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者:白静
医院:医院
80岁男性患者,因“胸闷胸痛3个月,加重10个小时”入院。
3个月前,患者于活动后出现胸闷痛。外院冠脉造影示,左主干(LM)及前三叉病变,最重处位于左回旋支(LCX)开口,累积前降支(LAD)近中段。多次建议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治疗,患者拒绝。经药物保守治疗后,症状仍然反复发作,并开始出现静息心绞痛发作。
入院前1天,患者于夜间发作3次心绞痛,含服硝酸甘油尚可缓解。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平时血压控制良好。吸烟多年,已戒1年。
血常规:血红蛋白(Hb)g/L,红细胞比容(HCT)33%;两天后复查,Hb96g/L,HCT29.8%。凝血+D-二聚体:正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04mmol/L。肝功能:正常。肾功能:血肌酐(SCr)98umol/L,肾小球滤过率(eGFR)48ml/min。血钾:3.6mmol/L。肌钙蛋白T(TnT)0.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08ng/ml。B型脑钠肽(BNP)75.72pg/ml。便潜血:阴性。
心电图(图1)。
图1
超声心动图
左室舒张功能轻度减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38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1%。二、三尖瓣轻度返流。
入院诊断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CCS4级
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冠脉造影
LM前三叉病变,LCX开口最重。右冠状动脉(RCA)发育细小,全程弥漫性狭窄。
病例特点
LCX为罪犯病变,累及LM根部及LAD开口,拟行双支架术。
策略分析
术中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股动脉入路,7F指引导管。Mini-Crush术式。
手术过程
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下双侧股动脉穿刺,以备术中使用IABP,左侧置入5F动脉鞘,右侧置入7F动脉鞘。双侧股动脉造影可见双侧股动脉过度迂曲,动脉硬化,导致指引导管操作困难,不能到达冠脉口,遂更换7Fpx长鞘及XB3.0指引导管。
造影示:LCX开口高度狭窄,为罪犯病变,累及LM根部及LAD开口;LM根部狭窄并不严重;RCA发育较小,全程弥漫性病变。
术式:采用小型挤压支架术(Mini-crush)。
首先在LCX预扩,置入支架CX-Firebird-23.0mm×29mm,之后由LM到LAD,置入支架乐普3.5mm×18mm,操作未能完成,改由LAD置入支架LAD-Firebird-23.0mm×23mm。而后主支球囊GRIP3.5mm×12mm,以12atm扩张,边支球囊NCSprinter3.0mm×12mm,以12atm扩张,两球囊对吻扩张。术中未见造影剂侧漏,冠状窦无夹层。
造影示:虽然血管有钙化,但是支架膨胀尚可,且无夹层,术后保留双侧股动静脉鞘管,以免发生意外。
术后情况
术后患者出现持续性低血压,心率55次/分,血压89/55mmHg。考虑可能为双侧股动脉穿刺引起的迷走反射所致,给予阿托品治疗,同时补液。
夜间复查血色素下降了1g,考虑可能为股动脉血肿所致。夜间血压靠多巴胺维持在~/70~80mmHg。
次日晨起,复查血色素降至6g,考虑不除外消化道出血、腹膜后血肿等。停用阿斯匹林和替罗非班,保留硫酸氢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并予禁食、下胃管,灌肠,抑酸,输血等处理,未发现消化道出血,但经过补液后血压仍不能维持正常。多次复查血常规,均示血小板正常,腹部、盆腔及股动脉穿刺点超声均未发现血肿。
中午,患者的血色素升至8.4g。心电图发现前壁导联ST段压低。继续补液、输血。心脏超声未发现心包积液。
第3天晨起,患者突发意识丧失,血压下降,床旁心脏超声发现心包积液约2cm。立即给予心包穿刺,引流血液约ml,但积液量未见减少。更换猪尾导管引流,血压波动在90/50mmHg左右。停用硫酸氢氯吡格雷。
下午4点,患者的心电图提示前壁ST段抬高,室性逸博(图2),抢救无效死亡。
图2
服药情况
阿斯匹林mg,1次/日。
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1次/日。
伊诺肝素0.6ml,皮下注射,1次/12h。
苯磺酸氨氯地平5mg,1次/日。
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次/晚。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40mg,1次/日。
埃索美啦唑40mg,静滴,1次/日。
本病例讨论重点
1、患者出血部位与原因?
2、是否应当在术后当天,急诊再次行冠脉造影或主动脉增强CT,以明确出血部位?
3、如何对高龄患者PCI进行出血风险评估和预防?
现场讨论
季福绥(医院):针对刚才的问题,这个患者术后当天是应该做主动脉增强CT的。
白静:患者心包出血以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已经没有机会去做。
陈步星(医院):患者血压下降之前就应该做主动脉增强CT。
白静:术后第二天是最好的诊断时机,但是没有意识到有问题。
季福绥(医院):患者有出血征象之后,替罗非班没有及时停,又用了一段时间。因此第一天血红蛋白降到了8g。
白静:术前我们给予患者全量肝素单位,测活化凝血时间(ACT)是秒。术中造影发现,LCX有一点儿发白,怀疑有血栓,所以术后用了替罗非班。当天发现血色素下降并没有停替罗非班,是因为患者股动脉穿刺点有血肿,考虑血色素下降与血肿有关。当股动脉穿刺点封堵后,血肿并没有扩大,考虑出血已经停止。
聂绍平(医院):这个患者的纵隔出了问题。但谜底并没有揭开,为什么纵膈出血?我们曾有一位患者在术后出现休克,检查发现,纵隔里有0多毫升的血。另外也有一种可能是患者心包里面有血。患者术前胸片(图片3)上可见一个瘤体,不排除主动脉夹层的可能性,可能术后主动脉夹层向上撕裂,最后破到心包里。
图3
沈珠军(医院):我觉得对于心包出血这个可能性,早期进行超声检查时,应该同时看主动脉宽不宽。
白静:我们当时请了医院最有名的智光主任,来进行超声检查。
沈珠军(医院):超声是能够看到的,或者说可能会早期发现有问题。但对老年患者操作时,可能会有危险。
白静:我们当时不能排除是消化道出血,请消化科会诊。消化科意见为早期肠道有可能积血,但是我们通过灌肠和下胃管,都没有看到积血。
陈步星(医院):这个病例很明显是主动脉出了问题。因为造影剂上不去,整个造影大动脉是扭曲的。我们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诊断也遇到困难。凭借超声诊断没有希望,往下面去整个都是夹层环境,超声肯定是不行的;CT检查也无法诊断。我们过去诊断不清楚,后来探查发现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但如此诊断,过程就太过于缓慢了。因此,这种可能性是早就应该想到的常规问题。
惠永明(医院):患者之前的胸片有问题,做PCI血流的时候,应该进行CT检查。
季福绥(医院):入院时胸片应该是没有问题。
惠永明(医院):这个时候也应该做CT检查。
白静:替罗非班的使用时程是从术后到第二天早上,总共应用了八个小时左右。第二天早上,发现患者的血红蛋白降到6g,就停掉了替罗非班。
季福绥(医院):在贫血原因不明、冠脉血流正常的同时,是否可以继续PCI?
白静:患者在头一天住院期间,共发生了三次心绞痛,病情非常不稳定,等不了那么长时间。而且,高龄患者合并贫血非常常见,我们也查了多次,血红蛋白都在10g、11g左右;患者在之前一个月内还做过胃肠镜,消化道是完全正常的。
不过,考虑到患者确实高龄,我觉得术前的用药还是偏强了。
白静:我个人的观点是,该患者的LM并不宽,是3.5mm和3.0mm球囊对吻的,而且支架没有伸出LM,而卡在LM开口。会不会在高压后扩张出一个小的夹层,然后夹层向主动脉窦撕裂,最后破入心包。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