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病毒侵入人体发生感染时,淋巴结会肿大疼痛。像喉咙发炎时,会在下巴颏下摸到两个肿块,那就是淋巴结。炎症消失后淋巴肿块也会自然缩小。
当身体某一部份有病毒侵入时,该部位附近的淋巴腺(结)内的淋巴球便会运用免疫功能,对抗外来之病菌以保护身体。
淋巴管道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淋巴导管。
1.毛细淋巴管:是淋巴管道的起始段,以膨大的盲端起始。
2.淋巴管:由毛细淋巴管汇合而成,管壁与静脉相似,外形呈串珠状。
3.淋巴干:由淋巴管汇合形成,全身淋巴干共有9条:即左、右颈干,左、右锁骨下干,左、右支气管纵隔干,左、右腰干以及肠干。
4.淋巴导管:有两条,胸导管(左淋巴导管)和右淋巴导管。胸导管的起于乳糜池,位于第11胸椎与第2腰椎之间。乳糜池接受左、右腰干和肠干。胸导管穿经膈肌主动脉裂孔进入胸腔,再上行至颈根部,注入左静脉角,沿途接受左支气管纵隔干、左颈干和左锁骨下干。收集下半身及左上半身的淋巴。右淋巴导管短,收集右支管纵隔干,右颈干和右锁骨下干的淋巴,注入右静脉角。
恶性淋巴瘤原发于淋巴结和其他器官中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由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的恶性肿瘤性增生引起。根据病理学特点的不同,分为何杰金氏病(HD)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两大类。HD又分为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耗竭型(此型预后最差)等4种类型。而NHL尚无统一的分型,多按形态学、免疫学标志和恶性程度相结合分为低、中、高恶性3组,每组又分若干型。临床根据病变的范围分为4期,一般说Ⅰ~Ⅱ期低度恶性者疗效和预后较好。本病在中国并不少见,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11位,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青少年多见,以NHL居多,HD发生率明显低于欧美国家,与日本相似。发热、盗汗、消瘦和全身淋巴结及肝脾肿大为本病主要表现,确诊要靠淋巴结病理检查,胸片、B超和CT等检查可判明深部淋巴结肿大,有助于临床分期,诊断时有全身症状者为B,否则为A。一般治疗原则是:HD的Ⅰ、Ⅱ期和部分Ⅲ期A及NHL的Ⅰ、Ⅱ期病人以放射治疗为主,适当加联合化疗;HD的Ⅲ期B和Ⅳ期及NHL的Ⅲ、Ⅳ期病人应以联合化疗为主,辅以局部放疗。有条件者可做自体骨髓移植加强烈化疗,可望治愈。
淋巴癌淋巴癌是淋巴结的一个疾病,其特征是正常构造的淋巴结被破坏掉,代之以型态上不成熟的淋巴球的增殖。淋巴癌主源于身上的淋巴结,包括颈部、腋下、腹股沟的淋巴结,以及在身体内部、胸部纵隔腔或腹部主动脉两侧的淋巴结,一直到腹股沟的淋巴结。但它亦可发生于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组织,这即所谓的淋巴结外的淋巴癌。譬如起源于胃肠道、骨头或甲状腺、头颈、鼻咽等淋巴组织出来的恶性淋巴癌。
淋巴癌主要可分为两种,一是何杰金氏疾病(Hodgkinsdisease)以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简写NHL)。这两种疾病在东西方国家,比例不同,在外国何杰金氏比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的比例靠近。但是在包括日本、亚洲各国以及台湾、中国大陆等东方国家都是以非何杰金氏疾病比何杰金氏疾病多得多。
当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球变成癌细胞时,则形成淋巴瘤。加不加「恶性」两个字其实指的都是同一种疾病,亦即都是恶性肿瘤,我们主要介绍的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以下简称为淋巴瘤。
淋巴瘤的发生原因尚未确定,仅能大略指出如下:
1.防卫系统的缺失。
2.病毒感染。
3.放射线或药物的使用。
4.遗传。
淋巴组织编辑淋巴组织(lymphoidtissue),又称免疫组织(immunetissue)是以网状组织为基础,网孔中充满大量的淋巴细胞和一些巨噬细胞、浆细胞等。淋巴组织主要有两种形态。
弥散淋巴组织弥散淋巴组织(diffuselymphoidtissue)无固定的形态,是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形成支架,网孔中分布有大量松散的淋巴细胞,与周围的结缔组织无明显分界,除含有T、B淋巴细胞外,还有浆细胞和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弥散淋巴组织中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postcapillaryvenule),其特征是内皮为单层立方或矮柱状,故又称高内皮微静脉(highendothelialvenule),是淋巴细胞由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当弥散淋巴组织受抗原刺激时,可出现淋巴小结。
淋巴细胞可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又名初级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又名次级淋巴器官)两类。
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具有下列重要特性:
①特异性(specificity):淋巴细胞表面有抗原受体,用以识别抗原;不同淋巴细胞的抗原变体是不同的,每一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相结合,这就是特异性;抗原受体类型约有万种,全身的淋巴细胞总合起来就能识别各种抗原。
②转化性:正常体内大多数淋巴细胞均处于静止状态;只有当某种淋巴细胞受到相应抗原刺激后才被激活.这个过程称为转化性(transformation),一般需经过40小时,淋巴细胞形态上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一个直径5~7μm的小淋巴细胞转变为一个20~30μm的大淋巴细胞。细胞的代谢增强,形态明显变化,核增大,染色质变细,核仁明显,胞体内核糖体增多,胞质染色呈较强的嗜碱性;淋巴细胞转化后,进行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可形成参与免疫应答的效应细胞,如能破坏靶细胞的T效应细胞,或能分泌抗体的浆细胞(B效应细胞);这些细胞代谢活跃,能产生免疫效应,但寿命短(约数天或数周)。
③记忆(memory):淋巴细胞经抗原激活转化后,分裂增殖形成的细胞中,有一部分再度转化为静息状态的淋巴细胞,称为记忆性(T或B)淋巴细胞,其寿命长,可达数年或终生存在,它们在遇到相应抗原刺激后,能迅速转化为效应细胞,及时清除抗原,使机体免于发病。淋巴细胞这些特性,保持淋巴细胞正常形态和生理的动态活动。
淋巴结主要具有滤过淋巴液和参与免疫反应的功能。①滤过淋巴液。淋巴结位于淋巴回流的通路上。当病原体、异物等有害成分侵入机体内部浅层结缔组织时,这些有害成分很容易随组织液进入遍布全身的毛细淋巴管,随淋巴回流到达淋巴结。在淋巴窦中由于容积极大增加,淋巴的流速变得极为缓慢,使得淋巴中的有害成分在迂回曲折流动时,有充分与窦内的巨噬细胞接触的机会,绝大多数被清除或局限在淋巴结中,有效地防止了有害成分进入血液循环侵害机体的其他部位。②参与免疫反应。在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特异免疫反应中,淋巴结起着重要作用。淋巴回流使淋巴结能很快地接受侵入机体的抗原刺激,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和体液因子的作用,发动了对此抗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淋巴结不仅能通过免疫反应消除进入淋巴结内的抗原成分,而且通过输出效应淋巴细胞或免疫活性成分,发动身体其他部位,特别是有害成分侵入区域的免疫反应,及时解除对机体的伤害。免疫反应后,淋巴结产生的抗原特异性记忆细胞又通过淋巴细胞的再循环随时对这些有害成分再次入侵进行监视。
淋巴一旦感染必死无疑,所以重视淋巴,小心淋巴是养生的重中之重!
白癜风中药儿童白癜风的早期症状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