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动脉根部病变治疗专科医院 >> 主动脉根部病变护理 >> 体外循环中的致命气栓事故分析和预防措施

体外循环中的致命气栓事故分析和预防措施

 

体外循环中的致命气栓:事故分析和预防措施

翻译:楼松中医院

审校:郝星首都医科医院

我们在此报道一例患者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发生致命气栓,该患者术后3日死于脑水肿。事故原因是主动脉根部吸引的泵管安装方向颠倒。本文旨在描述事故的发生过程,并提出预防措施。

病例报道

一位59岁的白人男性患者因严重三支病变行体外循环下CABG。全麻下正中开胸,获取血管,建立常温体外循环。

连接主动脉根部吸引管以前先进行检测,步骤如下:吸引管置入液体中,灌注师启动滚压泵,可见液体吸入吸引管,且无气泡产生(管内无正压)。正式开始吸引后,可见血液从主动脉进入根部引流管。上述检查未见异常。

为避免脑部进气,在体外循环期间始终开启主动脉根部吸引,同时术野吹CO2。体外循环开始15分钟后,主动脉根部吸引管内发现气血混合物,灌注师发现泵管装反。马上停泵,重新安置泵管,并通知外科医生,患者可能发生气栓。

患者马上采取头低脚高位,降温到30℃,提高氧分压,提高平均压到70mmHg以上,给予去甲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及冰帽局部降温。此时经食道超声未发现主动脉内气体,也未观察到泡沫样血液。因此不能完全确定发生了气栓,如果发生,时间肯定超过15分钟。经慎重考虑,决定不采用逆向脑灌。并决定继续手术,术中BIS始终10,但双侧脑氧饱和度60%。

术后患者接受了低温治疗,术后次日停止镇静。神经功能状态持续恶化,CT提示大面积脑水肿,患者于术后3日死亡。

讨论

尽管我们有一系列检查措施,因泵管装反导致的气栓仍有可能发生。虽然术中未直接观察到气体,但气栓是患者死亡最可能的原因。

文献中提到的脑气栓处理方法包括逆向脑灌,患者降温到30℃,维持高灌注压,高的动脉氧分压和CO2分压。上述措施必须在发现气栓后马上进行。

虽然不可能完全避免,但下列措施可降低气栓发生率:

1.我单位所有体外循环管路采用同一种连接方式

2.体外循环管路每日由两名灌注师检测连接是否正确

3.我们开始采用压力控制的吸引,并在吸引管路内安装单向阀

4.检测滚压泵安装时要测量滚压泵产生的负压

5.每条吸引管路应用之前,由外科医师和灌注师共同检测(ml/L,5秒)

6.泵头和管道用箭头标注方向

7.我们设计了特殊的垫片,确保泵管只能以正确方向压入泵槽

8.我们加强了体外循环意外的模拟培训

结论

各单位不同的习惯导致体外循环管路连接方式多种多样。此次严重事故提示,我们应该尽量采用包含各种安全措施的、连接方式统一的体外循环管路。正如民航业安全措施高度统一。我们目前设计的管路连接方式可以大大降低泵管装反的发生率。

图1:箭头1(负压控制的吸引管路),箭头2(单向阀)

图2:箭头1(确保泵管只能以正确方向压入泵槽的垫片)

感谢您的阅读

中国体外循环论坛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mkb.com/wadwh/14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