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以下原始病例均来自于文献资料。
28岁,女性患者,双眼视力下降半年。头晕,低头可缓解。双眼视力0.1,右眼眼压6mmHg,左眼眼压7mmHg。眼前段无特殊。
全身查体:桡动脉脉搏未触及。
眼底照相及FFA如下:
双眼眼底彩照可见散在大量的微动脉瘤。
FFA可见显著的脉络膜血管和视网膜血管充盈延迟。
CT血管造影可见双侧的劲总动脉狭窄。
诊断
高安氏视网膜病变;Takayasuretinopathy
讨论
大血管炎主要包括巨细胞动脉炎(giantcellarteritis,GCA)和高安动脉炎(Takayasuarteritis,TA)。两者均为主要累及大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巨细胞动脉炎主要累及颞动脉,又称颞动脉炎,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1]。大多女性发病。
高安动脉炎的诊断标准:
1.40岁前发病;
2.肢体跛行;
3.肱动脉脉搏减低;
4.血压不对称(>10mmHg);
5.锁骨下动脉或主动脉杂音;
6.血管造影显示大动脉及其初级分支或肢体近端大动脉狭窄和闭塞。
符合以上6条中的3条即可诊断为TA。TA亦称无脉症。
MikitoTakayasu于年首次报道了一位21岁女性高安动脉炎患者的眼部表现。
近年一篇报道TA中眼部表现的文献结果如下[2]:
61位TA患者中,出现的临床症状如下:
Dyspnea呼吸困难21(34%)
Palpitations心悸15(25%)
Limbclaudication跛行37(61%)
Angina心绞痛10(16%)
Headache头痛25(41%)
Syncope晕厥21(34%)
Hemiplegia偏瘫9(15%)
Visualsymptoms视觉问题18(30%)
只有主动脉弓血管分支阻塞的患者(TAtypeI、II、V)发生Takayasu视网膜病变。
年纪越大的患者越容易发生眼缺血综合征。
治疗主要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还有血管成形术。
Takayasu动脉炎即可表现为低灌注性的眼部表现,也可表现为高血压性的视网膜病变[3]。
视网膜的缺血情况取决于颈部动脉的哪部分阻塞或狭窄。
25岁女性患者,左眼视力下降1年。Takayasu动脉炎typeI。最佳矫正视力右眼1.0,左眼0.5。右眼未见明显异常。左眼可见RAPD(+),虹膜新生血管。双眼眼压14mmHg。左眼眼底造影情况如下:
FFA示左眼视网膜大量微动脉瘤以及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右眼未见明显异常。
另一例患者的FFA显示视盘处低荧光,提示毛细血管灌注不良。AION。
降主动脉及其分支的狭窄可累及肾动脉,由此可造成严重的高血压。
28岁男性患者,Takayasu动脉炎typeV。双眼视力下降2月。血压/mmHg。双眼视力0.25。眼底表现如上图表现。
参考文献
帅宗文,徐建华.大血管炎的诊治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31(10):-.
PeterJ,DavidS,DandaD,PeterJV,HoroS,JosephG.OcularmanifestationsofTakayasuarteritis:across-sectionalstudy.Retina.Jun;31(6):-8.
PeterJ,DavidS,JosephG,HoroS,DandaD.HypoperfusiveandhypertensiveocularmanifestationsinTakayasuarteritis.ClinOphthalmol.Oct21;4:-6.
GassAtlasofMacularDiseases,5thedition,p.-.
欢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