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潭在老家--双峰县梓门桥镇长来村设计建造的房屋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
我是主播天晓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湖南双峰县梓门桥镇长来村。这里的村民大多以建筑为生,最多的时候,村里同时有两三百人在做木匠和泥瓦匠。
他叫王旭潭
是一名农房建筑师,和我同岁,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专门从事农房设计工作。他的理想是设计出更适合当下农村生活、更适合村民居住的房屋。
年1月,王旭潭在自己的老家:湖南双峰县梓门桥镇长来村,设计建造了一栋“与众不同”的农房——整栋房子黑白相间,外形也不规则。最下面一层突出来,是传统的瓦房,瓦房顶上又支撑起三个独立的方形房间。
天晓
是故意这样设计的吗?
是故意的。我希望在传统和现代中去找一个平衡点,其次是因为现在农村的人在不断的变化,人在变化,我们的建筑也要与时俱进,建筑也要满足人的变化。
王旭潭
我们现在传统的农房并没有真正迎合农民的需求
王旭潭说:我们最传统的平面布局的模式,是非常不符合今天农村人的生活需求的。我们所有的这些房子,没有讲究私密性,也没有讲究功能分配,真正最迫切需要被改善的地方都没有被改善。
(左右滑动图片,跟主播天晓一起体验王旭潭的“交错楼梯”)
这个楼梯从这边看是非常陡的,这种设计把楼梯弄成两边交错的台阶。
王旭潭
天晓
有什么意义呢?
走起来不会很陡,这样其实每走一步都只上了一半的高度,很舒服,其次,这个还可以坐着。
王旭潭
我尝试了一下,王旭潭设计的楼梯爬起来确实很轻松,不费劲。一个小小的设计,体现了王旭潭的良苦用心。
王旭潭说,他希望自己设计的村居,在适应现代农村人需求的同时,还能保留农村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只有这样,新老建筑才能更好的融合,农村的居住环境才能更加宜人。
作为老一辈的农村泥瓦匠,一开始,王旭潭的父亲对儿子的房屋设计,心存顾虑
父亲王星星觉得,农村建房应该遵守传统,中规中矩;儿子王旭潭却一再坚持,认为房子是为人服务的,自己的设计,更符合当下农村人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王旭潭说,他每天都会拉着父亲聊自己的设计理念,后来还拉上姐姐一起作父亲的工作。最后,父亲同意了他的设计方案。
王旭潭说:农村人很讲究这个的,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所以这个过程中是我压力最大的一个时期,我的父亲不断地有质疑,我要去跟他解释。我的父亲非常坚定地实现了,算是一个我的理想吧。”
沟通,让两代乡村建筑师的理念开始融合、发展
王旭潭和父亲王星星——两代“乡村建筑师”
天晓
您觉得儿子设计的房屋跟传统的农房不一样?
是的。当时他设计这个房子出来,我们也有矛盾,经常吵架。他这个房子空得多了一点。我觉得这个地方应该全都用起来。
王星星
王旭潭给自己家设计的这栋房子,不仅把他的设计理念变成了现实,也让父亲改变了旧有的思维观念,开始鼓励他尝试设计更多适合农村人的房屋。
从早春到深冬,一群乡村工匠,一砖一瓦,历时近一年,这栋充满现代感、又有些另类的房屋,终于在年1月落成了。
王旭潭说,今天中国的农村和过去的农村都不一样了,不管是从国家的政策还是从本身经济发展,都可以让很多人回到农村,让这里的晚上不再是一片漆黑,让家里的老人、家里的小孩能够经常看到自己。他希望大家始终能保持着这么一颗心,这样,他在新农房设计方面努力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新一代乡村建筑师,会让农村住房更宜居
在跟随王旭潭体验采访的过程中,不时有人给他打电话,向他咨询,或者请他设计新房。新农村建设在不断推进,乡村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美。相信王旭潭,未来一定能拿出更多、更好的设计方案,盖起更多、更漂亮、更宜居的农村住房。
中国大背景
五年足迹之美丽乡村建设
从生活垃圾治理,到农村危房改造,从县域规划编制,到文化遗产保护,我国频频发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年7月,财政部启动全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7个省份、个县市区、个乡镇、个行政村开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指导意见》,提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立健全农村基本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科学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提升民居设计水平。
国家统计局统计,年,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0.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5.8平方米。农村钢筋混凝土或砖混材料结构住房占比为64.4%,比年提高8.8个百分点。
采访团队合影
来源: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