开发与制作.ppt(53页)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参与方及职责精解PPT(26页)
如何进行原料药的研发.ppt(77页)
工装夹具检具设计培训讲义PPT(80页)
研发项目管理工具与模板.ppt(页)
PCBA电路板级可靠性设计(单板、元器件).ppt(25页)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基础知识培训PPT(18页)
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注册申报存在问题PPT(41页)
应力腐蚀与氢脆的分析判断培训PPT(77页)
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培训PPT(27页)
医疗器械软件确认培训PPT(页)
医疗器械设计开发管理培训课件.ppt(40页)
生物与医用材料研发上市全过程.ppt(10页)
额温枪产品手册(实例).ppt(9页)
光学薄膜基本工艺讲义PPT(页)
认识汽车电路图PPT(47页)
体外诊断试剂设计开发到上市培训PPT(页)
无菌医疗包装理论与实践培训PPT(18页)
常见齿轮的失效形式.ppt(9页)
注射成型原理.ppt(8页)
材料性能测定方法.ppt(33页)
TPE和TPR的区别PPT(14页)
揭开白油神秘的面纱PPT(9页)
原料药工艺研发与控制.ppt(90页)
CLSI文件中精密度与正确度评价涉及的统计学问题PPT(页)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的统计学考虑PPT(48页)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相关要求PPT(页)
失效分析的思路和方法.ppt(19页)
产品开发流程PPT(12页)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技术PPT(71页)
医学统计方法的正确选择.ppt(29页)
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PPT(24页)
医用金属材料PPT(21页)
耐辐照高分子材料研究PPT(17页)
经典的可靠性强化试验实施流程培训教材.ppt(88页)
有源医疗器械安规三项检测.ppt(15页)
硬件测试技术培训PPT(页)
华为工艺可靠性设计方法与实践.ppt(71页)
高分子介入导管的加工工艺PPT(30页)
材料的介电性能.ppt(66页)
佛罗里达探针.ppt(15页)
材料的热学性能与测试方法.ppt(46页)
医械研发不锈钢材料特种合金材料.ppt(15页)
材料的弹性与阻尼性能.ppt(44页)
医疗器械生物安全性培训PPT(56页)
金属材料的拉伸和压缩实验.ppt(17页)
高分子材料学.ppt(35页)
CDE一致性评价药学研制、生产现场检查要求PPT(26页)
CDE一致性评价品种说明书撰写与审核PPT(22页)
CDE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学审评案例分析PPT(58页)
CDE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学研究关键技术要求和常见问题PPT(31页)
体外诊断试剂相关性能指标的操作.ppt(22张)
史上最全金属材料与制品知识.ppt(页)
PCB的十大可靠性测试.ppt(11页)
医疗器械技术评审中心的生物学评价课件PPT(41页)
医疗器械软件体系的建立及核查要点PPT(47页)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数据库实现UDI汇聚与共享培训PPT(43页)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相关标准公益培训PPT(34页)
研发质量管理培训PPT(页)
研发人员的考核与激励.ppt(页)
医用钛合金材料的表面改性.ppt(18页)
锡须的成因、预防与检测知识汇总.ppt(27页)
经典!硬件测试培训PPT(82页)
DFMA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ppt(30页)
设计失效分析DFMEA经典案例剖析.ppt(41页)
塑胶件的测试方法.ppt(25页)
药品分析方法的验证和确认.ppt(69页)
一组图看懂生物可降解材料.ppt(20页)
医用无机材料.ppt(92页)
电子连接器可靠性测试方法PPT(43页)
机械产品失效分析.ppt(26页)
GB.1-7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培训PPT(页)
药品一般鉴别试验.ppt(32页)
材料老化测试培训PPT(36页)
MiniTab最经典最全面的操作教程.ppt(96页)
骨科用植入物评价技术.ppt(37页)
环境应力筛选试验.ppt(32页)
新药研发与设计过程.ppt(29页)
密封件与密封知识培训.ppt(97页)
医用金属材料技术知识.ppt(73页)
图解HALT试验全过程.ppt(18张)
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研究进展.ppt(24页)
药物制剂稳定性知识汇总.ppt(页)
奇瑞汽车整车开发流程.ppt
医用硅橡胶技术知识.ppt
腐蚀失效分析培训.ppt
化学原料药工艺研发和工艺验证.ppt
开关电源32项常规检测项目与方法.ppt
磨损失效分析培训PPT
可靠性测试与失效分析培训PPT
药物一般鉴别试验.ppt
药物降解途径机理分析培训.ppt
血管支架的设计、生产与测试.ppt
金属和陶瓷材料的强化与韧化培训PPT
故障树分析FaultTreeAnalysis(FTA)培训PPT
医药研发分析方法验证流程培训PPT
BOM物料清单培训与应用PPT
医疗器械设计开发过程控制培训PPT
研发项目管理—IPD流程管理.ppt
电子血压计产品设计趋势.ppt
创新药研发流程培训.ppt
研发管理流程规范.ppt
如何顺利通过电磁兼容测试.ppt
新型医用高分子材料解析.ppt
新法规下的医疗器械设计与开发.ppt
电子元器件失效分析技术.ppt
医疗器械研发的三个层次.ppt
医用金属材料知识简介PPT
封装可靠性与失效分析培训PPT
医用包装材料验证试验方法培训PPT
医药研发原始记录常见问题与规范PPT
高分子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与测试PPT
医疗器械产品开发过程的合规性保证培训PPT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培训PPT
产品研发流程中的测试培训PPT
医疗器械从研发到上市要面临的三大门槛PPT(45页)
YY-热垫式治疗仪培训.ppt(11页)
医疗器械电磁兼容YY-标准培训PPT(20页)
医疗器械UDI培训PPT(20页)
金属材料海洋大气腐蚀性能测试方法培训PPT(91页)
IEC-1:医用电气设备安全通用要求检测项目及产品结构要求培训PPT(62页)
YY/TidtISO:7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培训.ppt(页)
无源医疗器械产品说明书和标签培训.ppt(24页)
有源医疗器械临床评价常见问题解析培训PPT(82页)
WEEE/RoHS指令培训.ppt(74页)
《IEC-1: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培训PPT(78页)
版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与7版的区别培训PPT(29页)
GB.1-医用电气设备标准体系介绍PPT(27页)
医疗器械注册项目立卷审查要点培训PPT(18页)
电动升降桌UL测试项目与要求培训PPT(22页)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内容与检查要点讲解.ppt(页)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培训PPT(下)39页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培训PPT(中)33页
轻合金表面涂层耐蚀性检测试验方法培训PPT(87页)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培训.ppt(页)
ISO: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培训.ppt(20页)
医疗器械经营管理规范培训PPT(44页)
植入性医疗器械新规解读培训.ppt(页)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培训PPT(上)26页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精解(上).ppt(24页)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培训PPT(38页)
中国医疗器械GMP培训PPT(页)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及再评价解读(上)PPT(18页)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培训PPT(29页)
医疗器械注册体考热点与变化解读培训PPT(40页)
医疗器械企业管理者代表要点讲解PPT(14页)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培训PPT(20页)
ISO: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与7版的区别PPT(29页)
定制式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规定培训PPT(22页)
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分析及实务培训PPT(26页)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培训(第一、二章总则机构人员).ppt(48页)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培训PPT(62页)
医疗器械附条件批准上市指导原则解读PPT(16页)
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ppt(53页)
化学药品注册流程简介.ppt(19页)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法规培训.ppt(71页)
GB.1-7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培训PPT(页)
ISO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标准培训.ppt(页)
细菌内毒素检测.ppt(31页)
FMEA版培训讲义PPT(页)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YY/T-与YY/T-3详细变化内容对比.ppt(14页)
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培训PPT
医疗器械和IVD产品的俄罗斯注册现行程序培训PPT(49页)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号-)普及培训课件.ppt(57页)
GB.1-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标准培训.ppt
GB.1-7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例行试验培训.ppt(68页)
国抽中有源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相关问题.ppt(页)
医疗器械飞行检查中的常见问题及案例分析.ppt(61页)
ISO-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内审员培训教材.ppt(页)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专题培训PPT(页)
医疗器械注册申报概述-魏孝林10.ppt(28页)
器审中心年8月医疗器械软件审评指导原则解读培训PPT(9份)
晶型药物的检测方法.ppt(37页)
医疗器械遗传毒性试验.ppt(39页)
欧洲医疗器械法规(MDR/MDD)培训.ppt(44页)
HACCP培训讲义.ppt(80页)
广东省医疗器械注册评审问题分析PPT(73页)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培训课件PPT(41页)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质量要求与检测.ppt(22页)
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QC:标准讲解.ppt(65页)
医疗器械法规架构.ppt(18页)
药物含量测定技术.ppt(82页)
材料电导率的测定.ppt(25页)
包装测试培训PPT(19页)
电镀层厚度测量方法.ppt(13页)
正弦振动试验.ppt(39页)
药典与药品标准的正确使用分解.ppt(53页)
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ppt(28页)
医疗器械常识与医疗器械监管知识.ppt
中国药典凡例.ppt
金属材料的硬度及测试方法.ppt
医疗器械常见的理化性能要求及检测.ppt
铝箔、铜箔的检测项目与方法.ppt
一次性医疗器械的化学检验.ppt
最终灭菌医械包装的质量要求与检测方法.ppt
血管支架系统临床前研究申报资料准备技巧PPT
电阻率、介电强度测试.ppt
标准化基础知识PPT
医疗器械纯化水和微粒污染检测培训.ppt
塑料材料性能及检测讲义培训.ppt
焊点检测方法培训.ppt
医疗器械环氧乙烷残留量气相色谱分析方法.ppt
药品检测基础知识.ppt
防水防尘等级及测试方法.ppt
医疗器械注册的流程步骤方法培训PPT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培训PPT
医疗器械质量控制与成品放行要点解析PPT(12页)
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PPT(34页)
GMP迎检技巧培训PPT(90页)
建议使用电脑搜索资料名称下载:
下载地址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