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动脉根部病变治疗专科医院 >> 主动脉根部病变预防 >> 又一医生猝死这个病连医护都中招

又一医生猝死这个病连医护都中招

 

白癜风痒是不是快好啦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417742.html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医护们可要当心啦!

年刚掀开新的篇章不久,医学界就有好几名年轻医生发生猝死,令人悲痛惋惜。发生猝死的原因大部分是心源性的,而主动脉夹层位列其中。

这种连医者都不能自医的疾病到底是什么鬼?下面我们聊聊被医学界称为“人体炸弹”的主动脉夹层,而这类疾病中有一种特殊类型,被誉为炸弹中的炸弹——“王炸”:猝死性主动脉夹层。

什么是猝死性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作为人体最粗的一根血管,其管壁主要由三层结构组成:内膜、中膜、外膜。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壁内膜上出现一个撕裂口,血液由此破口进入并将主动脉壁内膜、中膜及外膜分开,血液潴留在这三层膜之间并沿着主动脉长轴方向逐渐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真假两腔的分离状态,称为主动脉夹层。

当病变进一步加重,三层膜之间血液越积越多,最后向外膜突破,血液瞬间流出,人在几分钟内就会死亡,因为疾病致死率极高,所以被称为“人体炸弹”。并非所有主动脉夹层都引起猝死,部分主动脉夹层经过及时治疗,可以进入相对稳定的慢性期。

图1主动脉夹层示意图

当主动脉夹层的第一破口(即入口)远大于出口,或者夹层不存在出口时,经过入口进入假腔的血流速度远大于经过出口重新回到主动脉真腔的血流速度。这就会让假腔压力瞬间增加,外膜突破,从而引发猝死。还有部分升主动脉夹层,即使破口不大,但心包内积血,导致心包填塞,也可以发生猝死。

什么人容易发生猝死性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发病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血压高了,二是血管质量差了。血压高且控制不好,血压水平波动大,容易发生主动脉夹层。血管质量差,有先天性马凡综合征、先天性血管发育不良,会使血管容易破裂。后天因素如动脉斑块或粥样硬化,也容易发生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发病率增高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不良生活方式包括以下四方面。

(1)不健康饮食

高盐饮食,摄入钠盐过量,口味过重,是国人的饮食通病。高脂饮食、高糖饮食、低膳食纤维饮食、新鲜水果摄入量不足,这些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高尿酸血症等,成为心血管病发生的催化剂。

(2)熬夜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加班熬夜几乎是很多人的工作常态。年轻人喜欢夜生活,熬夜上网、游戏等,日夜生活颠倒,也是加重循环系统负担的不良因素。

(3)抽烟酗酒

抽烟伤肺为人们所熟知,抽烟伤心却让很多人不理解。其实,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除了作用于呼吸道,同时也作用于循环系统,引起血管内皮增生,导致血管内斑块不稳定,从而诱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酒精也是诱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有害因素之一。

(4)高血压不规范服药

我国成人高血压发病率高达20%,很多高血压患者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没有症状可以不服药;高血压药物吃多了就耐药了;高血压只要吃药就行,没必要监测血压;高血压药吃多了不好,平时想起来就吃,忘记了就算了。正是因为这些高血压服药的误区,导致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如主动脉夹层。

医护人员虽然明白这些,但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和国内医护人手相对短缺的现状,导致医护人员加班、熬夜常态化,工作压力大,容易发生此类致命心血管病。

猝死性主动脉夹层的CT影像学改变

当主动脉夹层患者CT或CTA影像学有以下改变时,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处理,避免猝死等灾难性后果发生。

(1)升主动脉夹层直径超过6cm

图2升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直径超过7cm,同时合并大破口(红色星号所示)

(2)大量心包积液

图3降主动脉夹层累及主动脉弓远端同时合并大量心包积液(红色星号所示)

(3)降主动脉假腔巨大和(或)合并大量胸腔积液

图4降主动脉夹层假腔巨大(红色星号所示)

图5降主动脉夹层假腔巨大假腔血流破入右侧胸腔(红色箭头所示)

同时合并右侧大量胸腔积液(红色星号所示)

(4)假腔再次破裂,形成三腔或更多腔的特征性结构

图6降主动脉夹层真腔血流经破口(红色箭头所示)进入假腔

同时假腔血流再次经过破口进入第三腔(黑箭头所示)

图7降主动脉夹层,除了真腔(红箭头所示)外

其余三个均为假腔(红色星号所示)

(5)主动脉周围纵隔血肿形成

图8降主动脉夹层(红箭头所示)合并主动脉周围血肿(红色星号所示)

本例总结

1、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急危重症,及时诊断、及早治疗很关键;

2、主动脉夹层的特殊类型猝死性主动脉夹层容易导致患者猝死,早期识别相关征象很重要。

专家简介

郑智

郑智,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国际附属会员;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分部胸主动脉专业委员会委员;亚洲心血管及胸腔外科学会(ASCVTS)成员;世界华人医师协会(WACD)会员;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委员;提出A型主动脉夹层微创腔内治疗及“以医学人文关怀为导向”的主动脉夹层个体化治疗理念,倡导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中的“医学创新、人文创新、科普创新”,在国际期刊(SCI)及国内杂志发表医学论文三十余篇。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作者:郑智

责任编辑:茜茜

版权申明

本文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mkb.com/wazz/150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