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心脏医学中心主任魏峥
严重主动脉瓣膜狭窄有新的治疗方式,医院心脏医学中心主任魏峥表示,过去许多病人不愿或不适合开刀,除了忍受昏、喘、痛外,更面临生命威胁;新型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免动刀,病人术后不痛不喘,重拾欢笑人生。
魏峥说,严重主动脉瓣膜狭窄病患一旦出现心绞痛、昏厥或心衰竭,猝死机率高,传统手术对年长病患风险高,手术时须开胸与停止心跳让病人犹豫,且常因合併其他疾病增加治疗复杂性,病人往往一拖再拖,就是不愿开刀,随着病情恶化,生活品质低落,病人常叹生不如死。
65岁以上民众约2%有主动脉瓣膜狭窄,85岁以上发生率4%,年龄愈大、机率愈高。卫福部核淮新型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用于治疗严重主动脉瓣膜狭窄,让病人有新选择。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经股动脉或其他部位置换主动脉瓣膜,将人工组织瓣膜缩成长条状,透过导管送入主动脉瓣后打开,取代原先病变瓣膜,恢复正常开合功能。和传统手术相比,整体风险较低,术后状况良好,多半可恢复正常生活。
振兴心脏医学中心从年召集心脏血管内外科、麻醉科、放射科及心脏超音波等专家,凭藉医师经验、技术和团队合作,完成多个案例,病人都很满意。
有位岁人瑞爷爷,当一辈子农夫,原本还能种田,主动脉瓣膜狭窄后就没再下过田。直到接受新型手术终于重返农地,亲手种植照顾作物,病人和家属都非常开心。
另一位94岁爷爷,除主动脉瓣膜狭窄,身体状况皆良好。病患家属也是医师,考量传统手术对年长病患有较高风险,选择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术后爷爷重拾摄影梦,到处出国旅游拍照。
魏峥说明,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近10年来发展迅速,全球都有不错治疗成效,安全性高。对年纪较大、健康条件不适合开刀的病人,可做为治疗选项,即便需要手术的病患多是体能状态很不好的病患,成功率仍可高达约95%。不过因价格较高,目前健保未给付,病人需自费。(转自中国时报)
徐正文简介: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工作顾问
苏州市政协特邀政协委员
台北市家长协会总会长
世界华人协会台湾分会会长
吉林省侨联青委会海外荣誉会长
台湾中华黄埔亲属协会常务副会长
黑龙江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
山东省鲁慈对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哈尔滨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
青岛市海外联谊会副会长
记得长按下方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