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17日,第66届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在美国华盛顿盛大开幕,来自休斯顿MethodistDeBakey心脏血管病中心的Michael教授在大会上发表了SURTAVI研究的两年结果,结果显示,对于中度死亡风险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至少也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一样安全有效。全文同时在线发表于NEJM。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影响泵血功能,随着病情加重甚至会威胁生命。年,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开始获批用于治疗死亡风险较高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年美国FDA将适应范围又扩展到中度风险的患者人群。SURTAVI研究由此应运而生!
该研究是有史以来第二个开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TAVR和SAVR在中度风险人群中的优劣。研究的亮点在于使用了自膨式生物瓣膜(CoreValve和Evolut-R),并观察其预后。总体结果显示,2年的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和致残性卒中)发生率在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TAVR为12.6%,SAVR为14%)。
Michael教授表示,TAVR确实和外科手术的效果一样好,但毕竟外科手术已经大大地降低了死亡率,TVAR也很难在降低死亡率方面突显出优越性。
研究纳入了包括美国、欧洲和加拿大87所医疗中心的例患者,平均年龄为80岁,皆患有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且有中度风险需要开胸手术治疗。患者被以1:1的比例分配至TVAR组和SAVR组,前者有84%的患者接受了CoreValve瓣膜,16%仅在美国接受了Evolut-R瓣膜。后期随访内容包括在第1、3、6、12和24个月时进行门诊咨询、心电图、心脏超声和/或生活质量评估。
结果显示,30天、1年和2年的死亡率两组之间相似。2年的主要致残性卒中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且心脏超声结果显示TAVR术后瓣膜运行更好。
与前一个研究类似,TVAR组有5.4%的患者出现中重度的瓣旁泄露,且安装起搏器的概率更高。外科手术组的则在30天相对有更多的输血、卒中、急性肾损伤和心房颤动事件。
生活质量方面,1个月时TAVR明显优于外科手术组,但6个月后两组间便趋于类似。当然,两组在手术后的生活质量都优于手术前。
Michael教授提到,研究中存在一个局限性,随机分配到外科手术组的患者存在较高的中止治疗率,尽管这在其他研究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另外,随访时间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延长,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了解植入设备的寿命周期和运行情况,特别是TAVR组中仅有16%的患者才有较新型的Evolut-R系统,更需要进一步研究。他表示,SURTAVI试验将会随访至第5年,而且其研究团队也开始对低风险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展开调查评估,毕竟低风险人群仍是多数(约占80%)。
最后,Michael教授指出,SURTAVI试验结果已经显示将TAVR应用于较低风险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1~2年的死亡率仍然很低,且预后很好。相信接下来3年的研究结果会有更多的惊喜,且看且期待吧!
当前时间: