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以实时显示心脏和大血管的结构和其连接情况,检查时通常使用的声窗有(1)胸骨旁(2)心尖部(3)剑突下(5)胸骨上窝。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心脏检查常用的标准切面,注意检查过程中需要实时动态观察心脏及大血管的结构。
(一)左室长轴切面
探头位置:胸骨左缘第第2-4肋间,探测平面为右胸锁关节与左乳头连线平行,探头指向10-11点钟。
图像显示:
(1)右室前壁和右心室,应在舒张期测量右室前壁厚度和右室前后径。(2)右室流出道,主动脉和左房,正常三者内径比1:1:1。
(3)主动脉根部可观察右冠瓣和无冠瓣,瓣环上方动脉壁稍向外膨出部分为主动脉窦部,窦部远端为升主动脉,窦部与升主动脉交界处称为主动脉嵴。
(4)主动脉根部后方为左房,在收缩期测量左房前后径。
(5)左心室位于右心室后方,室间隔将两者分隔开来,并通过二尖瓣与左房连接。
(6)左房后壁之后心包外可见降主动脉横断面,与房室沟处可以冠状静脉窦。
(7)可观察心包积液。
(一)左室长轴切面二维超声观察内容
左室长轴切面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切面之一,该切面可以为我们提供以下主要信息:
(1)心肌:主要观察前间隔和左室后壁的厚度及运动情况。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时:受了累节段的室壁变薄、运动减弱、无运动或反常运动,收缩期增厚率减低或消失。急性心肌梗死时,梗死节段室壁厚度和回声无明显变化;而陈旧性梗死节段室壁变薄、回声增强。
(2)瓣膜: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的形态结构和启闭情况。主动脉瓣主要观察有无钙化、赘生物、脱垂;瓣上和瓣下有无狭窄;主动脉有无扩张、内膜斑块,夹层。二尖瓣瓣叶形态、活动情况有无钙化、赘生物、脱垂以及瓣下装置(腱索、乳头肌)情况。
(3)心室:观察左、右心室大小,如果左心室形态饱满,则考虑左室扩大;如果前室间隔运动变得平直,甚至凸向左室侧,表现为前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同向运动,右室形态饱满,则考虑右室扩大。
(4)大家比较容易忽略的结构:右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窦以及降主动脉。
(二)左室长轴M型超声观察内容
(1)心底波群:M型取样线置于主动脉瓣水平,与主动脉及左心房后壁垂直。从前到后可以观察右室流出道、主动脉前壁、主动脉瓣、主动脉后壁、左心房等结构。
正常主动脉根部和主动脉瓣曲线:主动脉根部前、后壁回声呈两条平行的、同步运动曲线,收缩期向前、舒张期向后,主动脉硬化则运动曲线幅度降低。主动脉瓣右冠瓣及无冠瓣在心室收缩是开放呈方盒型,舒张期关闭呈一条直线。方盒的宽度相当于左室射血时间(ET);方盒的高度代表瓣叶的开放幅度,正常值>15mm。
(2)二尖瓣波群:M型取样线置于二尖瓣瓣尖水平。从前到后可以观察右室前壁、右心室、室间隔、二尖瓣前后叶和左室后壁等结构。
正常二尖瓣曲线:前叶于收缩期关闭,曲线向后至最低点,舒张期瓣叶开放,曲线迅速前移靠近室间隔(E点);快速充盈期迅速后退至F点,心房收缩时曲线又向前移形成A峰,舒张期二尖瓣前叶曲线呈双峰型。心室开始收缩,二尖瓣前叶迅速关闭。二尖瓣后叶的活动与前叶反向,曲线与前叶曲线成倒影,收缩期与前叶合成一条线。
(3)心室波群:M型取样线置于腱索水平并与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垂直。从前到后可观察右室前壁、右室、室间隔、左室腔和左室后壁等结构。
右室前壁运动曲线与室间隔右室面活动曲线方向一致,运动幅度较低。收缩期室间隔活动曲线向左室腔内运动,心肌明显增厚;舒张期室间隔向左室腔外扩展,心肌明显变薄。左室后壁的活动曲线与室间隔活动曲线呈反向运动。
备注:参考文献杨娅《心血管系统》第二版,图片来源于即时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